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正喜 王敏
[提要] 近年来,校园贷的兴起备受大学生青睐,但随之而来的“裸条借贷”模式、恶意骗贷、催债跳楼等乱象引起多方关注,监管部门多次发文规范管理校园贷,但是校园贷乱象仍存在。本文阐述监管层严令禁止下校园贷现状及非法校园贷的几种形式,多角度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进一步规范校园贷相关建议。
关键词:校园贷;现状;原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3月7日
2014年起,校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由于其注册简单、申请贷款门槛低、到款快等特点满足了许多大学生学习、创业、消费等方面的需求。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以及利益的驱使,校园网贷乱象丛生,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出现了违法、违规行为,采取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乃至陷入“高利贷”陷阱,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相关部门根据问题的出现陆续出台了相关监管措施,体现了对校园贷规范管理的决心,让校园贷的热度大大降低,但是早前校园贷乱象的后续影响仍在持续,校园贷的新变种以及泛滥的中介仍存活于校园。
(一)校园贷禁令下,部分大学生仍可以进行校园贷。虽然很多信贷机构明确表示不向学生提供贷款,但是如何判断贷款人是否是学生,这就成了借贷平台钻空子的地方。目前,有些借贷平台只要学生在职业一栏勾选非学生,便可借款,很多借贷平台并不会通过学信网等途径核实借款人是否是学生。
(二)校園贷中介泛滥,各种社交平台闪现贷款广告。随着监管层对“校园贷”的监管逐步加码,现已明令禁止网贷机构发放“校园贷”,在这种环境下大部分校园贷平台已经转型或者关闭,而校园贷中介却钻监管的空子逐步成为校园贷的有利渠道,利用社交平台这个监管死角发布贷款广告,引诱学生贷款。这些中介通过微信群、QQ群、社区、贴吧以及其他社交软件,拉拢并引诱大学生贷款。甚至有些中介,用微信公号与各种QQ群等就能放出贷款。
(三)校园贷平台滋生新变种,变相提供贷款业务。一些校园贷平台,虽然宣布了转型,但本质上还是在做校园贷,只不过是形式换了。之前一些校园贷的平台,将业务从现金贷变成了电商购物、分期付款等业务,消费者仍然是大学生。部分平台甚至与电商网站合作,鼓励大学生“先消费、后还款”,举办大学生分期购物节等,这些面向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或者网站,实质上依然是校园贷。部分校园贷平台转型后,做“医疗美容分期”、“教育分期”、“婚庆分期”、“旅游分期”,极易滋生传销贷、培训贷等。
(一)不良贷。主要指那些采取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盗用他人身份证信息贷款、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不合规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或恶意骗贷的平台。
(二)高利贷。根据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约定的未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出借人请求给付,法院是予以支持的;对于年利率在24%~36%之间的,借款人没有给付而出借人请求给付的,法院不予支持,但对于借款人已经自愿给付了的,法院也不认定为不当得利,也不会判决借款人返还;对于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法院应认定超出部分无效,也就是说年利率超过36%为高利贷。一部分信贷机构虽然规定利率不超过36%,但是加上手续费、服务费年利率远远超出36%,是变相的高利贷。
(三)多头贷。多头贷指同一借贷人在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信贷机构进行贷款的行为。多头贷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征信缺失和信贷平台数据不共享等因素;另一方面是信贷机构在高利率驱使下,用暴力手段催款,明知借款人已经在多个平台借款,但仍然放款。
(四)传销贷。销贷主要指不法分子借助校园招聘平台招募大学生作为校园代理并要求发展学生下线进行逐级敛财。有的传销贷需要上交会员费,有的传销贷采取“客户介绍客户,不仅可以免单,还可以有提成”的模式,一般来说,传销贷传销的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种服务,而且一般是正规机构利用传销发展下线,这样在法律上界定为传销就存在一定困难。
(五)刷单贷。刷单贷主要指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理,以贷款购物刷单获取佣金名义进行的新型诈骗。刷单是指网店卖家付钱雇人假扮顾客购物,提高网店销量、信用度及好评,吸引更多顾客提高利润的行为。刷单贷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向被诈骗对象发送购物链接,通过这个购物链接购买商品成功后,货款会退还,还有返利提成。完成第一单购买任务后,被诈骗对象会收到客服之前约定的刷单货款以及返利,吸引被诈骗人购买更加大额的商品。当交易达到一定数量后,“客服人员”就会切断与被诈骗人的联系,就此消失。或者诱骗被诈骗对象从事“刷单”购物,成功分期购物后,实际使用方拒不分期付款并消失。
(六)培训贷。“培训贷”是一种极不容易辨别的校园贷形式,往往是教育培训企业与借贷平台为了某种共同利益进行合作,学员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协议后,由学员以个人名义向借贷平台贷款作为“培训费”,然后借贷平台将“培训费”直接打入教育培训企业账户,学员培训结束后再分期偿还借贷平台的借款。这原本是借贷平台向教育培训机构推出的一项金融服务,帮助培训者解决培训费用的压力,获得教育培训机会。但是为了牟取高额利润,借贷平台除了收取合同上的利息,往往还会另外收取高额的“咨询费”、“服务费”等。
校园贷虽然乱象丛生,各种负面事件多发,但是大学生校园贷却屡禁不止,违规校园贷仍潜行,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超前消费意识强。当代大学生,追求时尚、流行,在高档笔记本电脑、高档手机、高档化妆品等消费品方面花费较大;网络通信、学习培训消费、旅游消费等支出也越来越多;同时,由于相互攀比、虚荣心作怪,更进一步刺激了他们的消费需求。但是,他们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收入,由于环境的影响、借贷平台的宣传,超前消费意识日益增强,这时候互联网金融公司推出的校园贷恰好迎合了大学生的需求。
(二)正规渠道校园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大学生消费需求。2004年开始,银行针对大学生发行信用卡,但是由于逾期还款率高、各种负面事件发生,2009年银监会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卡,于是各大银行均陆续停止了大学生信用卡的审批。在这种背景下,校园贷款平台抓住大学生消费需求这个机遇向大學生发放分期消费。2013年7月,中国第一家大学生分期购物商城正式上线运营,之后各种大学生分期消费产品快速发展,覆盖的大学生用户越来越多,而且出现了现金贷,申请的条件也越来越宽松,导致逾期还款率越来越高。
(三)借贷平台存在虚假宣传,大学生并未意识到潜在风险。借贷平台在宣传时,往往以门槛低、放款快、利息低息吸引客户,而闭口不提其他费用,在实际操作时往往除了利息外还存在高额的逾期罚款、逾期管理费、提现费、代理费、咨询费、服务费等,导致大学生在贷款时并未意识到应该承担的风险,认为这是普通的信贷,高估了自己的还款能力,最后出现逾期还款现象。
(一)各部门实行联合治理,规范校园贷款。从近期关于校园贷的文件发文部门可以看出,规范校园贷是多个部门的事,需要多拳出击,所以治理校园贷要多部门联合起来,各司其职,避免出现“九龙治水”的现象,同时网络监管部门也要注意各种微信公众号、QQ群、贴吧上关于校园贷的广告,及时清理。高校要注意宣传校园贷的危害,警惕企业借招聘之名开展校园贷业务,警惕企业借赞助学生活动之名拓展校园贷市场等。
(二)加强教育引导,做到合理消费。大学生在年龄上已经成年,但是缺乏防骗意识,也缺乏对自己贷款行为可能带来后果的预见。所以,高校和金融相关部门要加强教育引导,金融知识普及等。一是加强消费观教育,做到量入为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避免“攀比之心”和“奢华之风”,不攀比、不跟风,远离非法校园贷;二是加大金融知识和网络安全知识普及力度,多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向大学生展示校园不良网贷典型案例,让他们识别非法校园网贷,提高风险意识;三是为资金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或者引导有合理资金需求的同学通过正规银行进行贷款。
(三)遏制校园贷数据交易黑色产业链。借贷平台,只要用户注册,基本涵盖了用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住址、学历、手机号码、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等完整信息,甚至能获取用户的位置、私密照片、户外运动情况等。所以,一方面用户要防范泄露账号密码、防范身份证被盗等;另一方面信贷机构要加强规范管理,遏制校园贷数据的黑色交易发生。
(四)疏堵结合,银行通过发展正规金融把“正门打开”。对于大学生在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应该积极研究探索校园贷可持续经营模式,研发出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合理设置信贷额度和利率,提高大学生校园贷质量和效率,用“良币驱逐劣币”的办法,从源头杜绝校园贷乱象产生。2017年,中国银行推出了“中银E贷·校园贷”、建设银行广东分行推出了金蜜蜂校园快贷、招生银行推出了大学生闪电贷款、青岛银行推出了学e贷、工商银行推出了大学生融e贷。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正在积极推出校园贷产品,以便满足大学生资金的合理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懿.“校园网贷”对高校学生管理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2016.46.
[2]郑春梅,贾珊珊.国内外校园贷平台比较及规制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26.
[3]陈华琛,陈悦,陈亚萍等.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行为分析与对策建议——基于大学生校园贷使用的问卷调查[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