李 平,臧 铖,田 朔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改革开放以来,淄博市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淄博市经济一味依赖传统增长动力必然面临减速的挑战,现有依靠人口红利释放、高投资增长、高出口增长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也很难跳出“中等收入陷阱”,所以,亟需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向依托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式转型,使经济增长动力真正转向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如何实现新常态下淄博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成为淄博市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大市亟需解决的问题,其内含的总体问题与研究对象是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解决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研究话题,更是一个实践应用问题,既需要建立一套理论指导框架,也需要探索实践解决方案。
淄博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力强调创新的重要性。而企业是市场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增强淄博市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一项事关淄博市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任务。近年来,淄博市企业研发项目数、研发投入均大幅攀升,体现出淄博市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同时,淄博市政府亦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但淄博市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产出水平仍与先进省份、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
当前,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企业间的全球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资源与环境约束,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因而,在开放条件下系统研究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淄博市企业在国内、外竞争地位的提升进行分析,对淄博市乃至其他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借鉴意义。
企业持续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近年来,有关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本部分对相关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力图给出系统的影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分析。
R&D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具有新经济特性的活动,R&D成果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具有潜在的、巨大的贡献。许多学者就R&D投入产出效率、R&D带来的经济收益、R&D技术外溢效应以及R&D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做了详细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R&D的理论也表明,R&D对技术创新有重大作用,无论是在技术进步模型抑或技术进步变迁模型中,产品数目和质量的提高最终都来源于企业R&D投入。企业进行R&D活动,不仅有助于企业获得技术突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对已有技术的运用与模仿。鲁志国(2005)的研究指出,R&D资本投入主要通过以下四大效应作用于技术创新:即引致、种子、生产和自我增强效应[1]25-28。此外,相对于企业R&D活动,国家的研发投入也是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决定因素,而这对于理解和评估新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R&D不同的是,人力资本水平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大量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一国生产技术革新起到决定性作用,其对企业创新的作用主要体现为:第一,人力资本决定了企业实现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的能力,人力资本缺失,导致很多发展中国家企业很难实现自身原始创新和后续二次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部分企业很难在市场中持续生存下去;第二,人力资本是技术溢出的重要载体,对企业实现二次创新意义重大。Xu(2000)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长期存在人力资本匮乏现象,由此导致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并未显著促进发展中国家生产率增长[2]477-493。此外,人力资本水平也推动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原始创新水平。相比于拥有充裕人力资本企业而言,人力资本匮乏的企业可能不具备依靠自主创新带动企业发展的能力,而更多依靠于对其他技术的模仿与仿造。
国外研发流入对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企业而言,也是获取技术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路径。直观来看,企业可以借助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获得国际间的技术外溢,提升企业研发能力。
首先,从FDI来看。FDI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备受关注,对于FDI是否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也是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FDI显著促进了东道国技术进步。王红领等(2006)指出,FDI提升了内资企业的研发能力,有利于这部分企业生产率提高[3]44-56。Feinberg & Majumdar(2001)研究发现,国外研发投资流入,加快了印度关联行业技术进步的速度[4]421-437。然而,另一些研究发现,FDI并未有上述促进作用。Romer(1990)通过对人力资本配置结构的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不利于流入国科学技术发展[5]71-102。他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凭借市场换取国外技术的战略效果进行重新评估发现,外资并购会导致母国企业研发能力下降。综上所述,FDI对东道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需要结合母国制度、市场结构以及企业特点等具体分析。
其次,从进口贸易来看。企业从事进口贸易也是带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相比于FDI,企业通过进口可以提升企业创新水平。Lichtenberg & Pottelsberghe(1996)通过对OECD国家的实证研究发现,OECD国家的企业通过进口产生了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6]1483-1491。李平(2006)较全面分析了企业从事进口对技术进步的提升效应,研究发现,企业从事进口能够为企业带来模仿机会,有利于提高东道国技术溢出水平[7]85-93。此外,外贸企业通过将进口商品在母国市场上销售,会加大本土企业面临的竞争力,会刺激本土企业进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从而达到抗衡的目的。
最后,从出口贸易来看。出口贸易对企业技术提升的影响渠道主要是竞争效应。Krugman(1979)通过运用一般均衡方法,系统分析了经济一体化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发现,贸易竞争优势通过提高出口会引致消费需求,这不仅使创新者在短期内获得垄断利润,而且也会进一步刺激后来企业进行创新行为[8]253-266。而当这一垄断时期结束时,新的技术能够慢慢在各国和各企业之间扩散,由此带来的竞争压力会迫使企业进行新一轮创新活动。此外,Grossman & Helpman(1991)的研究也指出,企业凭借贸易竞争优势,会扩大企业出口,这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接触东道国更多的先进技术,提升母国企业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企业提升利润率,从而可以将更多资金集中于研发创新环节[9]43-61。
政府作为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管理者,对市场经济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会产生很大影响。具体来讲,我们认为政府通过“弥补”和“引致”两大效应提升了企业研发投入。第一是“弥补效应”。政府通过对企业给予财政支持,可以增加企业创新回报率,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积极性(Grossman 和 Helpman,1991)。张小红和逯宇铎(2014)指出,政府给予企业财政补贴可以增加企业研发投资行为[10]204-209。第二是“引致效应”。通常而言,政府作为最具权威的部门,对于政策的实行通常具有担保作用。尤其当政府通过对部分行业进行研发资助时,会引致其他企业参与到同类活动中,并加大对相关项目的研发投入。
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深入探讨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基本模型构造如下。
lntfpit=α1lnrdit+α2lnfdiit+α3lnimport+α4lnexportit+α5lngovit+φitXit+υj+μt+εijt
(1)
其中,i代表企业;j代表企业所属行业类别;t代表年份;tfpit表示企业i在年份t的全要素生产率,用来衡量不同企业的技术水平;rdit表示企业i在年份t的研发经费投入;fdiit表示企业i在年份t的FDI数额;importit表示企业i在年份t的进口额;exportit表示企业i在年份t的出口额;govit表示企业i在年份t得到的政府补贴;Xit表示企业层面的控制变量,这里主要选择各企业历年资本劳动比(klratioit)和利润率(profitit)作为控制各企业可观测异质性的主要控制变量;υj为两分位工业行业层面固定效应,用以控制企业所属行业的不可观测差异对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影响;μt为不可观测的年份固定效应,用以控制时间方面不可观测异质性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εijt为随机扰动项。
1.被解释变量
全要素生产率(tfpit):关于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可以归纳为OLS回归、Olley和Pakes(1996)方法(简称OP方法)[11]1263以及Levinsohn和Petrin(2003)方法(简称LP方法)[12]317-342等。本文使用LP法测度企业生产率,并用之进行实证分析。具体回归方程为。
vt=α0+αllt+αkkt+ωt+ηt=αllt+φk(kt,mt)+ηt
(2)
在公式(2)中,φk(kt,mt)=α0+αkkt+ωt(kt,mt),vt为增加值,lt为劳动投入,kt为资本投入,mt代表中间投入。需要说明的是计算过程中资本变量选用固定资产值,代理变量选用工业中间投入合计,产出变量选用工业增加值,并使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折算资本,用燃料和动力类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折算工业中间品以及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折算产出变量,用企业总职工数衡量劳动投入,相应数据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国家统计局网站获得。
2.解释变量
(1)研发投入(rdit)。参照已有研究做法,本文选取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研究开发费用来衡量R&D投入,平减指数使用固定资产价格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实证回归中采用其对数值形式。
(2)外商直接投资(fdiit)。本文选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外商资本金作为外商直接投资的衡量指标,并选用固定资产价格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对其平减,最后再取对数值。
(3)进口额(importit)。参照张翊等(2015)做法,本文首先对进口额进行换算(使用2005—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年度汇率均值),使其以人民币计价,再利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对其进行平减,并将平减之后的数值取对数。
(4)出口额(exportit)。与进口额的处理方法相似,再使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对其进行平减,并将平减之后的数值取对数。
(5)政府补贴(govit)。选取政府补贴变量衡量政府干预力量,而政府补贴指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补贴收入衡量,平减指数采用各地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并取对数。
3.控制变量
(1)企业资本劳动比(klratioit)。参照毛其淋和许家云(2016)的做法,本文使用固定资产与从业人员数比值,并取对数来表示[13]77-99。其中,固定资产使用以2000年为基期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处理。
(2)企业利润率(profitit)。参照李平和郭娟娟(2017)的做法,本文实证所用企业利润率变量采用企业利润与企业销售额的比值表示[14]31-42。
4.数据来源
运用淄博市微观企业数据对上文的命题进行检验,包括两套统计数据:第一,2005—2006年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数据。按照Feenstra等(2014)的处理方法[15]729-744,删除以下类型的观测值:(1)营业收入、就业人数、工业销售额、出口交货值、固定资产总额与中间投入总额中任何一项为负值或者缺省;(2)出口交货值大于工业销售总额;(3)流动资产超过总资产;(4)总固定资产超过总资产;(5)固定资产净值高于总资产;(6)没有识别编号的企业;(7)成立时间无效的企业。第二,中国海关数据。该数据库包含企业进出口金额、8位HS编码商品信息、贸易运输方式、贸易的目的地以及来源地、贸易方式、贸易商品价格等详细数据信息。
将上述两套数据进行匹配合并,具体参照田巍和余淼杰(2013)的方法[16]28-44。但在观察数据信息时发现,企业在两套数据库的名称会存在细微差别,为保证数据库匹配的成功率,首先对企业名称进行简单处理,例如,某企业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名称为“山东**公司”,但在中国海关数据库中的名称则为“山东省**公司”,对照法人、电话等信息后发现两者实为同一企业,因而通过删除企业名称中“省”后再进行匹配,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匹配成功率。
在前文理论分析基础上,本部分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淄博市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因素进行实证回归检验,表1第1—3列分别汇总了不加控制变量的企业创新能力回归结果、含有控制变量的企业创新能力回归检验结果以及控制时间和行业虚拟变量的企业创新能力回归检验结果。
与已有研究不同,淄博市企业研发投入对其科技创新能力并无显著影响,结果见表1。通过观察表1第1—3列回归结果发现,研发投入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估计系数均为正值,但未能通过10%显著性水平上的检验。可能原因在于:其一,随着淄博市经济实力日渐强大,企业资金积累日益增加,但相比青岛、济南发达地区而言,淄博市企业目前用于研发的资金仍相对较少,科研投入偏低,进而使研发投入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有限;其二,淄博市作为山东省乃至全国老工业城市,企业核心竞争力较薄弱,高层次人才匮乏,进而表现为研发投入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1.FDI的技术溢出作用
实证结论表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具有负向抑制作用,结果见表1。表1第1列FDI的估计系数为负,但未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在逐步加入企业资本劳动比和利润率两个控制变量和年份、行业虚拟变量后,FDI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负向作用加强,其系数分别为-0.031和-0.029,且均在1%水平上显著。综合以上三种实证结果,我们认为,FDI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抑制作用。可能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外资进入引起淄博市本土企业研发能力下降,使其高度依赖外来技术,致其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下降;另一方面,淄博市企业人力资本配置结构不合理也是导致FDI对其科技发展产生负向效应的重要原因。
2.进口贸易技术溢出作用
由表1第1—3列进口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可以发现,进口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143、0.126和0.133,三者均通过1%显著性水平上的检验,这表明进口对淄博市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稳健性。国际技术扩散借助进口贸易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提升淄博市企业创新能力:第一,中间品贸易。淄博市企业将进口的中间品运用到本土企业的生产过程,一方面可以对外国中间产品中含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相应研发成果加以利用,继而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另一方面,本土厂商研发成本远高于进口中间品,从而进口引致“技术溢出”效应。第二,国际技术贸易。其带来的技术外溢显著提升了技术引进企业的技术水平,不仅体现在技术存量上,更会引致企业的二次创新或适应性创新。
表1 影响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检验
3.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作用
将出口作为影响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放入模型(1)进行实证回归,其结果见表1。通过观察表1第1—3列可以发现,出口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均为正值,其大小分别为0.138、0.122和0.115,虽然系数稍微有所改变,但其显著性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都通过1%显著性水平上的检验,即表明出口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与大多数学者结论一致,认为“边出口边学习”效应是淄博市企业出口带动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将政府补贴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纳入模型(1)中,并将其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结果汇总于表1中。在未加入控制变量时,政府补贴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为0.042,仅通过10%显著性水平上的检验。为缓解因遗漏变量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将企业资本劳动比和利润率两个控制变量纳入模型进行重新回归,结果显示政府补贴对淄博市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为0.056,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较之未加入控制变量之前,显著性和系数大小均有所改变。进一步地,为控制不可观测的年份固定效应以及企业所属行业的不可观测差异对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又同时控制了时间和行业固定效应,政府补贴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增加为0.060,显著性仍通过1%的水平。这表明政府补贴确实促进了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与McCloud和Kumbhakar(2008)、Sissoko(2011)的结论一致。
为使淄博市企业研发投入、进口、出口和政府补贴对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更加接近现实,在模型(1)中同时纳入企业利润率和资本劳动比两个主要控制变量,结果汇总于表1第2—3列。
通过观察表1第2—3列发现,利润率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估计系数为正值,且通过1%显著性水平上的检验,这表明利润率显著促进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其原因为,企业利润率越高,收入水平越高,除了日常经营性支出外,用于研发投入的费用越多,进而表现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随着企业利润率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在控制时间和行业固定效应前后,淄博市企业资本劳动比对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均为正值,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资本劳动比与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资本劳动比数值越大,其对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强。
在已有理论机制分析和针对淄博市企业实证分析结论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为全面提升淄博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首先,FDI的引进应根据自身特点,注重规模,更应注重质量。现阶段的外资主要来源于亚洲国家及地区,应更多转向拥有前沿技术的发达国家;其次,注重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低收入区县的FDI流入,且应在完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例如延伸公路、铁路网,建设通讯网络等,这将有利于降低原材料和商品运输成本,优化投资环境,以更多的FDI流入促进本地区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再者,采取倡导市场需求向高技术领域、国际化发展等措施来吸引外国企业在本市开设R&D机构;最后,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引进FDI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其带来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促进地方发展,但不能为了眼前经济利益舍弃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首先,进口商品中的物化技术有助于提升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但并不是技术越先进越好。由于淄博市各区县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区县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研发能力、技术水平以及吸收能力选择本地区的适宜技术;其次,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促进模仿与二次创新。淄博市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通过实施逆向工程从发达国家领先企业获取技术,最终实现赶超是提高淄博市产品技术含量、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淄博市的加工贸易在开拓国际市场、利用海外需求带动国内经济增长以及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做出巨大贡献,但值得注意的是加工贸易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具有一定性质的“出口飞地”性质。因而,应从外溢效应的角度规范加工贸易发展。具体而言:一是提升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加工贸易型FDI进入中国投资的门槛;二是淄博市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人力资本素质;三是加强加工制造的价值增值,关注国际外包业务发展趋势,拓展自己业务范围,提高工人收入并以此带动内需扩大,督促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此外,政府也需突出从事加工贸易的发展重点,延长加工贸易在市内的制造环境,积极引入研发设计、服务等高附加值的上游产业环节,从而充分发挥加工贸易企业的关联效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人力资本是技术吸收能力的主要指标,技术吸收能力不足会阻碍淄博市利用国内和国外R&D资本增加本国技术存量的进程,因此,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增强技术吸收能力的重中之重,也是淄博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效利用世界已有知识和技术存量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这取决于高素质的决策者、技术人才和劳动者。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因此,淄博市必须进一步开发教育,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对现行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学校与社会需求关系。不仅要加大研发与教育投入,而且要加强培训和有效管理各类技术人员以提高研发效率,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发达国家中大多科技工作由私人部门承担,政府主要从事耗资巨大、外部性较强的研究项目,经济转型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政府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首先,政府需求作为需求的一部分,对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适当的政府采购将为扩大国内需求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市场保证。其次,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干预和监控作用。政府应对企业工资增长加大调控,构建企业职工工资保障和增长机制,从而矫正市场机制失灵问题,加快建立企业职工工资介入、调节机制。一要加强细化、完善工资指导线;二要结合社会平均工资情况,增加发布工资价位的数量,合理指导劳动者和企业明确各类人员工资水平;三要加强完善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促使企业对人工成本合理调控并及时提升工资水平。再次,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扶持体系。一方面,增加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和成果转化;另一方面,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市场环境。
[参 考 文 献]
[1]鲁志国.R&D投资作用于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2]Xu B.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Host Country Productivity Growth[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0,(2).
[3]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6,(2).
[4]Feinberg S E,Majumdar S K. Technology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India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1,(3).
[5]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5).
[6]Lichtenberg F, de LaPotterie B V P.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A re-examination[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98,(428).
[7]李平. 国际技术扩散的路径和方式[J]. 世界经济,2006,(9).
[8]Krugman,P R.A model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World Distribution of Incom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9,(2).
[9]Grossman G M,Helpman E. Quality ladders in the theory of growth[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1,(1).
[10]张小红,逯宇铎.政府补贴对企业R&D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5).
[11]Olley G S, Pai A. The dynamic of productivity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industry[J]. Econometrica, 1996,(6).
[12]Levinsohn J, Petrin A. Estimating production functions using inputs to control for unobservable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3,(2).
[13]毛其淋,许家云.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了企业加成率:事实与机制[J]. 世界经济,2016,(6).
[14]李平,郭娟娟.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7,(3).
[15]Feenstra R C, Li Z, Yu M. Exports and credit constraints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14, (4).
[16]田巍,余淼杰.企业出口强度与进口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来自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