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德
玉米,是我国三大农产品之一,其种植历史在从古至今中都有存在,在农业中占据主要地位。生产中存在的病虫害还有很多,威胁玉米的成长,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分析了解防治技術是减少损失提高玉米产量质量的目的。
一、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分析
外在的环境条件决定了玉米病虫害,一般来讲,病虫害的不同是由于在外的环境条件所改变的,我国种植玉米时间悠久,种植技术成熟,在防止病虫害方面主要还是依赖于农药。害虫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药性,对农药有一定适应能力,所以对于防治技术有一定的困难,这就是农业发展最大的阻碍。常见的玉米病虫害的有大斑病、小斑病还有青枯病等,这些外在的病虫害阻碍玉米的营养供给,后果就是果实的中部空心或者是茎叶部分枯萎。造成玉米品质及产量降低。
1.大斑病
玉米的苞和叶出现了大小不一的斑点状,称为玉米大斑病。一般来讲在玉米拔节时期和拔节之后容易发生大斑病情况,由于当时玉米处在生长的关键时期所以容易受到侵染。大斑病初期的症状是玉米的叶子上会出现一些斑点,形状不一发青发暗,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阴影面积越来越大。当病虫害发展到中期时会蔓延到玉米的茎部,最后就会蔓延影响到整个玉米。后期呈现褐色或者是深灰色,如果天气潮湿,斑点受到雨水侵蚀还会长出黑色的发霉物。
2.青枯病
症状主要表现在玉米的茎和叶子出现不同的青灰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发展成枯萎,叶片自上而下迅速枯死,呈灰绿色。受到病虫害的玉米会比正常玉米轻很多。青枯病一般发生在玉米即将成熟的时候,产生原因是在灌溉玉米时没有控制好水流量,导致根部腐烂,所以供给的营养不足。玉米的果实无法吸收到养料就会出现发育不良的情况。如果遇到阴雨天气青枯病的发展速度就会加快,呈现青灰色或者白青色。
二、玉米虫害种类
由于玉米内部水分较多,且营养物质丰富,一些害虫因为玉米中饱和的糖分和淀粉的吸引会附着在玉米的茎叶上,如果没有及时喷洒农药,或者喷的不够彻底都会导致害虫的不断繁殖,最后刺破玉米的保护层。比较常见的害虫有红蜘蛛、蚜虫还有玉米螟这些害虫的抗药性很强并且很难彻底清除。
1.红蜘蛛
红蜘蛛的体型虽然很小但是它的繁殖能力较强,附着在玉米的叶子上来吸收玉米的营养成分。
2.蚜虫
蚜虫的繁殖能力也很强,在出生之后就可以再次生育,所以是一种很难杜绝的病虫害。
蚜虫体型很小,体长1.5-4.9毫米。蚜虫一般存在于玉米的苞叶层中,阻断玉米的营养运输途径,传播一些病毒,最终导致玉米死亡、枯萎。
3.玉米螟
又叫钻心虫,在每年6-8月份常见,气温高,气候干燥,给玉米螟的生长提供环境便利。玉米螟卵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依靠玉米叶提供的营养,等发育完全后直接食用叶片,循环往复导致玉米营养不良。
三、防治措施
主要途径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还有农业防治,这些防治有各自优势也有一定缺陷。
物理防治的方法是用紫外线灯将害虫杀死,这种方法不会给土地造成污染,但是成本相对较高,总体来说不划算。如果农场面积大,需要按照顺序固定的位置放紫外线灯,耗费较多人力作用也不会太明显。
化学防治是传统意义上的喷洒农药的方法,很方便,提高速度和效率,但是是一种污染源,对农作物也有一定影响,近年来市场调查出现农药超标就是典型例子。农药喷撒到地面后保留在土壤表层,随着水流到达地下水和江河湖泊,严重污染水源。因此要研制出污染较小但杀伤力较强的农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土地资源。
生物防治是比较环保的方法,主要从害虫的生长繁殖过程入手,通过生物抑制降低害虫繁殖速度。
农业防治首先要原则质量好、颗粒饱满、抗虫性较强的玉米种子,提高玉米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从源头保护玉米质量产量。同时提高警惕,发现害虫时及时喷洒农药,防止害虫扩散,喷洒水分时,合理控制数量,防止因水分过多造成玉米腐烂,影响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