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兰 王培 韩亮 石凯
[提要] 保定市高等级公路建设及运营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关键环节,自雄安新区设立后,保定市高等级公路建设运营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对保定市高速公路管理的发展进行专项研究,不仅是市政府所需要的,更是交通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保定市高速公路管理现状,探究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市高等级公路协同发展的主要方向,可推动保定市高等级公路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保定;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公路管理;對策研究
基金项目:保定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京津冀一体视野下保定市高等级公路管理对策研究”(17ZR061)
中图分类号:F5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3月6日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高速公路的平均密度为全国水平的3.1倍。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至关重要。
2014年6月,习近平听取了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汇报,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随后京津冀协同发展小组在京成立,并提出率先在交通、医疗、产业转移等领域实施,至此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正式列入国家规划。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河北省,或者说主要在于与北京天津相邻的保定、廊坊、沧州、唐山、张家口等市。目前,河北省尚有贫困县30多个,与京津之间还有30多条断头路、瓶颈路。保定市地处京津冀地区中心区域,距离北京、天津、石家庄的距离均在150km以内。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为2.2万公里,位列河北省第三名,公路网密度约为100km/百平方公里。国省干线公路里程达2,400km,形成“五纵四横”框架,目前与北京衔接的国省干线主要有G107、G108、京赞线和京原支线。目前,保定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超过1,000km,位列河北省第一,已经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与北京衔接的高速公路主要有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大广高速。保定市作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公路管理方面与京津地区还有不小的差距。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为保定市高等级公路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保定市公路管理目前存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县乡公路管理模式不统一,服务效率难以提高,区域规划不合理,建设速度滞后等问题。本课题通过把握交通建设发展方向,分析现有不足,结合国外区域协调管理经验,提出保定市高等级公路管理可行性方案,对京津冀区域交通和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1932年,世界上首条高速公路——德国科隆到波恩高速公路通车以来,世界各国对高等级公路管理的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学者紧跟时代的发展方向,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在高等级公路管理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国外,高速公路管理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其研究体系已经较为完善。可以说,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管理模式已经比较成熟。由于高等级公路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国外专家对高等级公路管理体制及政府在高等级公路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Bruce和Kenneth等认为美国高等级公路应由中央政府资助地方建设,由地方进行管理,采用事业型管理机制,高等级公路原则上不收费。目前,美国仅有8%里程的高速公路为收费路段,美国政府十分重视高等级公路的规划与管理,制定了相应政策促进公路建设发展。渡边新指出,无论社会资金如何运作都不应该对高速公路属性产生影响,虽然一些国家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采用了民营资本,但是这不会对政府主导模式产生影响。
在国内,高等级公路的管理可分为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两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公路建设开始引入银行贷款,通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公路管理方面形成既与世界接轨又适合我国国情的一套管理模式。高等级公路管理可分为管理体制、规划管理、建设管理、投资管理、路政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养护管理、监控通信管理、服务区管理、路域环境管理等方向。高等级公路管理应采用集团化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经济与社会效益统一。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法人治理机构、战略管理、运营管理、薪酬管理、财务管理、审计控制等。
由于天津、北京拥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和经济基础,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快于河北省。保定市东南部平原和西部山区公路建设缓慢,而中部平原区公路建设发展较快,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保定市东南部平原和西部山区公路建设缓慢,而中部平原区公路建设发展较快,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由于三地区都着眼于本省市的公路建设规划,出现省市间相接路线不能同步通车的情况。政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路项目建设,能够有效解决公路融资困难,但是社会资本往往更加重视自身效益,并不注重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给公路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县乡公路管理模式不统一,服务效率难以提高。不同建设运营模式对公路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不同管理模式导致路段间管理主体沟通不畅,区域内难以形成有效统一管理脉络。高速公路集团化管理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现有管理原则对新形势下的保定市高等级公路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缺乏针对保定市公路发展与改革问题的具体的对策与方法,多数研究成果中给出的管理措施不够完善,究竟采取何种措施、何种管理模式才能使保定市公路管理体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提高公路管理水平,并未给出明确的对策。
对保定市高等级公路管理现状进行详细的调研,经过分析和讨论,确定本项目的实施方案如下:(1)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新时期的重要战略,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随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对京津冀高等级公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首先应该确定一套合理可行的高等级公路管理体系;(2)对国内外高速公路管理理论进行细致梳理,运用文献中的研究方法对现有管理方法进行理论化、系统化分析,借鉴国外高等级公路的管理经验,找出公路管理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究适合保定市实际情况的高等级公路管理模式;(3)对京津冀地区尤其是保定的公路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现有的管理经验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与国内外公路管理机制进行对比,探究保定市公路管理体制与各国各地管理体制的共同点和优缺点,提出适合保定市实际情况的高等级公路管理改革对策。
今后公路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平等协商。在北京、天津、河北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下,必须以平等协商为主要的协调方式,加快落后地区公路的发展,努力把三地发展状况作为着力点;(2)互利互惠。北京和天津应建立合理、公平、互利的协调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公平竞争,从而实现主体利益的和谐关系;(3)共享公路信息资源共享。目前,三地建立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但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尚未实现。在区域公路一体化的趋势下,客运管理、交通量、交通信息和监测信息的信息共享有利于公路网的整合;(4)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应统一。根据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形势,应该形成一个协调和统一的高速公路的施工顺序,分步实施规划,提高高速公路建设的效率,最大限度地保证公路在不同省份的同步建设;(5)公路规划与区域规划同步优化。在区域公路规划中,必须确保全区的“大利益”,抛开省市的“小利益”,通过三个方面的协调和组织,形成一个具有区域法律效力的指导性文件。根据适度超前的公路规划原则,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形成区域内快速、畅通的路网,特别重视区域间的有效连接通道,形成区域内快速畅通的公路网络。
为推动河北省公路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保定市公路管理现状,并对公路管理对策进行研究。探究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市高等级公路协同发展的主要方向,研究成果可推动保定市高等级公路健康快速发展。参考国外区域高速公路管理的先进经验,从协调、管理结构、法律法规和技术等方面,对保定市高等级公路管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郗恩崇.高速公路概论[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翁斌.河北省高速公路集团化管理模式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
[3]《经济研究参考》课题组.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8.37.
[4]赵鑫.LH高速公路管理局绩效管理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