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04 08:30高京武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7期
关键词:冬小麦农作物农药

高京武

近年来,栽培条件以及气象条件的不同变化,农田的生态环境有益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并且呈现逐年增加、逐年加重的趋势,造成小麦损失。针对以上存在的問题提出综合防治防控技术措施来,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产量损失。

近年来由于栽培条件的变化以及气象条件的不同,农田生态环境有利于病虫害的发展,小麦病虫害逐年加重遭成损失。就目前来说,当前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浪费大、成本较高、防治效果差等因素,对此开展实验,提出采取综合防控技术的措施,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产量损失。

一、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农田生态环境有利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随着农业水平的提高,小麦复种指数逐年增加,为病虫害的发生和繁殖提供场所;机械化生产增加了田间残留病菌。

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投入较低,种植小麦的效益较低,从小麦的播种期间采取的防控手段比重低,不注意防治成为病源的根本。

在盲目用药方面,没有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正确使用,擅自加大用量,掺杂其它用药种类,造成浪费污染环境,加快了病虫害的抗药性。

防治方法不科学,防治时机不合适,耽误防治最佳时期;小麦生长后期病虫害的种类更多,往往同时发生,叠加危害,防治期间没有抓住主要目标,效率较低。

1.虫害种类多,繁殖速度快,病虫害由多方面因素引起。在环境污染加重的情况下病虫抗药性增加,种类增加,繁殖周期快。不合理的用药甚至会导致促进病虫害的生长,因此增加了防治工作的成本和难度。

2.病虫害防治不及时,耽误防治最合理时间,但是目前来说,农民还不能很好的掌握用药时机,通常是在病虫害大量发生后再去防治,这样会对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而且会使防治的效果降低。所以在防治病虫害时要把握好时机,防患于未然。

3.防治技术的欠缺,现在的防治还处于盲目阶段,农民对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作物的生长状况还不了解,所以不会采取先进的技术进行防治,不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对症下药,反而很难治好病虫害。

二、有效措施

对于小麦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不能仅仅依靠化学农药的方法,而是考虑多方面因素,考虑各种潜在的危害因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

1.做好冬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认知工作

突破原有守旧防治工作的方法,掌控全局思考问题,首先从认识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起,了解农作物本身性质,只有了解了冬小麦生长规律才能更好的做好防治工作。其次要认识防治病虫害的新兴先进技术,不要只是停留在化学药物上,否则会加重环境污染,也会降低产量。

2.采用先进防治技术

在认识先进防治技术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做用,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举例来说,在病虫害的生长方面不要等它大面积繁殖才采取手段防治,做好检测工作,采用先进仪器设备对于作物生长情况做出分析,提高检测手段水平,将病虫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3.加强技术培训力度

增强技术手段,通过培训等手段对种植户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改变传统用药理念,从根本上消除用药不良、盲目用药的用药理念,帮助农民学会安全、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保证农业生产安全有效。

4.加强市场上的农药管理

对经销农药单位进行严查,将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大的农药尽可能去除,或者改变农药原有特性,进行信息建档,统一管理,保证农药市场安全、有序;规范农药管理,确保经销商的农药来源以及去向,做到有据可依。

总之,农作物病虫害的发展不仅要以防治效果为标准,也要兼顾对环境和作物品质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保证农作物质量产量,保证提高农民群众的实际收入。

猜你喜欢
冬小麦农作物农药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甘肃冬小麦田
冬小麦和春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