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金元时期的临猗陈氏家族

2018-05-08 07:34文红武
文物季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陈赓陈氏墓志

□ 文红武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临猗县文物局)

在山西省临猗县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一处墓葬群名为“陈氏五冢”,墓冢大部分位于嶷山之阳的高地上,由于档案中没有墓主及其生平记载,我对它的理解和认知最初仅仅停留在档案文字上面。“三普”田野调查时,发现五冢位于嶷山之阳西陈翟村西南的高地上。2013年,我们在西陈翟村附近的福寿屯村做碑刻调查时,发现是陈廙的墓碑。由于墓志是对墓主家世、生平及一生成就的写实叙述,具有基本的历史性和纪实性,所以有益于文物工作者对墓主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宗教、科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正是基于陈希亮、陈与义、陈仲谦、陈赓、陈庾、陈廙、陈膺、陈元凯等人的墓志,及历史文献中关于陈忱、陈恪、陈恂、陈慥、陈挥、陈灏、陈克基的记载,对临猗陈氏一脉迁徙繁衍、官声政绩、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初浅考证和探究。

一、追本溯源

陈姓为华夏第五大姓氏,祖先妫满。妫满本为舜之后裔,在周武王灭商建周后被封于陈国,以国为姓,始得陈姓,故妫满为陈姓开山之祖。据陈氏族谱与有关文献记载,陈国灭亡后,陈氏多次外迁,其中以颍川陈氏一脉最为昌盛,故有“天下陈氏出颍川”之说。临猗陈亦是颍川陈之一脉。在姚燧受陈元凯之邀所撰《宋太长少卿陈希亮神道碑》(以下简称《陈希亮神道碑》)中,对陈氏追本溯源时写道:“其先颍川人,唐迁于京兆。”另外陈仲谦、陈膺、陈元凯先后被封为“颍川郡伯”“颍川郡侯”,也侧面佐证了这一说法。

临猗陈氏家族兴盛于宋金元时期。根据《山西通志》记载:“陈氏十墓在县东北三十里大嶷山前,谓陈挥、陈灏、陈克基、陈仲谦、陈赓、陈庾、陈廙、陈膺、陈元凯、陈敬立祖孙父子兄弟十人。”史料记载,陈挥官至宋慈州司士曹,陈灏官金儒林郎,陈克基仕少中大夫、国子监丞,陈仲谦官至金代昭勇大将军、陕西规措使,封颍川郡伯。陈仲谦有五子,陈赓、陈庾、陈廙、陈庠、陈膺,除四子庠早卒外,其余四人均入仕途。赓,河东山西道行中书省参议;庾,平阳路提举学校;廙,近侍局奉御;膺,东平路劝农使。赓与庾,家学渊源,在金元时期北方文学领域颇有建树,与张宇、房皡、曹之谦及永济虞乡麻革、稷山段克己、段成己兄弟并称“河汾诸老”。陈元凯为陈仲谦之孙、陈膺之子,历任元海北广东道肃政廉访使、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使、嘉议大夫等职。元凯之子陈敬立累官开城路总管府治中。陈氏一门可谓人才辈出、彪炳史册。

依据现有的陈氏族谱记载,临猗陈氏家族的祖先是唐代长安人氏,从长安到猗氏,陈氏先后经历了三次迁徙。第一次由长安迁往四川眉州。陈氏远祖本为唐时京兆大族,居长安万年县。唐僖宗广明年(880-881)间,黄巢率领义军攻陷长安,远祖陈琼为避战乱,举家迁至眉州青神之东山,即现在的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在范镇所撰《陈少卿希亮墓志铭》(以下简称《陈希亮墓志》)中记载:“君讳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唐广明中避难于蜀,遂家眉州青神之东山。”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所撰《故嘉议大夫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使陈公碑》(简称《陈元凯墓志》)中写道“其先京兆万年人。唐广明中,有讳琼者避黄巢乱,迁眉之青神”都印证了这一事实。除此而外,元好问所撰《故规措使陈君墓志铭》(简称《陈仲谦墓志》)及程钜夫所著《雪楼集》收录的《故河东两路宣慰司防议陈公墓碑》(简称《陈赓墓志》)和《故平阳路提举学校官陈先生墓碑》(简称《陈庾墓志》)等资料中,均记载了这一迁徙史实。这是陈氏由长安陈衍变为临猗陈的第一次迁徙。

陈氏的第二次迁徙是从四川眉州迁往洛阳东坡。元大德七年(1303年),时姚燧巡察江东,陈元凯以南京路总管之职巡查建康,元凯写信拜请姚燧为先祖陈希亮作志,信中有言“吾八世祖宋太常卿公以治平二年卒,葬洛阳,其后子孙以官为家,死不返葬”,明确了陈氏入洛时间为宋治平二年即公元1065年,并陈述了迁徙的缘由。另《宋史·陈与义列传》记述:“陈与义,字去非,其先居京兆,自曾祖希亮始迁洛。故为洛人。”也印证了这一史实。同样《陈仲谦墓志》亦有述说:“其先京兆大族,唐末避巢贼乱,迁眉州之青神。宋天圣中,居四世矣。太常少卿赠刑部尚书公弼始起,家迁洛阳东坡,为其季子慥作家撰,述其风节备矣。”上文记载提供了以下信息,其一,陈氏居蜀有四世;其二,证实从陈希亮起,陈氏举家迁往洛阳东坡;其三,陈希亮季子陈慥曾作家谱,记述此事。

从洛阳东坡迁往猗氏嶷山之阳的西陈翟村是陈氏的第三次迁徙。对于陈氏的第三次迁徙,陈氏族谱与碑文的记载有些出入。根据族谱记载,陈氏是由陈挥从洛阳直接迁入猗氏。而根据陈赓陈庾墓志,陈氏是先由陈挥先迁入临晋,再由陈挥的孙子陈克基迁入猗氏。

临猗陈氏一脉由唐广明中(880年)的陈琼至陈元凯去世之元皇庆元年(1312年),前后历经432年之久,陈氏子孙更迭达十二世之多。陈氏居蜀四世,即琼、延禄、显忠、希亮;居洛阳一世,为忱;居临晋与猗氏七世,分别是挥、灏、克基、仲谦、膺、元凯、敬立。为了更直观反映陈氏家族的传承脉络,特列图以示。

如图所示,可以看出陈氏一脉由唐经宋、金至元,经历四朝,子孙相承十二世。虽历经唐、宋、金、元朝代更迭期间的多次社会动荡与战乱,竟然可以做到传承有序、脉络清晰,实属不易。究其原因,其一是陈氏子孙重视撰修家谱。希亮子陈慥曾做家传,记述唐宋时期的早期陈家家史。后世子孙陈元凯为续写家谱,依据曾祖陈克基遗留的笔记,按图索骥发掘陈希亮墓,得范镇所作陈希亮墓志,复核家谱后,另请姚燧作志,记述陈氏传承全貌并重新树碑立铭于希亮墓道,以志后世子孙。

陈氏迁移繁衍图

二、政绩官声

根据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从陈希亮起至陈敬立止,陈氏繁衍九世,其中中进士者五人,擢贤良方正者三人,举明经者二人,加之部分靠父荫入仕者,宦海同游共十余人。其中,官位显达者三人,希亮、与义和元凯。陈希亮曾任开封府判官、京东转运使、太常少卿等职,逝后赠谥金紫光禄大夫。陈与义,南宋名臣,曾任符宝郎、兵部员外郎、吏部侍郎、礼部徽猷阁直学士、资政殿学士等职,为皇帝近臣。陈元凯先后任职龙兴路总管、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建康路总管、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使,官至嘉议大夫。除此而外,希亮子忱任京东转运使;忱子挥任慈州士曹;挥子灏任儒林郎;灏子克基任少中大夫、国子监丞;克基子仲谦任陕西三白渠规措使;仲谦长子赓任中书省参议,次子庾任平阳路提举学校,三子廙任近侍局奉御,五子膺任东平路劝农使;膺之孙、元凯之子敬立任开城路总管府治中。陈氏子弟官位虽然不甚显达,但大多官声清明,政绩焕彩。

先祖希亮为官正直有担当。他任职开封府司录司事期间,青州人赵禹上书言赵元昊有谋反之心,丞相认为赵禹语出狂言,将其贬职建州,后元昊果然谋反,赵禹怂恿部下逃离元昊奔赴京师,宰相大怒,将赵禹打入开封府大狱。希亮认为赵禹应得到奖励而不应受惩罚,两人争执不下。皇帝最终释放了赵禹,并封赏其为徐州推官。希亮不畏权势,敢与丞相抗争,是为官正直的最好体现。

明辨是非,执法严而不酷,是希亮为官的另一亮点。希亮知房州,大盗党军子气势正盛,希亮派供奉官崔德赟围捕党军子,没能成功,于是德赟杀山民向氏父子三人,枭首南阳市,诬其为党军子。希亮明察其中冤屈,将德赟下入大狱。

希亮有杰出的施政才能。任职宿州期间,州中跨汴水有石桥,每遇大水,舟与桥墩相撞经常发生事故。希亮创建了飞桥,桥体无柱,方便船只往来。皇帝赐诏,从京师至泗州河上均建飞桥。淮南发生饥荒,安抚使与转运使都说是寿春太守王正民失职,正民被罢免,皇帝下诏让希亮代替他。转运使命里长以免除徭役的名义征调大米来缓解饥荒,谓之“折役米”,造成米价飞涨,饥荒更甚。希亮到任废除了“折役米”制度,并在附近州县张榜公布消息,从而解除了淮南饥荒。又上书朝廷称正民无罪,在任治政有方,皇帝下诏又任命正民为鄂州知州。

陈与义是继陈希亮之后陈氏家族的又一翘楚,但他与曾祖希亮有不同的官场态度。希亮刚正不阿,与义柔中带刚。与义平日对待同僚有君子之风,而当遇到有损主威和纲纪的官员,必正言斥责,颇有曾祖希亮刚正之风。与义在朝,从不结党营私,前后升迁均出于上意。喜推荐后辈,每每发现其优点,必定极口称赞,且推荐给皇帝后,从来不在事主面前邀功请赏,所以周围的朝臣都愿意和他亲近。故而与义和希亮不同,他在朝堂中拥有较好的人缘。

继希亮与陈与义后,陈氏当大政者当数元凯。元凯为官善于用人。《陈元凯墓志》曾载,元凯拜江西省郎中,时自龙兴向南到大庾岭诸郡,盗贼蜂起,在商议讨贼方略时,元凯认为消灭盗贼的关键是要有良将,提出让招讨使郭彦高带兵讨贼,因彦高被陷害入狱实为有罪之身,故堂下僚属均不赞同,元凯为平众议,说了句现在看来非常有哲理的话“使功不如使过”,后郭彦高果然率兵平定了盗贼,元凯用人称得上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元凯作为书香门第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他为官期间非常注重兴师重教。他升迁为江州路总管时,一上任就以兴学为己任,修复下属徳化县的学宫。城南周敦颐故居改作书院后毁于战乱,公将其移建城中,并修葺一新。同时还在城中创建陶渊明和陈了翁祠,以兴学风。元凯为官清正廉洁。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朝改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使,代皇帝行使监察之职。元贞元年(1295年),元凯任龙兴路总管,大徳元年(1297年)拜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大德五年(1301年)除建康路总管,大德十一年(1307年)御史台授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使。从元贞元年任职,至皇庆元年(1312年)七月十七日逝于职任,元凯前后履宪职长达十七年之多,却能做到“为政安静,门无私谒”。

除希亮、与义、元凯三人外,陈氏其他子弟也同样为官有道,治政有方。史料记载,陈挥自幼“家贫嗜学,擢贤良方正,官滋州司士曹,有清操”。其曾孙仲谦任陕西三白渠规措使,时水槽官废,渠路淤堵,百姓岁收减半,官员食禄无为。仲谦到任后,采取了“便宜从事,行视塞门,经流复通,力劃奸弊”等一系列治政措施,并取得实效。

三、文学艺术

古代学士文人,或金榜题名,为官期间忧国忧民,常寄物托思,撰文慨叹。或屡试未举,与友人纵情狂欢,陶醉于山水之间,并写文以记。或仕途不顺,空有一腔热血和报国之志,为文抒发。陈氏子弟在文学方面同样也成就不凡,陈与义是两宋之间的著名诗人,陈赓、陈庾、陈膺齐名元好问,号称“三凤”。他们都是河汾诸老成员,在宋金时期的北方文学中影响重大。观古代文学,著名的篇章往往诞生于文人交游,而文人交游与文学创作往往互为连理。

1.交游

陈氏交游概况从其墓志撰文者中可以领略其梗概。先祖希亮墓志由范镇撰文,范镇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其神道碑由后世陈元凯拜请姚燧所作,姚燧是元代文学家。陈仲谦墓志由元好问拜撰,元好问是金末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陈赓陈庾兄弟的墓志是程钜夫所撰,程钜夫是元朝名臣、文学家。陈元凯墓志为赵孟頫撰写,赵孟頫是宋末金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管子·权修》有言,“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即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判定一个人从其周围交往的朋友就可分辨出个大概。陈氏子弟之墓志撰文者无论是范镇、姚燧,还是元好问、程钜夫、赵孟頫,个个都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上的巨匠,想来陈氏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陈氏诸多子弟中,唯有希亮子陈慥没有功名,但陈慥却因与苏轼的交游而被载入史册。苏轼专为陈慥作《方山子传》,记述两人的交游趣事。陈慥,字季常,居于黄州岐亭,自称龙丘先生,又号方山子。根据文献记载,陈慥少时嗜酒好剑,用财如粪土,曾游猎西山,偶遇苏轼,两人于马上论用兵及古今豪杰,相谈甚欢,结下友谊。后苏轼被贬职黄州,过岐亭适逢陈慥,留宿多日,日日饮酒作诗,好不快乐。陈慥妻子柳氏是河东人,好嫉妒,很凶悍,陈慥惧内,东坡作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传说中的“河东狮吼”就是从这里来的。

依据墓志可知,陈仲谦、陈赓、陈庾父子均乐于交游,背后原因可能是仲谦父子生性豪爽,喜欢交友并同游山水,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当时处于金元朝代更迭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子皆高翔远引,每每以交友饮酒作诗为乐。元好问所作《陈仲谦墓志》记载,仲谦自少不问家事,到老仍悠然于尘垢之外,米盐帛书、家长里短,闭目不愿视。受其父仲谦影响,长子陈赓、次子陈庾皆好交游。在洛西时,与其父及友人同游十年。在汴州,则与赵秉文、杨叔玉、麻九畴、雷渊、李汾等同游。北渡后,又与元好问、李献卿、杨奂、杨宏道、赵着等游乐山水。当然交游只是载体,通过郊游既怡情山水、加深友情,又饮酒娱乐、吟诗作对才是最终旨归。

2.成就

陈氏家族中文学成就最大的当属陈与义,与义儿时已能为文,名声鹊起,同辈中人,莫敢与伉。政和三年(1113年),与义登上舍甲科,始任学官,辞章一出,名动京师,权贵要人争相邀请,光耀门厅。据《陈与义墓志》记载,与义擅长写诗,他的诗歌区别于当时流行的江西诗派,风格独具,因其字为简斋,后人称之为“简斋新体”。与义的诗歌创作历程以靖康之变为界限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南渡前诗歌多闲情逸趣,描写山水和悠闲轻松的生活,风格宛如陶渊明、柳宗元和韦应物。南渡以后,诗文忧时伤世,寄托深远,饱含忧国忧民之情,深得杜甫诗歌的精粹。他是自北宋苏东坡、黄庭坚等大家去世后,一直到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等崛起前,近半世纪南北宋诗坛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被后人收录编辑为《简斋集》十六卷。除此而外,陈与义还是一位书法家。

继陈与义之后,文学成就之集大成者,当数陈赓、陈庾、陈膺兄弟三人,元好问称三人为“三凤”。金元时期,女贞与蒙古人统治国家多用本族人,致使唐宋以来的门阀世族遭遇仕途不顺,遂轻去远引隐居山林,以交游诗文唱和为乐,陈氏兄弟也属此类。由于身处乱世,颠沛流离,陈氏兄弟的山水诗作多忧国忧民,睹物思情,寄托深远。《陈赓墓志》称陈赓所作诗文“雄健雅防,务极其意”,传世作品有《黙轩集》二十卷,《坞西漫录》十二卷,《嵩隐谈露》五卷,《弊帚集》十卷。《陈庾墓志》记述陈庾在任平阳路提举学校官时,提倡以仁义道德教化学子,勉学戒惰。其为学“沉潜贯穿”,以身作则,先行后言。著作主要有《经史要论》三十卷,《三代治本》五卷,《唐编年》二十卷,《澹轩文集》三十卷,并为《春秋》作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氏先祖希亮,不仅在文学上小有成就,在科学上更是成就卓著,称得上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据《陈希亮墓志》记载,希亮成就除了有文集十巻外,还有制器尚象论十二篇,辨钩隐图五十七篇。“制器尚象”一词出自《周易》爻辞,是中国古代对科技发明所用的称呼。钩隐图是北宋刘牧所撰,全称《易数钩隐图》。刘牧在书中提出了太极、象由数设、图九书十等学说,用数字和图像推演易经理论,建立了崭新的象数学理论体系。希亮还是一位科学理论的积极实践者,他在宿州为官时,曾为汴河设计无墩飞桥,解决了因河水上涨造成船桥相撞问题,其聪明才智显露无遗。

临猗地处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有过无数政治文化名人,但像陈氏家族这样科第蝉联、九世为官的仅此一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所以不揣拙陋,对陈氏子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成就进行了如上肤浅的探源发掘。这既是一个文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权作为弘扬临猗悠久历史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吧。

猜你喜欢
陈赓陈氏墓志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民国《姜山陈氏新祠宗谱》述介
传奇名将陈赓
陈氏定瓷入选十大文化产业优质产品品牌
陈氏清肺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疗效
陈氏兄弟
青年陈赓革命生涯中的几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