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旸 万艳琴
人物简介
叶文龙先生,I-1泰拳赛会创办人、I-1国际有限公司总裁、世界泰拳理事会赛会承办人、世界踢拳总会大中华代表会长、世界泰拳禁毒会执行委员、金叶製作室总裁、金叶专业泰拳健体中心社长、香港又一村狮子会第一副会长、香港童军总会深旺区副会长、九龙小型足球总会荣誉会长、2013年成为茂文钟士院士、2016年荣获全球华人傑出青年奖。
人生有很多角色,人们尽情地展示自己,在舞台上来去匆匆,书写着自已的一生。田园是农人的舞台,粮食是他们的梦中情人,没有清閒的日子,四季在风雨中表演,为了它同太阳赛跑。
曾经,泰拳擂台是叶文龙先生的舞台,六年职业生涯,他无惧伤痛,在闪亮的聚光灯下,在众人的欢呼呐喊中,一拳一脚为自己赢得“金袍拳王”之美誉;退下擂台,I-1赛会是他的舞台,创会十三年,他秉承公平、公正的精神,在全世界主办数十场兼具实战性和观赏性的殿堂级赛事,将I-1赛会打造成全球泰拳界的名牌之一。
如今,为了继续发扬体育理想,他再次跨界,走上荧屏,亲身主演根据自己的故事改编的电影《金袍拳王》,宣传泰拳,传播正能量。
金袍拳王:自传电影走上大荧幕
2017年2月,香港著名电影金马编剧及导演阮继志,为叶文龙先生编写自传式电影《金袍拳王》並担任导演,同时由香港知名导演孟海担任动作导演。影片主要讲述他到片场当临记遇上真正高手,遍寻名师学艺,学有所成後当上职业拳手,在喜悲中最後终於当上金袍拳王的故事。因叶文龙先生的關係,使该片邀请到不少国家的拳王演出,影片中会有拳王跟拳王对决的精彩场面。2017年8月,由叶文龙、钱小豪、陈蕊蕊、苏慧恩、翟凯泰(泰臣)、徐浩昌(肥肠)、朱永棠(蕉皮)、骏雄、顾振威、陈荣峻、吴香伦组成《金袍拳王》主创团队,在九展出席开镜仪式。目前,该电影已经杀青,经过最後的剪辑即将上映,片中叶文龙先生从拳手一路打到拳王,作为一部正能量电影,值得期待。也因此,叶文龙先生被冠以“港版吴京”的称号。
“因为电影主讲我的故事,打拳又比较专业,加上还要真打,开始找了十几位明星出演主角,但他们一来不懂泰拳,二来也没有时间练拳,最後导演决定让我亲自出镜主演。编剧及导演阮继志曾凭借张国荣《倩女幽魂》获得过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更有担任李连杰《黄飞鸿》、成龙《醉拳2》、周星驰《逃学威龙2》、周润发《卫斯理》、刘德华《肝胆相照》等电影的编剧,动作导演孟海代表作有《新蜀山剑侠》《密宗威龙》等,他们都是专业人士,对於影片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我不担心,完全信任他们。”叶文龙先生说道。他是专业拳手,但他不是专业演员,为了能给拳迷们最好的作品,他一边琢磨如何演绎,一边减重以重回职业拳击手的标准。
为了电影,他两个月减掉四十二磅,二十多年後恢复拳手身姿再次登上泰拳擂台;为了缩短拍摄周期,节省成本,他最长经历五十二小时没有睡觉,多次考验体能极限;为了效果逼真,他曾两根肋骨受重伤……这一切,只为更好地宣传泰拳和社会正能量。“功夫要真,戏也要真,拍摄虽然辛苦,但是很有意义,毕竟电影覆盖的人群更广,影响力更大。功夫学好,一生受用,否则这次就上不了台,打不动了。现在四十多岁,还能有二十多岁的体能,感谢泰拳。”
一身中国风的黄金战袍,早已成了叶文龙先生的标誌,《金袍拳王》第一部已经杀青,第二部大纲也已经写出来了,未来必定还有更多惊喜。谈及为何要做电影,叶文龙先生说:“我一直都不是上班下班,朝九晚五,打拳,每一天、每一场都不一样,现在有机会走向电影,就大胆去做,人生要精彩一点。”
种子深埋:从拳手一路打到拳王
梦想皆有渊源,叶文龙先生的梦想源自年少之时对“功夫之王”李小龙的爱好与崇拜。於是,1990年他拜师从武,学习詠春,最初主打自由搏击;1992年在林文学师傅的启发下转打泰拳,同年以新秀身份踏足擂台,开始职业拳赛生涯,曾亲往泰国和远赴荷兰特训。
六年时间,他出战30场职业大赛,取得了28胜2负的佳绩,业餘赛更是全胜不败,堪称“小战神”。1998年连夺三届香港及国际拳王後,为培育下一代拳手,他宣佈退下擂台,让位於年轻人,以近乎完美的成绩谢幕泰拳擂台。
随後,叶文龙先生开始任教授徒,据不完全统计,共教授弟子数千人,培养拳王无数,故而被称为“造皇者”。运动员的竞技生命有限,拳手的黄金时间很短暂,鼎盛时期也就两三年,年轻拳手需要机会。作为“过来人”,叶文龙先生对此感受深刻,当年他上擂台打比赛的时候二十多岁,青春无敌,训练卖力,无论严寒酷暑,朝九晚五毫不动摇。
“退下擂台,走上教场,虽然同样辛苦,但看着他们一个个拿了金腰带,成了拳王,很是欣慰。有的人退役後走上其他工作岗位,成家立业,也很不错。”叶文龙先生如是说。虽然运动员的黄金生命有限,但他们的生命在一代代傑出的运动员中延续,就像当年的叶文龙先生,用一个个击破的沙袋、一双双磨平的跑鞋,在擂台上赢得了“金袍拳王”的荣誉与尊严,亦将中国人的武术精神和运动精神,传递至世界,这是他作为一个泰拳运动员的爱国方式。
赛场上,有一场比赛令叶文龙先生至今记忆尤新。那是1996年,在一场打纽西兰的比赛中,上场第一个回合,他就被对方打晕了。当时,全场3000多位观众一起叫他起来,最後他很努力、很艰难地坚持打完了比赛。“那一刻,我切身感受到,虽然擂台上只有我一个人,但並不是我一个人在战鬥,而是整个香港的人都在与我並肩作战。我们要代表中国香港出去打,那不是一个人的比赛,而是使命,代表的是中国人的竞技能力,体育精神。所以,站在台上的每一刻都是神圣的。”
叶文龙先生的职业生涯,征战四方,眼界得以拓展,他越来越希望自己能够一直服务热爱着的泰拳运动,为之付出更多,使人受惠更多。“打拳很辛苦,如果不是真正喜欢,很难坚持。很久之前,我就想用一种深入的方式去做泰拳,团结拳手,藉此发扬体育精神,推广体育文化。”叶文龙先生梦想的种子早已埋下,春去冬来,这颗种子慢慢萌芽,直到在他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开花结果:打造世界级I-1赛会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於为理想而奋鬥。从走上泰拳擂台的第一天起,叶文龙先生就正式开始为泰拳理想而奋鬥了,直至退出赛场,他仍未停止奋鬥,反而更进一步,将泰拳这条路越走越远,越拓越宽。
2005年,叶文龙先生创办了I-1赛会,为史上首次在香港举行的国际性泰拳淘汰赛,且随後两年迅速推广至世界各地。现如今,I-1赛会被公认为香港顶级拳赛会,是全球最著名、最受重视的国际性大型泰拳赛会,2016年,I-1更是成为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泰拳淘汰赛会及唯一最具生命力及延续性的泰拳搏击赛会。
业内人士皆知,I-1泰拳赛会是WMC世界泰拳理事会辖下赛会, 胜出的拳王是受WMC世界泰拳理事会认可,拳王身份地位毋容置疑。经过十三年的精心培育,由金袍拳王叶文龙先生全程负责策划的I-1泰拳赛事,在圈内已被打上专业、精彩、顶级的标签。可谓是叶文龙师傅出品,必属精品,因此吸引了各国的世界级泰拳选手。
对拳手而言,仿佛只有参加了叶文龙先生举办的I-1拳赛,才算取得了专业认证。“I-1赛会一直以严谨及认真的态度挑选拳手,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把世界各地泰拳选手的资料收集上来,加以整理分析,我们挑选拳手的时候就有的放矢。总体来说,我们根据选手的经验、名气、排名、战鬥力、心理质素、比赛状态等因素,鉴定选手的参赛资格。”叶文龙先生坚定地说,“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对手,要在具竞爭而公平竞赛的环境下决出世界拳王,务求标榜四个‘I,即战无不胜、才智过人、跨越国际和跨越洲际的真正意义。”
他是一路打过来的,深知在擂台上旗鼓相当才够精彩,棋逢对手才最痛快。I-1是带给观众高程度刺激现场赛事的保证,只有最勇敢、强劲、硬朗的选手才有资格参赛。“I-1是世界級泰拳格鬥技术比赛,不是表演,和开演唱会不一样。这是专业的,比赛亦不只是力的较量,更是勇敢、智慧、技术和运动家精神的结合,集激烈、美感、动感、技术观赏於一体,给现场观众所有感官上的极致享受。”说起I-1,叶文龙先生侃侃而谈,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十三年,步履不停,I-1已经享誉全球,他有这个底气。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叶文龙先生取得今日之成绩,亦非一帆风顺。他坦言:“做事情不可能没有困难,若自己无论如何都解决不了,就请朋友帮忙。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办I-1比赛就更不可能独自一人完成,必须团队协作。一路走来,要感谢很多人仗义相助。”也许,习武之人都有这股江湖豪情。
自I-1创会以来,十三年间,叶文龙先生每年举办三场拳赛,至今已经在欧洲、泰国、北美洲等地成功举办了几十场兼具实战性和观赏性的世界级赛事,亦将世界泰拳赛拳带入中国。他逐渐将自己演变成“泰拳大使”,成长为“全球华人傑出青年”,更被世界泰拳理事会评为“顶级拳赛推广人”,荣获King of the Ring世界盟总会“2009全球最佳拳赛推广人(亚军)”称号。“我会一如既往,坚持到底,哪一天,我做不动了,自会有人继续。”十餘年来,他像一个孤胆英雄,一点一滴让自己的体育理想变成现实。
从一位拳手到一代拳王到“造皇者”,从搭建国际性的泰拳擂台到担纲主演自传式电影《金袍拳王》,叶文龙先生书写着属於他的传奇,他的故事恰如《金袍拳王》的主题曲《一生自豪》中所唱:“彷徨路上曾伴我去走过千山万呎高,每每困阻亦未退让情谊从未老,寻寻觅觅无惧恶风急雨踏尽前面路,我信我两手定会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