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樊勇(四川省南充市杂技团)
◎ 图︱赵智敏(四川省南充市杂技团)
《莲——女子柔术》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近日掀起一股观看杂技演出的小热潮。2018年4月1日,“魅力东方杂技专场演出”在上海三林世博中心正式首演。
针对这一时隔半年的回归秀,四川南充市杂技团做了充足的准备,无论是多次在国内获奖的《球技》《力量》等节目,还是大型精品杂技《吊环》《绸吊》等节目,都伴随着精美的场景设置、炫目的舞台灯光以及时而轻灵、时而雄浑的背景音乐以全新的编排方式展示出来,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令观众惊叹连连、回味无穷。“南充杂技团的杂技节目《力量》已经看过很多遍了,但是每次的舞台设计都不一样。这次表演中,舞台上LED屏以巨大的树作为背景,赋予整个表演生命的气息,以双人的力与美的动作去展示歌颂生命、赞美生命,虚实结合,意境深远,感人至深。”观看演出后,一名观众如此评价道。
“赋予杂技艺术以新颖的表现,是南充杂技的变革之路、取胜之道。”南充市杂技团团长赵智敏说。
南充市杂技团是地地道道的百年杂技老店,其前身是19世纪初诞生于中国杂技三大发祥地之一的江苏盐城的双凤马戏班。19世纪20年代,江苏双凤马戏班在苏皖一带盛极一时,其祖传的柔术、皮条、杂耍、魔术有深厚的艺术积累,是支柱型表演节目。1959年,在四川省杂技汇演上,团里推出的《柔术滚杯》被评为优秀节目;同年,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盛典上,被文化部选送为精品节目的《柔术滚杯》,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周恩来、朱德、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献演。上世纪60年代,南充市杂技团的不少节目成为四川杂技界的翘楚。然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技艺的重复和编排模式的老旧,严重制约了南充杂技的进一步发展。
是因循守旧,留在家乡,还是自我革新,走向世界?面对这一艰难抉择,南充市杂技团选择了后者。1985年,南充市杂技团首次以全新的节目走出四川,赴武汉演出;1989年,完成首次赴菲律宾的国外商演。这些创举,让南充市杂技团走出小天地,感受到了大世界中杂技的多元魅力。
尤其在1995年南充市杂技团进驻上海大世界演出后,全新的舞台设计、舞台风格、灯光效果和背景音乐,让南充市杂技团的技艺水平不断与国际接轨。比如,将手技表演中传统的扔草帽变为扔礼帽,演员身着燕尾服,以“绅士”风度赢得观众赞赏;又如,力量型杂技《俑》,无论在故事背景设计上,还是音乐选择上,都借鉴中华文化瑰宝兵马俑的神秘气息,整场演出充满东方奇幻色彩。这些举措,慢慢为南充杂技打上了“海派杂技”的标签,深受中外观众喜爱。
以上海为演出阵地,不断接受海内外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并将其与传统中国杂技相融合,最终使南充市杂技团在上世纪90年代后,把触角伸向了北京和广州,进一步成为地方杂技院团在一线城市驻场演出的探索者。
立足国内顶尖市场,拓展海外市场空间——这是赵智敏在担任南充市杂技团团长后,继续走创新之路的必然选择。近几年,南充市杂技团除了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编排高水平的节目和创作更具视觉冲击力的高空大型杂技节目外,还加大了对人才的吸收,先后引进多名具有民族特色杂技专长的省级杂技人才,为中西杂技文化进一步交融创新做好铺垫。
敢于创新,敢于打破传统壁垒与世界接轨,体现在南充市杂技团一张张靓丽的成绩单上:2000年以后,南充市杂技团每年都会受到多国演出商邀请,进行长则半年、短则一个月的海外驻场商演,已先后赴美国、墨西哥、英国、澳大利亚、希腊、智利、沙特、日本、韩国、卢森堡、意大利等近20多个国家50余座城市商演,其中不乏与中国杂技团等国家级院团合作。此外,还多次承担国务院侨办的海外慰问演出任务,圆满完成“四海同春”“亲情中华”等慰侨演出。
随着国外商演不断增多,团里的新人培训和杂技传承显得越发重要起来。团长赵智敏坦言,近年来,团里先后举办了八届培训班,几乎每年都有来自省内各地、年龄在8至12岁之间的好苗子进入团里参加培训,以确保老中青杂技人才传承不断档。“前不久,我们一支40人的杂技新苗队伍又投入了培训,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南充市杂技团发展模式认可和前景看好的表现。”赵智敏说。
目前南充市杂技团新生代演员的发展现状良好,以2015年毕业的学员为例,20余名新生代演员中,几乎人人都获得过省级及省级以上的杂技表演奖项,每年他们都有近一半时间在国外驻场演出,不断吸收“多元杂技”的精粹,完善自己的表演。而这种新人培养模式,也将在南充市杂技团长期存在下去。
南充杂技的国际大舞台格局,已在创新中悄然形成。■
《绸吊》
《快乐的捷克——捷克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