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平
最近几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食品安全也成了人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而提到食品,就自然会想到畜产品,因此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畜产品中的许多有害因素,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使得中毒与动物源性疾病的发生率近几年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消费者的健康严重受损,此外,因为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为内在问题,所以大多消费者很难只就其外观能辨别,而且这些因素导致的许多危害只是微不足道的,消费者在短时间内难以发觉,这也为其之后的进一步危害埋下了伏笔。
1、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是畜牧业生产的大国,畜产品成本低的优势显而易见,但这与出口优势并不成正比。许多国际上的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对由其他国家进口的畜产品在检疫检验、质量标准、自然资源等许多层面提出了非常多的要求,而这也对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我国降低了在国际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畜产品出口形势,我国急切需要协调各方面统筹管理畜产品的生产过程,完善畜产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2、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国际经验
许多国际上的发达国家在管理畜产品安全问题上大多都以卫生部门和农业部门为主,其他各相关部门作为辅助的多部门共同协调管理的机制。在检疫检验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均以采取自愿与强制性检疫检验相互结合的方式,并且已经大多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法律检验体系。我国应吸取这些国家在畜产品检验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形势,既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也要发挥本国的特点与强项,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外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
3、 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完善畜产品安全管理运行机制
结合我国国情,从畜产品生产安全的现状出发,建立全国各地统一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该机构负责组织并协调管理畜产品生产的全部有关工作,通过实行全国各地各部门统一的立法、教育、监控、检疫检验等计划,对畜产品生产的各个关键性环节进行仔细严格的管理,并时刻监控风险,制定一系列的风险防控与应对机制,对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3.2、 严格控制畜产品生产过程
因为我国的畜牧业在地理分布上较为分散,所以为了提高畜产品生产质量的控制,不仅要提高检疫员的技术水平、有较硬的质量检测业务水平,还要通过对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面严格的质量控制,以提高畜产品的质量,有效切实减少动物的发病率,为生产者乃至国家创造出更为显著的经济利益,提高我国在国际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畜牧业生产员和散养户的信赖,从而使得他们积极主动配合进行生产过程的控制,以达到生产高质量高效率的目的。
3.3、 制定嚴格的畜产品管理体制
目前在国际上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主要是指WTO/TBT、WTO/SPS中关于保护人类、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以及环境保护条例中关于兽药残留、动植物检验检疫等方面的标准这是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所在,各国家国际社会将会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监控,制定符合标准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防控监管体系以及相对应的质量安全监管认证体系,严格畜产品生产质量过程防控,切实保障本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到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同时提高本国对进口畜产品的监管。我国畜产品出口商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和完善更加符合规定且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出台与国际相符合的WTO/TBT、WTO/SPS的标准和法律规定,进一步扩大我国畜牧业的国际市场。
3.4、 提高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
运用WTO“绿箱”政策,使得政府对畜产品生产行业,尤其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每年增加对各散养户的服务性支持性方面的支出,以增加养殖户对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视,同时增加科技研究、技术发展、改良新品种等科研创新方面的投入,争取使得我国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突破性的跨越。
3.5、 加强政府在畜牧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在许多发达国家中,政府在畜牧业安全生产中起着关键性的保障作用,政府各管理部门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分工,按照国家的授权,代表国家来发挥执法和监管的作用,监督整个畜产品生产和安全市场。因此,政府必须要科学、完整、全面地制定畜产品安全生产和监控的法律法规,保证其可操作性,运用法律手段约数和保障生产者、消费者等多方的行为,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食品安全重于天,在制定法律条文时,必须严格细化,包括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以切实保障有关方的合法权益,为消费者创造更为安全的畜产品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