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动作情况及闭锁案例分析

2018-05-03 08:33:50王琦周云涛张飞宇
电子制作 2018年7期
关键词:旁通换流站游离

王琦,周云涛,张飞宇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运检中心,江苏南京,210000)

相比交流输电系统,直流输电系统在发生接地故障时,存在移相、去游离、再启动等过程,控制保护动作情况更加复杂。对于刚接触直流的运行人员,将这个过程详细分解介绍很有必要。

1 直流系统组成及特点

直流输电系统由两端换流站、直流线路和接地极系统三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换流站的作用是对交流、直流进行互相转换,左、右两端分别是送、受端交流系统。换流站1(整流侧)中,交流被转换成直流,并经过直流输电线路输送到换流站2(逆变侧);通过换流站2(逆变侧)直流被转换为交流。

图1 直流输电系统构成

与交流系统线路故障一样,直流线路上的瞬时性故障经故障隔离、熄弧后,绝缘可以很快恢复,直流线路同样可以恢复运行。与交流系统故障不同的是,直流线路(含接地极线路)故障没有自然的电流过零点,直流电弧无法自行消除,不可能通过断路器来切除故障,直流系统主要依靠控制整流侧阀控系统实现切除故障和再启动。

2 直流系统故障保护过程

■2.1 基本原理

直流系统通过合适的顺序操作释放直流线路上累积的能量,经过去游离过程等待绝缘恢复后使直流重新投入运行,这一过程在直流控制保护中称为直流线路故障重启。直流线路故障再启动顺序操作大致可以分为移相使电流降为0和等待绝缘恢复再启动两个阶段,总体作用分别类似于交流系统中的跳闸与重合闸过程。

■2.2 操作顺序流程

直流输电系统故障重启的顺序操作一般可分解为以下几个阶段:移相(至逆变态)、释放能量、去游离、移相(至整流态)、建立直流电流、故障清除判断,典型顺序操作过程简况如图2所示。

图2 直流输电系统故障重启典型顺序操作过程

(1)移相(至逆变态)

线路对地闪络故障以后,相关保护动作,一旦确定为线路故障,整流侧换流站迅速增大阀控系统触发角,典型值为120~160°,系统由整流状态移相至逆变状态。该阶段历时Δt1。

(2)释放能量

直流系统进入逆变态后,线路电流逐渐减小至0,该阶段历时Δt2。

(3)去游离

电流减小至0后,系统等待一段时间供短路弧道去游离,使绝缘再恢复。该阶段历时Δt3,Δt3由系统事先设定,典型值为 150~500ms。

(4)移相(至整流态)

等待系统去游离时长后,整流侧换流站迅速减小阀控系统触发角,典型值为15°左右,系统由逆变状态逐渐移相至整流状态。该阶段历时Δt4。

(5)建立直流电流

直流系统恢复至整流状态后,逐步建立线路直流电流,恢复至故障前的输送功率。该阶段历时Δt5。

(6)故障清除判断

系统建立直流电流后完成第一次再启动过程,此时判断故障是否清除,若故障清除则再启动成功,恢复送电,再启动时间 T1 = Δt1+Δt2+Δt3+Δt4+Δt5(T1-Δt3 的典型值为100~150ms);若故障未清除,故障电流仍存在,则根据事先设定的程序,准备进行第二次再启动,并根据程序决定是否降低电压,若降压则通常降压至额定电压的70%或80%,再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循环。

直流线路保护动作有计数器记录保护动作次数,30s内的保护动次数作累加计数,30s后动作计数器清零。上述顺序操作中,允许再启动次数、去游离时间通常根据直流线路的运行潮流等情况事先设定,而且可根据再启动极分别设置。通常30s内允许再启动不超过N次(N为1或2或3),若N次再启动均不成功,则直流系统闭锁停运。若N为2,通常第2次再启动的去游离时间 >第1次再启动的去游离时间;若N为3,通常第3次再启动的去游离时间 ≥ 第2次再启动的去游离时间 >第1次再启动的去游离时间。

■2.3 再启动设置

关于允许再启动次数、去游离时间,国网和南方电网的几个直流工程再启动设置见表1。

表 1 直流工程再启动设置

3 龙政直流闭锁故障事件概况

20时38分49秒,龙政直流极2线路故障,经两次全压重启、一次降压重启不成功后极2闭锁,闭锁执行过程中政平站发生极2换流变阀侧中性点偏移保护动作导致换流变进线开关跳闸。

■3.1 线路故障重启失败分析

由故障录波图可以看出,龙政直流极1线路故障后行波保护动作、突变量保护动作,触发线路重启动逻辑,经两次全压、一次降压重启不成功,极闭锁。

结合故障录波及事件分析,本次线路故障后直流线路经两次全压、切换控制系统及一次降压后不成功,极闭锁,线路重启逻辑执行正确。

■3.2 政平站换流变中性点偏移保护动作分析

政平站收到对站闭锁指令后闭锁极2,并投入旁通对。触发旁通对将两个换流阀(可控硅)同时导通,使故障电流有通路可走,给线路直流电流形成一个回路,以加快熄弧起到快速放电释放故障电流的作用。如图4中红色回路,电流从B相通过。

图3 旁通对投入分流回路图

中性点偏移保护动作条件:①极闭锁;②阀侧零序电压值大于定值;③延时5秒动作。

由于政平站极2投旁通对,解锁Deblock_ind信号由1变为0 (DEBL_IND_N信号由0变为1),满足条件1。

极1直流电流经龙泉站和政平站极2换流器旁通对形成分流,极2旁通对处于持续导通状态(电流约150A),相当于政平站极2 Y/Y及Y/D换流变阀侧B相(换流变阀侧已经是交流电)通过接地极形成单相(B相)接地,电压三相不平衡,出现零序电压,并大于了中性点偏移保护零序电压定值。满足条件2。

本次极2线路接地故障持续时间较长,超过6s,大于了延时5s的定值,满足条件3。

综上,导致极2 Y/Y及Y/D换流变中性点偏移保护动作出口,跳开5012、5013开关。

4 总结

直流输电线路在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后,会经历再启动过程,相当于交流系统的重合闸。若再启动失败,引发极闭锁,此时应研究线路故障闭锁极时应该采用Y闭锁还是Z闭锁,最大程度的避免故障的扩大。

* [1] 赵畹君.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旁通换流站游离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直流输电换流站阀冷却水系统故障实例统计分析
殊途同归好景致举一反三以旁通
换流站电阻冷却面板鼓包分析
湖北电力(2016年8期)2016-05-09 09:03:08
换流站阀厅避雷器停电例行试验研究
湖北电力(2016年8期)2016-05-09 09:03:06
导入无定法 触类可旁通——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导入法
集中供暖系统中循环水泵吸入口定压和旁通管定压的应用探讨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同塔双回牛从直流从西换流站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分析
机电信息(2015年6期)2015-02-27 15:55:01
游离血红蛋白室内质控物的制备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