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炎玲
众所周知,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近年来我国小麦的栽培技术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小麦的单产量并不高,而对于小麦的需求量却是有增无减,要想缓解这种矛盾,就需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运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1 选择好优良的品种
种子的优劣是小麦产量高低的先决条件。在品种选择的过程中要从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栽培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进行考量,选择的品种要符合高抗倒伏、高产量、高抗病能力、高成穗率等特点。在确定好种子的品种后,应先进行晾晒,而后浸泡,可适当使用药水,清洗后继续用温水浸泡,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2 做好整地施肥工作
(1)整地。之所以要进行整地,主要是为了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主要要进行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秸秆还田、深翻耕层。所谓的秸秆还田,就是将那些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进而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深翻耕层则主要是通过深翻土地,使土壤更加疏松,促进作物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利用。(2)施肥。如今施肥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测土配方施肥。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以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为根本,然后通过准确的测量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来进行科学施肥。值得注意的是施肥时要以有机肥为主,然后再施以适量的微量元素肥料,这样才能达到科学施肥的效果。
3 掌握好播种的时间和数量
掌握良好的播种时间不仅能够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还能使其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所以是小麦种植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如果播种时间过于早,就会造成冬前积温多,麦苗容易徒长,前群体过大,使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消耗过度,进而形成了“老弱苗”,春性品种产生冻害的可能性较大。而如果播种时间过于晚,就会造成冬前生长积温不足,苗龄太小,就会形成弱苗。这就需要掌握好播种的时间。通常情况下,积温在六百摄氏度左右较为适宜播种。
播种的数量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有播种面积、时间以及土壤的肥力,将这些因素权衡后再决定播种的数量才是最科学的。
除此之外,播种的深度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当的话就会影响到小麦的健康生长。如果过深会极大地降低出苗率;过浅则容易造成缺苗断垄。所以必须掌握好播种深度。
4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都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小麦的生长,所以小麦种植期的各个阶段都要关注田间管理,下文做具体阐述。
4.1苗期
苗期的小麦主要是根叶的生长,所以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全苗上。苗少的要补足,补充的苗必须是与播种时的一样品种。相反,如果苗的长势过于旺盛就要适当拔除。
4.2 抽穗前期
抽穗前期的小麦生长形式主要为起身和拔节,可以说是小麦生长全周期中最重要的部分,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位。要通过苗期的生长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施肥。起身期要从具体情况出發来进行浇水或施肥,壮田要进行中耕,必要时应采取措施抑制其生长。而如果是弱田就要进行轻中耕,这样能够有效保护根系,使其能够均衡生长。拔节期的管理重点要放在施肥上,对于弱田要做到早施肥,壮田则相反。而归根结底小麦的实际生长情况才是具体施肥时间和数量的前提和基础。孕穗期时小麦所需要的水分最多,所以这个时候保证小麦有充足的水分是管理的第一要点。
4.3抽穗到灌浆成熟期
这时小麦以籽粒的生长为主,保持根系的养分吸收、防治病虫害、防止早衰或晚熟、保证麦穗的饱满度进而达到丰产丰收是管理工作的重点。灌浆成熟期大约在开花半个月左右,要适当的浇水减少小麦早衰发生的可能性,加强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使麦穗饱满。待到后期则不必再浇水,因为很容易发生漫灌导致倒伏。小麦停止生长时,施肥的对象是叶面,这样可以提升小麦的质量。另外,此阶段小麦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所以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下文将对小麦的病虫害防治做具体分析,此处便不赘述了。
5 做好小麦的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小麦一旦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轻者减产减收,重则绝产绝收,不仅会使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受到一定的损失,还会使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大为下降,所以必须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病虫害防治上还是要本着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从源头上做好了病虫害的预防工作,才能使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发生几率。药物喷洒是最为有效的防治手段,但同时很难避免不对环境造成破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生物防治技术是当下广为提倡的方法,既巧妙地利用了生物链来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可谓一举两得。
6 做好小麦的收获工作
小麦的成熟期一般是在六月份,当麦穗的发黄达到一半以上时即可进行收获。收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小麦不宜过分成熟,因为一旦过分成熟,籽粒就容易脱落,影响产量。收集小麦时要按照不同的品种进行单独收获、晾晒、储藏,以便最大限度地保障小麦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