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策,陈秋珠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062)
幼儿园区域游戏指的是“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1]区域游戏最早源于西方,本质是促进幼儿自由、民主、个性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被广泛引入中国。[2]区域游戏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开放的,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来选择区域游戏的材料、场地和同伴,它为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场地。[3]在这之前我国长期以来都是以集体教学为主,这种组织形式不利于幼儿创造性、主动性的发展,很难关注到每个幼儿自身的成长特点和需求。而区域游戏以其独特的教育模式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它是集体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实施个别化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4]同时,从政策层面上来看,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次完整的解释了“主动地学习”的含义:“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学习经验,引导幼儿在学习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5]自此以后幼教工作者在课程改革中加强了对区域游戏的关注程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也特别强调了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尊重幼儿学习的自主性。[6]幼儿区域游戏很好地践行了这一教育理念,它符合儿童游戏的本质,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求,给予了他们实践建构的机会。
总之,区域游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为了更好的发挥此领域的积极作用,笔者对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知识支持。本研究利用近年来国际相当流行的知识图谱的科学方法,绘制出了幼儿区域游戏领域的热点知识图谱。知识图谱以科学为基础,涉及应用数学、信息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是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新发展。它能够将知识和信息中令人注目的最前沿领域和学科制高点,以可视化的图像直观地展现出来。[7]它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来揭示一个领域或者学科、主题发展的概貌,使得人们能够从各个角度全面审视一个学科的结构和研究热点、重点等信息。[8]
首先,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检索主题为“区域游戏”的所有文献,共检索出1407篇文献。然后,剔除刊物总目录信息、产品介绍信息、无作者的文献、刊物征稿要求、会议信息、戏曲评论、征订启事、影评,最终获得有效文献783篇。
使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和SPSS20.0系统软件。其中,Bicomb共词分析软件由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崔雷教授和沈阳市弘盛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Bicomb基本操作步骤为:首先,选取研究资料。选取CNKI所检索的783篇有效文献。其次,整理资料。将收集到的CNKI数据库文献重新保存为ANSI编码的文本文件。再次,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先建立格式为CNKI的新项目,后提取选择文档里的文件,进行关键词统计。最后关键词词篇矩阵分析,导出词篇矩阵。
首先,确定高频关键词。采用Bicomb软件对783篇文献进行关键词统计,抽取出词频大于16的34个关键词为主要关键词。其次,建立高频关键词共词频矩阵,将确定的34个关键词,利用中的共词分析功能,产生出共词矩阵。再次,进行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将共词矩阵导入SPSS20.0中,使用样本聚类,得出关键词的聚类树图。之后,结合聚类结果,运用SPSS20.0对相异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绘制出关键词知识图谱。最后,结合聚类图和知识图谱内容进行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我们对高频关键词的词频做统计分析。对783篇文献做统计分析,得出4209个关键词,取其中的前25个关键词排序,其结果见表1。
表1 前10位高频关键词排序
由表1可以得出,幼儿园区域游戏研究领域比较关注的热点有:区域游戏(312)、幼儿活动(96)、幼儿园(91)、幼儿(76)、活动区(56)、教育目标(50)、游戏活动(47)、教育指导纲要(38)、活动环境(33)、指导策略(28)、师幼互动(27)、个体差异(27)、材料投放(27)、集体活动(25)、幼儿教育(23)、自主学习(23)、幼儿游戏(22)、兴趣性(21)、对策(18)、幼教工作者(16)、集体教学(16)、幼教改革(15)、问题(15)、学习活动(14)、语言表达能力(14)。为了进一步探知关键词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下一步的挖掘。
利用Bicomb软件,对上述25个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生成词篇矩阵。将此词篇矩阵导入SPSS20.0,选取Ochiai系数将其转化为一个25×25的共词相似矩阵。在进行多维尺度分析时,将此相似矩阵采用(1-相似矩阵)转化为相异矩阵,结果见表2。
表2相异矩阵中的数字表明数据间的相异性,数字的大小表明了相应的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远近,其数值越接近1,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远、相似度越小;反之,数值越接近0,则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小、相似度越大。
表2 高频关键词Ochiai系数相异矩阵(部分)
由表2可以看出,各个关键词距离区域游戏的由近及远的顺序为:游戏活动(0.010)、教育指导纲要(0.012)、活动区(0.015)、教育目标(0.016)、指导策略(0.075)、活动环境(0.082)、幼儿(0.279)、幼儿园(0.362)、区域游戏(1.000),这表明了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多将区域游戏与“幼儿活动”、“游戏活动”、“教育指导纲要”等联系起来,说明幼儿活动和游戏活动遵循一定的教育指导纲要。
关键词聚类分析的原理是以它们两两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频率(共词)为分析对象,利用聚类的统计学方法,把关联密切的关键词聚集在一起形成类团。关键词聚类分析时,先以最有影响的关键词(种子关键词)生成聚类;再次,由聚类中的种子关键词及相邻的关键词再组成一个新的聚类。关键词越相似它们的距离越近,反之,则较远。[9]采用SPSS20.0对关键词相似系数矩阵进行系统逐次聚类分析,见图1。
根据图1聚类分析的连线,我们可以将幼儿区域游戏分为三大类。种类一是对幼儿区域游戏领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材料的投放等方面。种类二是关于幼儿自身的教育问题。种类三是区域游戏领域内的具体研究,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小类,一小类是活动区活动与幼教工作者的关系研究,包括活动区,游戏活动,幼教工作者,幼教改革,指导策略,兴趣点等关键词;二小类是区域游戏的活动内容研究,包括学习活动,集体活动,集体教学,教育目标,活动环境,教育指导纲要等关键词;三小类是幼儿自主学习与师幼互动的关系研究,包括个体差异,自主学习,师幼互动等关键词。
在SPSS20.0中对25个关键词进行相似矩阵的多维尺度分析,标准化方法选择Z分数。根据多维尺度图和聚类分析图,最终制成我国近年来幼儿区域游戏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图2,一个小圆圈代表一个关键词的位置,如果两个关键词距离得越紧,那么就说明它们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如果相反,则反之。多维尺度划分的四个象限中,第一象限的研究主题间联系紧密且位于研究网络的中心;第二象限的研究主题间结构松散且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第三象限的研究主题间联系紧密、明确,代表有研究机构对其进行正规的研究;第四象限的主题领域在整体工作研究中处于边缘地位,重要性较小。[10]从我国近年来幼儿区域游戏领域热点分布可以看出:位于第一象限的幼儿区域游戏问题及对策研究(热点一),有较高的向心度和密度,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也相当紧密,这说明这一方面研究是当今国内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位于第一象限的师幼互动(热点二)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是未来研究的趋势和方向。位于第二象限的幼儿游戏、学习活动、个体差异、教育指导纲要等方面(热点二)研究结构比较分散,在这些领域的工作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整个幼儿区域游戏领域有较大的潜在重要性。位于第三象限的幼教工作者、幼教改革、指导策略等关键词题目明确,有正规的研究机构对其进行正规的研究,但是研究成果累积到一定数量,可能没有更新的成果而逐渐消亡。位于第四象限的幼儿、幼儿教育处于研究的边缘,在这一领域的幼儿自身的教育未引起关注。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幼儿区域游戏领域研究主要围绕教育目标和活动区(横轴)、师幼互动和自主学习(纵轴)展开,但还没有共同关注的焦点。
图1 25个关键词高频聚类结果
图2 幼儿园区域游戏研究知识图谱
对比图1和图2,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多维尺度分析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是把“幼儿”这个关键词语与幼儿教育结合起来,然后合并成热点三。这是因为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本来就有交叉和重叠,计算距离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会呈现一定的差异。
通过上述结果可知:1.在幼儿园区域游戏领域主要围绕问题及对策展开研究,近年来我国该领域出现了区域游戏时间和空间安排不合理、材料投放失当、教师指导不当等问题。区域环境设置往往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刻意强调形式、盲目追求数量。[3]区域游戏时间也不充裕,只是作为一日生活的一小部分,教师的重视程度不高。区域游戏的材料也缺乏探索性和动态性,一般材料的种类丰富,但不能适应儿童的发展;材料选择的来源多样,但较少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11]总体来看,大部分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有效性不高。2.参照知识图谱可知,区域游戏中的师幼互动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内的大部分研究更倾向于以游戏的角度和教师从游戏中介入的视角来研究师幼互动现状。在区域游戏展开互动时,教师对自己和幼儿的角色定位不准确,教师往往变成活动的施动者,而幼儿变成了被动的参加者。当教师作为施动者时,更偏向于在建构区开展互动,较少在角色区和语言区开展互动。[12]大部分幼儿教师认为纪律是区域游戏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选择的主题活动有很大的约束性和偏向性。3.由图可以看出,区域游戏研究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区域游戏设计与区域游戏实施。在设计部分中活动目标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区域游戏一般按照国家颁布的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结合幼儿自身的发展需要制定具体的活动目标;在实施部分中对教师自身以及师幼互动方面研究较多,但对于幼儿自身及幼儿教育问题涉及力度还不够,区域游戏作为集体活动的有益补充,应该充分发挥其学习自主性的优势,因材施教地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4.区域游戏研究焦点不聚焦,坐标轴没有明确的研究中心,并且领域之间的关系不够密切。国外对区域游戏的研究比较早而且相对成熟,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游戏的实践方面,而我国是从区域游戏的各个角度去探索区域游戏,大多是基础实践,研究的细致但还不够系统,尤其要加强生态学和建构理论的视角。
通过对上述热点知识图谱的分析,可以得出我国的幼儿区域游戏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三大领域展开,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旧存在以下不足:1.从研究整体来讲,幼儿区域游戏的研究大多是基础实践,对影响幼儿区域游戏的研究角度不全面。2.从研究持续性来讲,区域游戏追求的个性化发展与幼儿教育目标、幼教改革精神基本一致,但出现区域游戏的目标阶段性缺失,国内仍然缺乏对此的连续性全方位研究。3.从具体的研究内容来讲,材料的投放研究的比较多,教师的指导策略研究的比较少。4.从研究的方法和视角来讲,大多是定性研究,实证研究很少,只有少部分运用访谈法、问卷法和文献法。[13]研究视角也大多从教育学出发,缺乏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视角研究。5.从此研究的影响因素来讲,现有文献多是从环境、幼儿、教师三方面,缺乏家庭和社区两个因素对幼儿区域游戏的影响研究。
1.重视整合教育资源,从幼儿区域游戏的设计部分(包括材料、环境、内容、目标等各个方面)和幼儿区域游戏的实施部分(包括教师和幼儿等方面)来共同研究,整体上把握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2.严格遵循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依照教育目标和幼教改革的具体要求,对此研究做出持续性、连贯性、整体性探索。3.加强对教师指导策略和师幼互动的研究,尤其是教师要转变区域游戏价值观,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性,避免指导的随意性,深化活动后的评价环节。教师要着重提高自身在区域游戏的设计、观察、指导和反思等能力,以便引导幼儿的实践和探究。[14]4.加强实证研究,多种方法共同使用,另外要扩展研究视野,提高在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挖掘有用信息的能力。5.家庭和社区是幼儿区域游戏研究不可缺少的资源,应当发挥父母及社会人士的巨大作用,共同促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是父母应与幼儿一道共同挖掘资源,提供必要的知识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9.
[2] 黄珍.文化学比较视角下的幼儿园区域游戏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3] 潘宇彤.幼儿园大班区域游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4] 黄俐.当前幼儿园区域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4):64-66.
[5]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7] 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2):149-154.
[8] 任红娟,张志强.基于文献计量的科学知识图谱发展研究[J].情报杂志,2009(12):86-90.
[9] 王敏,郭文斌.我国近十年情绪调节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心理研究,2011(5):56-59.
[10] 许婷婷,陈秋珠,郭文斌.我国近十年自我概念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0):85-89.
[11] 杨莉君,邓双.示范性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有效性[J].学前教育研究,2012(5):44-47.
[12] 刘晓.幼儿园中班区域游戏中的师幼互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13] 童欢.发展适宜性教育视角下贵州省K县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14] 熊巧,赵红霞.幼儿园区域游戏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以荆门市城区幼儿园为例[J].荆楚学刊,2016(5):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