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植苗造林成效的成因及对策

2018-05-05 10:09贾春雷任崎屹何成元
农家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對策成效成因

贾春雷 任崎屹 何成元

摘 要:作者通过多年实践和调研,就如何提高造林成效?分析影响造林成效的成因,提出了提高造林成效的对策措施,以供造林绿化工作参考。

关键词:植苗造林;成效;成因;對策

一、造林成效概述

造林成效的好坏事关造林绿化成败,事关生态环境建设,事关国土生态安全。反映造林成效的指标主要有造林株数成活率、造林株数保存率和保存面积,通常以小班为单位,采用样地或样行方法检查小班造林株数成活率和造林株数保存率,按照小班面积加权平均求算某一地区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造林株数存活率是指当年单位面积造林存活株树占造林总株数的百分比,造林株数保存率是指三年后单位面积保存株树占造林总株树的百分比,保存面积是指达到造林株数保存率标准的面积。川东地区年均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上,成活率在41%(不含41%)以下要求重造,成活率在41%-85%要求补植,成活率在85%(含85%)以上为造林合格标准;面积保存标准根据植被配置类型分别以郁闭度、覆盖度或株数保存率确定。郁闭度是指单位面积乔木树冠投影覆盖面积与总面积之比;覆盖度是指单位面积灌木对地表遮盖面积与总面积之比。对乔木树种郁闭度大于等于0.2或者株数保存率大于等于80%,对于灌木树种覆盖度大于等于30%为保存合格标准。

造林株数成活率是一个关键指标,株数成活率一旦没有达到合格标准,不仅因补植或者重造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地力的浪费,更谈不上郁闭度、覆盖度、株数保存率达到合格标准。因此我们应注重造林施工中的每个工序,做到科学施工、科学造林,使株数成活率达到合格标准,实现造林成林既定目标。

二、影响造林成效的成因

影响造林成效的原因有多种因素,除水、热、光、土壤等自然因素外,很多属于人为因素。一是树种规划不合理。没有按照适地适树和适树适地的要求选择树种,片面理解尊重老百姓意愿,没有科学选择树种。特别是外地引进新品种,未进行种源试验,随意引进外来品种,外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与其生态学特点不相适应,造成成活率低下。二是未进行整地或整地不规范。很多地方造林没有整地的概念,没有整地工序。一些地方把整地与栽植一同进行,整地后翻耕的土壤没有充分熟化,整地规格不达要求,整地方式不科学,不利于苗木定根生长。三是准备工作不充分。一些地方苗木调运到位后,没有及时进行第二次搬运,裸露苗木失水多,加之劳动力准备不充分,栽植造林的时间长,极不利于苗木成活。四是苗木质量差。苗木规格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以上苗木要求,纤细苗、未木质化苗、无根苗、病虫苗等不规格苗木成活率低。五是栽植时间选择不恰当。随心所欲确定栽植时间,导致栽植后遇高温天气,致使苗木成活率低。特别是落叶树种的叶没有完全脱落就上山栽植,常绿树种在极端低温栽植,成活率低。六是栽植方法粗矿。一些地方栽植造林是挖一锄,放上苗,再锤一锄,极不利于苗木定根。七是施肥不科学。基肥施用过浅,基肥与苗木根系接触极易烧苗;苗木栽植后没有成活就进行苗木追肥,也容易烧苗。八是林粮间种。间种高杆作物,严重影响苗木生长;在林粮间种时,老百姓为了多耕种粮食作物,每年全面整地,以至于将已经栽植的苗木根系都进行了翻耕,也严重影响苗木成活率,有的苗木本来已经成活了,但由于耕种粮食作物,一些苗木逐年死亡,造成苗木保存率低。九是管护不落实。一些地方由于没有管护,牛、羊践踏,人为因素损害苗木严重。十是检查验收不严格。一些林业造林项目在检查验收走过场,没有严格按照检查验收办法进行验收,没有把真正的造林成果反映出来,致使管理部门没有掌握真正的造林情况,没有及时进行整改和补植补造,致使造林成效低下。

三、提高造林成效的对策措施

造林工序包括作业设计、整地方式及规格、苗木质量及调运、栽植方法、栽后管护、补植补造以及建档立卡、检查验收等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直接影响成活率,归结起来就是要把好“十关”。一是把好作业设计关。小班外业勾绘的地块和地类选择不当,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退耕还林地应选择坡耕地,荒山造林应选择政府规划的宜林地,禁止将基本农田纳入造林规划。二是把好树种关。按照适地适树和适树适地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科学选择适生的造林树种。三是把好种子关。林木种子是种子和苗木的统称,育苗种子必须经过种子检验检疫合格后才能用于育苗,种苗质量必须至少达到国标二级以上,种苗检验机构、种苗生产单位以及种苗用苗单位应加强监督配合。四是把好整地关。整地是指在造林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死植被和活植被,并以翻垦土壤为重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整地的作用就是改善土壤的立地条件,特别是改善小气候、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减少杂草和病虫害等,同时增强水土保持效能。因此定点定穴、提前整地、大穴整地、土壤聚合垄作整地,是提高造林存活率最关键的措施,影响苗木一生的生长。五是把好施肥关。施入基肥的深度至少低于苗木根系10厘米以上,否则容易烂根;苗木栽植后根须没有定根的不能施肥,一定要在苗木成活后才能施肥。六是把好栽植关。栽植的时间最好选择在阴天或者雨天前,在栽植苗木时,要把苗木放正,并使苗根展开。填土时先用湿润而细碎的表土填入穴内,植到三分之二左右。将留木轻轻向上一提,使苗根舒展,踩紧后,把余土填上。再踩,苗木栽植深度,一般要比原来在苗圃内略深一点。为了保持土壤中的水分,栽后应在穴面上盖一层松土。在有条件的地方,植苗后应浇足定根水,这就是群众所谓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植技术。栽苗成活的技术关键是穴大根舒,深浅适当,根土密接。七是把好技术指导关。整地的深度够不够、栽植的苗木是否压实、栽植的密度是否合理等,需要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指导,出现问题及时整改。八是把好禁止复耕关。农林间种不仅不利于苗木的生长,也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应杜绝农作物和其它经济作物种植,这是提高质量的前提。九是把好管护关。三分造七分管,管护是关键,实行“五定一奖”责任制,即定管护人员、管护责任、管护范围、管护内容、管护时间,落实管护奖惩。十是把好验收关。必须严格按技规标准和作业设计进行检查验收,搞好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培养业务过硬和思想道德过硬的验收人员队伍,把好验收最后一关,真切反映造林施工情况,以加强整改,提高质量。

把好造林质量关,不断提高造林成效,是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推进国土绿化关键一招。作为务林人,一定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效作为自己工作的使命,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對策成效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下有对策
现代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高中体育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