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暖气空调,古人御冬“脑洞大开”

2018-05-07 07:48雷册渊
哲思2.0 2018年2期
关键词:房间

◎雷册渊

在中国五千年的气象史上,曾出现过4个寒冷期。在瑟瑟寒风中,人们不禁会想,在科技及御寒设备都不太发达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寒冬的呢?

火墙地暖古已有

秦朝时,在皇宫内和贵族家里出现了“壁炉”和“火墙”用以取暖。壁炉主要是烧炭来御寒,并且将出烟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烟中毒。火墙,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墙的内侧,与灶相连通,已经具备了火炕、暖气的雏形。

明清宫殿的墙壁中,砌有空心的“夹墙”,也就是俗称的“火墙”。墙下面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在殿外的廊檐底下。在炭口点火后,热气就会顺着整个夹墙瞬间提升屋内的温度。

地暖可谓近年来取暖界的“新贵”,但地暖技术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或始于魏晋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曾描述过河北的地暖。当时,观鸡寺大堂的房基是石头做的,房基内部连通,从侧面屋外点火,热气往石头房基里流,大堂里就暖和了。

明清的紫禁城采用的也是这个办法。坤宁宫东暖阁,是康熙、同治和光绪大婚的洞房。殿外廊下,设有两个一人多深的炉坑,太监在这里烧炭,随着炭的燃烧,火气可以传遍烟道及其上的房间。道光皇帝有诗云:“暗热松枝地底烘”。地暖也是东暖阁、西暖阁名称的由来。清代还专门设立了“烧炕处”,专管点火烧炕。

富人用花椒造“温室”

在秦汉时,冬天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已出现,时称“温调房”。当时一般贵族家庭都有这样的房间,皇家当然更不例外。皇家的温调房空间更大更高级,被称为“温调殿”。冬天,温调殿是皇帝、太后、皇后和妃嫔所居之地,也是皇帝与核心臣僚议事和接待重要来宾的场所。

是什么使房间具有保暖功能的呢?有一种说法是“以椒为泥涂室”。《汉宫仪》上称,“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可见,当时花椒被视为一种防寒保暖的材料,捣碎和泥,制成墙壁保温层。椒房殿的墙壁还挂有锦绣壁毯,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进贡毛毯,设火齐屏风,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在这样的房间里生活,冬天自然不会感觉寒冷。

当然,在古代,贫富分化明显,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很好的御寒条件,杜甫笔下“路有冻死骨”便是那时的写照。贫苦百姓也有一些保暖御寒的办法,穿着纸衣就是其中之一。

唐代用麻纸,纤维强度高,抗老化;宋代用树皮纸,拉力强,耐折磨。还有为加强御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纸衣,称为“纸裘”,原料一般采用较厚而坚的楮皮纸缝制而成,质地坚韧,揉皱之后不但耐穿,还可以抵挡风寒,是贫民士子出门的必备之物。

“汤婆子”陪伴“睡到明”

除了建筑取暖,还有一些个人用的取暖设备,比如手炉和足炉。手炉多为铜制,是旧时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可随手提动,比较方便。且古代人宽袖大袍,手炉可置于袖中或藏在怀中随身携带,所以又有“袖炉”“捧炉”的雅称。镂空雕刻的炉盖有五蝶捧寿、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众多纹形,跟炉身的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花纹相得益彰,从侧面反映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说起足炉,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一说“汤婆子”很多人就知道是什么了。“汤”,古代汉语中指滚水;“婆子”则戏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足炉在宋代就已出现,和现在热水袋的功能大同小异,装满热水后放在被窝里以提高温度。

足炉是一种铜质或瓷质的扁扁的圆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灌足水的“汤婆子”旋好盖子,再塞到一个相似大小的布袋中放在被窝里,这样晚上睡觉便十分暖和。小小一件取暖用品被许多诗人赞颂过。黄庭坚《戏咏暖足瓶》诗云:“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到明。”明瞿佑《汤婆》诗:“布衾纸帐风雪夜,始信温柔别有乡。”

猜你喜欢
房间
房间
看不见的房间
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锁在房间里的云
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