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克旺,张万伟,韩 宏,崔仲开,郭青范,赵万千
(1.临夏州农业科学院,甘肃 临夏 731100;2.积石山县农业局,甘肃 积石山 731700)
蚕豆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植物蛋白资源,具有一定的药用和保健作用[1-3]。蚕豆适应冷凉气候和多种土地条件,具有生物固氮之王的美誉,是我国北方主要的早春作物[4-6]。蚕豆是适宜临夏州高寒阴湿地区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高寒阴湿地区大多属于雨养农业,无灌溉条件,且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70%主要集中在7、8、9月份。蚕豆产量的高低对临夏州高寒阴湿地区的农业生产有重大的影响。蚕豆地膜种植技术是近年来临夏州农业科研人员为应对气候变化、提高蚕豆产量而总结出的一项主要增产技术。由于地膜种植技术对蚕豆的有效枝、有效荚、荚粒数、百粒重等经济指标增加明显,增产效果明显,在生产上广为应用。蚕豆新品种临蚕8号为临夏州近年育成的高产优良品种[7],其综合抗性和产量性状均表现突出,目前在临夏州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为了更好的发挥临蚕8号增产潜力和探究不同地膜种植方式的增产效果,临夏州农业科学院于2012年开展了蚕豆新品种临蚕8号不同种植方式比较试验,以期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供试蚕豆品种为临蚕8号,由临夏州农业科学院蚕豆中心提供。供试地膜为幅宽120 cm、70 cm,厚0.008 mm的普通白色聚乙烯膜,由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宏达塑料厂生产。
试验在临夏典型高寒阴湿区和政县松鸣镇科托村进行。地理位置东经103°9′、北纬32°36′。当地海拔2 270 m,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试验地为川旱地,土壤类型为川地麻土,地势平坦,土地平整。属中等肥力壤土地,地力均匀,无灌溉条件。前茬小麦。
试验共设4个处理,处理①为全膜覆盖平作种植,即用幅宽120 cm地膜平铺全覆盖地面,两膜对接处用土压实,宽窄行点播,宽行距60 cm,窄行距20 cm,株距15 cm,播深5~8 cm。处理②为半膜膜面种植,即起低垄(垄高5~10 cm)后用幅宽70 cm地膜覆膜,垄宽60 cm,垄上所覆膜面宽50 cm,垄沟(垄间距)宽20 cm。垄面(膜面)点播2行,行距30~40 cm,株距15 cm,播深5~8 cm。处理③为半膜膜侧种植,即起低垄(垄高5~10 cm)后用幅宽70 cm地膜覆膜,垄宽60 cm,垄上所覆膜面宽50 cm,垄沟(垄间距)宽20 cm。垄沟两边(沿垄两边)间距15 cm处点播,播深5~8 cm。处理④为露地宽窄行种植(CK),即宽行60 cm,窄行20 cm,株距15 cm,播深8 cm。试验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5m2(3m×5m)。播种前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有机农家肥30 000 kg/hm2、N 51.00 kg/hm2、P2O5114.75 kg/hm2。于 3月28日覆膜播种,播种时边覆膜边点播,保苗16.5万株/hm2。出苗后及时观察记载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其余田间管理同常规大田。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结荚期及时摘心打尖。于9月3日收获前各小区随机抽样10株调查株高、始荚高度、有效分枝数、株株荚数、株粒数及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并按小区单收计产。
由表1可以看出,处理①出苗期和开花期均较对照提早9 d,结荚期和成熟期均较对照提早6 d,生育期较对照延长3 d。处理②出苗期和开花期均较对照提早6 d,结荚期和成熟期均较对照提早4 d,生育期较对照延长2 d。处理③出苗期和开花期均较对照提早3 d,结荚期和成熟期均较对照提早2 d,生育期较对照延长1 d。说明地膜覆盖后蚕豆前期的物候提前,整个生育期延长,有利于同化物质的积累和增产。
由表2可以看出,株高以处理②最高,为168.0 cm,较对照高37.8 cm;处理①次之,为167.3 cm,较对照高37.1 cm;处理③居第3位,为156.5 cm,较对照高26.3 cm。始荚高以处理①最高,为47.4 cm,较对照高20.9 cm;处理②次之,为40.7 cm,较对照高14.2 cm;处理③居第3位,为36.2 cm,较对照高9.7 cm。有效分枝数以处理①最多,为2.1个,较对照多1.3个;处理②次之,为1.9个,较对照多1.1个;处理③居第3位,为1.5个,较对照多0.7个。株荚数以处理①最多,为13.4荚,较对照多5.5荚;处理②次之,为12.8荚,较对照多4.9荚;处理③居第3位,为12.3荚,较对照多4.4荚。株粒数以处理①最多,为28.5粒,较对照多12.0粒;处理②次之,为26.7粒,较对照多10.2粒;处理③居第3位,为26.2粒,较对照多9.7粒。百粒重以处理①最高,为176.4 g,较对照增加8.2 g;处理②次之,为176.2 g,较对照增加8.0 g;处理③居第3位,为175.9 g,较对照增加7.7 g。说明覆膜种植较露地种植更有利于蚕豆产量构成因子的提高,有利增产。
表1 不同种植方式下蚕豆的物候期和生育期
表2 不同种植方式下蚕豆的农艺性状
由表3可以看出,折合产量以处理①最高,为5 934.0 kg/hm2,较对照增产21.9%;处理②次之,为5 866.5 kg/hm2,较对照增产20.5%;处理③居第 3位,为 5 800.5 kg/hm2,较对照增产19.2%。对各处理的折合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处理①、处理②、处理③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但均与处理④(CK)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3 不同种植方式下蚕豆的产量结果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对蚕豆新品种临蚕8号进行了不同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各处理均较对照露地宽窄行种植物候期提早,生育期延长,各农艺性状变优,有利增产。其中以全膜覆盖平作种植折合产量最高,为5 934.0 kg/hm2,较对照露地宽窄行种植增产21.9%;半膜膜面种植次之,为5 866.5 kg/hm2,较对照露地宽窄行种植增产20.5%;半膜膜侧种植居第3位,为5 800.5 kg/hm2,较对照露地宽窄行种植增产19.2%。由此可见,地膜覆盖各处理(全膜覆盖平作种植、半膜膜面种植、半膜膜侧种植),均较当地常规露地宽窄行种植增产极显著。其中以全膜覆盖平作种植折合产量最高,综合性状最优,可在临夏高寒阴湿区积极推广。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进行蚕豆地膜覆盖种植虽有利增产,但不利的因素也有存在,如株高和结荚部位明显增高,说明植株营养生长加快,应通过及时摘顶打尖进行控制,否则容易因倒伏或结荚少等影响增产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成章,张继君,曾宪琪,等.不同播期对重庆蚕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2(12):86-89.
[2]郑卓杰.中国食用豆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3]余 莉,王昭礼,卢 云,等.贵州省毕节市秋播蚕豆品种比较试验[J].甘肃农业科技,2015(1):36-38.
[4]霍 琳,姜万礼,王成宝,等.兴电灌区玉米蚕豆带田栽培模式优化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12(12):5-8.
[5]孙建军.临洮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栽培蚕豆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13(12):67-68.
[6]王建成,杨思存,车宗贤.甘肃兴电灌区油葵与不同作物间作模式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2014(12):11-14.
[7]戚 云,赵克旺,郭青范,等.临蚕8号地膜种植密度效应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5(1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