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套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质抗虫棉品种
鲁棉24、鲁棉研21、鲁棉研15、豫杂35、邯杂98-1等
(二)育苗
1.播量:营养钵育苗用种1斤/亩,直播2-4斤/亩
2.播期:春播在3月中下旬,夏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3.种子处理
(1)选种:选用纯净、健壮、饱满、大小均匀发芽率高的种子,剔除秕粒、大白毛粒。
(2)晒种:播前10-15天选晴天晒种1-2天。
(3)浸种:(对于毛籽)用55-60℃温水浸30分钟,及时搅拌,然后再加冷水浸泡4-5小时,浸后捞出凉到种子发白。
4.播种
(1)建苗床,方块育苗:先在床内放营养土并充分踩实填平,随后浇透水,使床面有7-8 cm明水,待水下渗后,划线定距播种。
(2)播种覆膜:每方块播籽2-3粒,播后用喷雾器轻洒一遍水,然后覆土1.2-1.5 cm,随之用薄膜盖成小拱棚。
播后苗前不通风,不揭膜,1片真叶时床温保持在25-30℃,2-3片真叶时床温20-25℃,移栽前5-7天,揭膜炼苗。
(三)移栽
1.适时适龄移栽。以4月下旬到5月5日为宜,苗龄约40天左右,真叶3-4片。
2.保证移栽质量。移栽前,浇好起苗水。施足“安家肥”浇好“团结水”。一般亩家肥1000-1500公斤,饼肥25公斤。
(四)肥水管理
重施有机肥作底肥,巧施追肥(要求氮、磷、鉀配追肥)。做到早施、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后期可配合喷施叶面肥。
按亩产皮棉80-100公斤计算,亩施纯氮20-25公斤,氧化钾7-8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各时期的施用比例按基肥30%,花铃肥50%,盖顶肥20%分配。
(五)化学调控
1.蕾期:亩用1克缩节胺兑水15公斤喷洒叶面。
2.初花期:亩用1. 5-2克缩节胺兑水20-25公斤喷洒叶面。
3.花铃期:亩用3-4克缩节胺兑水20 25公斤喷洒叶面。
(六)病虫害防治
1.苗期病害:用65%代森锌500-800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猝倒病。
2.枯黄萎病:用80%乙蒜素1500倍液灌根。
3.蚜虫、红蜘蛛:用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二、品种介绍
1.鲁棉研21号。由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选育而成的常规抗虫棉新品种。中熟偏早,全生育期126天至133天。叶片中等偏大,果枝上冲,果枝较高。开花结铃集中,结铃性强,铃较大,呈卵园形,铃壳薄,吐絮畅而集中。霜前花率高,单铃重5. 8-6.3克,衣分41. 2-41.6%,子指11. 2-11.6克,具有丰产性。霜前皮棉亩产达到86. 9-116.2公斤。纤维品质优良。高抗棉铃虫,高抗枯萎,耐黄萎。4月初适时播种,适当稀植每亩1600-2000株为宜。
2.国审鲁棉240由山东农科院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远缘杂交新品种。全生育期130天,株高中上等,叶片大小适中,透光性好,果枝分布均匀,铃较大,长卵园形,铃重5.9克左右,衣分40. 3cYo,开花结铃集中,吐絮畅,易采摘,早熟性好,霜前花率高,抗枯萎耐黄萎,纤维洁白,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叶功能好,不易早衰,生产示范中一般亩产籽棉900斤左右,最高亩产皮棉达到505公斤。适宜4月下旬播种,密度1200-1800株/亩。
3.鲁棉研15。是由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最新选育的转基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集高产、优质、抗虫、抗病于一体。中熟偏早,全生育期133天。株型中等,植株塔型,果枝上冲,开花结铃集中,吐絮畅而集中,单铃重5. 84克,衣分40.8%,子指10.4克。抗耐黄萎病,品质优良。一般亩产皮棉100公斤以上,3月底至4月10-20日播种,密度1500 2000株/亩。
三、棉花有关的几项关键技术
1.打破休眠
品种不同,刚收获的棉花种子休眠期长短不一。在休眠期内,有活力的种子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无法发芽。在此期间,要得到准确的发芽率就要先人工打破种子的休眠。据研究表明,人工打破棉花种子的休眠,一般采用打破种皮、赤霉素处理、80℃水浸种、40℃高温处理等方法。
2.水分
如用沙床做试验,一般掌握沙、水比例为7:1的比例,大约含水量为14%,如做纸床试验,水分也应当掌握在14%左右。
3.温度
棉花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0.5 -12℃,最适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40℃。可在变温下做发芽试验。棉花种(20-30℃高温8小时,低温16小时),低温发芽试验用恒温18℃。低温发芽试验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发芽室的温度变幅不能超过0.5℃。种子放入沙床或纸床后要立即进入低温环境,7天观测结果时也要注意,沙床或纸床移出来要马上检测结果,否则结果会偏高。
4.氧气
发芽要求空气含氧量达到10%。沙床或纸床的水分含量适宜,氧气的含量才能满足种子发芽的需要。
5.种间距
保持一定的种间距,目的是防止种子发芽时由于个别种子发霉而传染其它种子,影响结果。
(二)抗虫棉营养钵四项育苗措施
近几年抗虫棉已成为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主栽品种,得到了广大棉农的认可。但抗早棉普遍存在着籽小、种皮厚、发芽出苗能力偏弱的现象,做好抗虫棉营养钵育苗,保证全苗、壮苗,为其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1.防空钵。除去烂子、嫩子、伤子,选晴天晒种2-3天,播种时做到钵湿、种湿、土湿。播种以每钵1-2粒为宜,播种后盖沙壤土1-1.5 cm,要求细而湿润,为种子萌芽出土创造一个良好的湿润疏松环境。
2.及时揭膜和盖膜。棉苗出土后到3叶期以前,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适时揭膜降温和及时覆膜保温。一般在平均气温15-18℃时,晴天揭开两头通风炼苗,阴天上午9时揭开,下午5时覆盖,平均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才能昼夜敞膜,但仍要做到苗未移栽,膜不离床,严防冷空气的突然袭击。
3.培壮苗。一是出苗后,每钵只留壮苗1株,防止拥挤窜长;二是通风炼苗,适时适度降温降湿,减缓幼苗生长速度;三是用缩节胺、助壮素4000-5000倍药液喷洒棉苗1 2次,待药液干后再覆膜保温,具有显著的壮苗效果;四是搬钵蹲苗,在两片子叶平展时和第一片真叶展開时各搬钵一次,可降低温度和湿度,抑制旺长。
4.防治病害。棉花苗期主要病害是炭疽病和立枯病。要选好营养钵土、盖子土。药剂拌种消毒,用72.2%霜霉威盐酸盐800液将钵体浇湿,以同样的药液喷雾盖土。每5公斤棉种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g。其次是当子叶展开转绿后,抢晴天喷洒一次72.2%霜霉威盐酸盐800液和10%苯咪甲环唑1500倍液,预防炭疽病和立枯病。喷药时加喷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具有很好的保苗健苗作用。
(三)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凋枯病、渍害的区别一览表
注:1.无病田一无病株;零星病田一发病株率在0.l%以下:轻病田一一发病株率在0.1-0.5%之间:重病田 发病株率在5%以上。2.在相对湿度80%的重要依据下,温度23-27℃枯萎病发生严重,温度26-28℃黄萎病发生严重。一般情况下枯、黄萎病多混和发生。
(四)棉花地膜覆盖栽培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1.及时开孔放苗。先播种后盖膜的棉田播后5-7天,既可出苗,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放苗原则是:地膜与地面贴得紧的早放,放大不放小,放绿不放黄,风天不放苗,阴天突击放苗,晴天避中午。
2.防治害虫。地膜棉花出苗早,发育快,虫害发生也相应提前,危害较严重。如棉蚜、棉蓟马、棉铃虫等,要加强预测预报及时防治。
3.适时揭膜,中耕培土。开花前后可以揭掉薄膜,揭膜后施肥浇水,进行深中耕、培土、防止后期倒伏。
4.加强肥水管理。地膜棉花发育早,根系分布较浅,容易形成前旺后衰,所以肥水管理要相应提前。要早施、重施花铃肥,一般每亩可追复合肥10 15公斤,施肥后随即灌水,防止脱肥早衰。
5.防烂铃。由于地膜棉伏前桃多。烂铃问题比较严重。解决的方法是摘去1 3个果枝上的早蕾,减少伏前桃,增强伏桃和早秋桃。
棉花栽培新技术简介
开封市祥符区农科所 刘恩虹
一、地膜覆盖棉花栽培技术
(一)地膜覆盖棉花栽培增产的原因
1.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地温。据测定,播种到出苗,地温提高3-5℃,有利于一播全苗,出壮苗。出苗到现蕾,10厘米地温比露地析增加108℃,提前现蕾使棉花生育进程加快,延长了有效结铃期,为棉花高产优质创造了有利条件。
2.保墒、提墒,稳定土壤水分。据测定,5-20厘米土壤含水量,比露地苗期高4%,现蕾期高5%左右。盖膜后能使土壤深层的水分大量上移,70厘米以下的水分含量却低于露地棉田,因此具有提墒作用。同时,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变幅小,有利于棉花正常生长发育。
3.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盖膜后能保护土壤,减少风烛、水蚀,使土壤不板结,仍保持疏松状态。有利于棉花根系的发育。
4.盖膜后,地温升高,水分适宜,通气良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了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据测定0-10厘米土层硝态氮含量比露地棉田高12. 8ppm,速效磷含量增加16. 6ppm。因而能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
5.促进棉花生育进程,改善产量结构。据测定,盖膜的棉田早出苗5-6天,早现蕾、早开花9-12天,早吐絮17天左右,有效结铃期延长15天左右。所以使棉花产量结构得到改善,伏前桃和伏桃显著增多,秋桃比例减少,单株成铃数和铃重显著提高,具有提高单产、促进早熟和改善纤维品质的作用。
(二)地膜覆盖棉花栽培技术要点
1.生育特点
(1)发育早,生长快,前期易旺长。
(2)根系发达分布浅,抗旱防倒能力差。
(3)发育早,有效结铃期长,后期易早衰。
2.技术要点
(1)增施底肥。覆膜棉花生长发育快,结铃多,产量高,需肥量大。因此必须增施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同时覆盖后在苗、蕾期较难追肥,因而在底肥中应施用相当于茁、蕾期追肥的数量。据经验,亩产皮棉125千克以上棉田,施有机肥5000千克,饼肥50千克,尿素10-15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左右。
(2)播前浇水。覆膜棉田,争取全苗的主要问题是土壤墒情。春季浇水造墒有两种方法,一是先浇水后整地起垄,二是先整地起垄后浇水,这种方法有利于保墒。要求覆盖棉田0-20厘米土层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75%,这样的湿度有利于全
苗早发。
(3)整地起垄。盖膜棉田,整地要细,起垄要直,垄面细碎无坷垃,才能保证盖膜质量,防止大风吹膜,杂草丛生。一般垄体规格为底宽100厘米,垄面66厘米,呈龟背形平滑畦面,垄高10厘米。盖膜要求是:先盖膜后播种的,要当天整地,当天盖膜。盖膜时,要把膜拉紧、铺平,紧贴地面,薄膜四边埋压7-10厘米,膜面每隔3-4米压一小土埂,以防进风揭膜。
(4)提高播种技术。覆盖栽培应选用长势旺,后期不易早衰,增产潜力大,优质的品种,一般可在4月10-15日播种。播种有先播后盖有利于机播,便于提高播种速度和质量,但出苗后需及时放苗,否则容易烧苗;先盖后播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只要掌握好播种深度和封严播种孔,容易夺取一播全苗。此法是待棉花播种时再在膜上按行株距打孔,孔深3厘米,每孔点3-4粒发芽露嘴的种子。播后孔上封成小土堆.以防进风揭膜、跑墒和雨拍。
(5)加强田间管理
①及时放苗。先播后盖的棉花,应在棉苗子叶展开由黄变绿后,及时放苗。若放苗过早,因膜内外温差大,放出的黄瓣苗易死亡;放苗过晚,地膜易压弯棉苗,高温时还会烧苗。放苗时,最好用剪刀、小刀轻轻地把膜挑开,使幼苗由孔钻出,待子叶上的水晒干后及时用细土严封苗孔,以防进风揭膜和跑墒、降温。先盖膜后播种的棉田,待种子发芽扎根时,及时扒平播种孔上的小土堆,以利棉苗出土。
②間苗和定苗。覆膜棉花,从一叶期到三叶期,只有10天左右,间苗、定苗可一次完成。
③追肥浇水。覆膜棉花发育早,生长快,结铃多,需肥需水量增加、高峰期提前。肥水管理失误,很容易造成早衰。覆盖棉田苗、蕾期一般不追肥。花铃期肥要早施、重施,一般初花期要轻施,结铃盛期要重施。追肥要开沟埋施,并结合浇水,以发挥
肥效。初花期追肥浇水后,为了防止棉花徒长,可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覆盖棉花,生长快,叶面积大,叶面蒸腾量比露地棉花高20-30%,而且需水高峰提前,延续时间长,同时覆盖棉花根系分布浅,对干旱较敏感,尤其是伏旱,极易造成早衰。因此,要浇好初花水,结铃盛期水和后期水,以防早衰,增加铃数和铃重。
④覆膜棉花整枝一定要精细。整枝与一般大田不同的地方有两点:一是伏前桃遇高温高湿易烂桃,下部果枝要适当少留果节;二是有效花铃期长,可多留3-4个果枝,以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争取多结铃,发挥地膜覆盖增产的优势。
⑤防治病虫害。因膜下温度高,湿度大,适宜病菌繁殖,苗病比较重,要注意防治苗病。又因地膜棉花发育早,长势旺,棉蚜和棉铃虫等害虫均比露地棉花发生早而重,应早治、及时治。
二、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棉花和其他作物一样,杂交优势也普遍存在。利用种间或品种间互相杂交,都能产生杂种优势。杂种一代一般增产20-30%,杂种二、三代仍有l0-12%的增产优势。据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测定,“岱字棉15号×徐州209”杂种一代增产23%,二代仍增产14%以上。杂交棉不但提高棉花产量,而且杂交一代的早熟性、丰产性为棉花增产、增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已在生产上应用。但是,目前棉花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未配套之前,多采用人工去雄法来生产棉花杂交种。为了解决工效低,杂交成铃率低,杂交铃内种子粒数少铃重低的“三低”现象,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选好种好制种田,制种地要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排水条件好,无枯黄萎病的棉田。制种田父母本的种植比例一般为1:4。为保证制种田父母本发育好,提高棉株的成铃率,增加铃重,去雄、采粉、授粉方便,减少蕾铃脱落,种植行宽不小于90-100厘米。制种田应在开花时严格选择制种交配的“种株”,并做好标记和拔除杂株、劣株。
(二)熟练掌握杂交技术。为了更好地开展杂种优势利用,应固定专人,培训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负责制种工作。制种时应在预选的“种株”上选择第2到第10个果枝上,靠近主茎第1、2果节上的花朵进行去雄、授粉。去雄,一般采用徒手去雄,即在棉花开花期间,每天下午把作母本翌日开的花苞,用左手捏住花柄,右手剥开苞叶,用大拇指甲从花萼切入花冠基部,剥去雄蕊。去雄要去净。去雄后应立即套上消毒的麦管,以防止昆虫传粉串交,并挂牌。授粉时先去掉麦管,再用笔蘸饱父本花粉,均匀充分地涂抹在雌蕊的柱头上,尔后套上麦管,并做好标记。
(三)做好制种田的收获。棉花吐絮后,制种的杂交铃要有固定专人收摘。先收杂交铃,再收亲本,千万不要混收。收获的杂交铃还应分晒、分轧、分存,以待明年播种。
(四)杂种良法配套。杂交种子数量少,应提高利用价值。因此,种植杂种棉花最好采取冷床育苗,薄膜育苗或育苗移栽,以延长生育期,充分发挥杂种优势的增产潜力。杂种的种子生活力强,发芽率高,出苗快,生长势强,发棵早,枝叶茂密。所以种植密度要合理,株行距的配置要适当,做好整枝打杈工作,彻底防治病虫害,以利充分发挥杂交棉的丰产特性。根据种植杂交棉的经验,应采用“前期早施肥,控制蕾铃肥,重施花铃肥,饱浇盛铃水,后期看苗适当追肥”的栽培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