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崇拜者“调”出一位新作家
1952年出生的万方,1969年到吉林省扶余县插队。那段日子里,对父亲的回忆就像开着的机器,在她不注意的时候反复播放着:父亲在给她和妹妹讲自己编的故事,他讲得那么生动、迷人……那些记忆在她心中散发出爱的光芒,让苦难也有了美丽的色彩。
那时,万方虽然有个“反动学术权威”父亲,但毕竟比一般“狗崽子”运气要好一些。沈阳军区前进歌剧团的政委颜庭瑞也是作家,非常崇拜曹禺,他冒着风险想为他景仰的前辈做一点事情,于是便把万方从农村调出来搞创作。想不到的是,这一调动改变了万方的命运,1979年,万方转业回到北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了专职作家生涯。
曹禺终于说:
“你可以写出好东西了”
万方步入文坛,原非如父亲所愿。曹禺深知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且又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可循,因此他更希望孩子从事自然科学。尤其是曾遭受一系列“莫须有”罪名的摧残之后,他更希望孩子做一些“有明确标准”的工作。
然而,万方有着自己的苦恼。万方从小对数学就充滿挫败感,与此相反,文字创作的基因对她的影响却颇大。从上小学开始,万方就经常写一些作文和小诗,但当时她还没想过将来要成为一名作家,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作家的称号是只有像父亲这样的人才当之无愧。
阴差阳错,20世纪80年代初,万方开始写小说了。看过她第一篇发表在杂志上的作品《杀人》后,曹禺说:“你真的行,你可以写出好东西了。”
从此,万方每回创作,总忘不了悄悄思忖———父亲看过之后会怎么说。万方笔耕至今已超过40年,她的大多数作品如《空巷子》《空屋子》《空镜子》《香气迷人》等都是专注于女性题材的,其中一些还被改编为影视剧,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
两代人感情经历在不经意间交合
万方承认,她对于爱情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的影响。父亲曹禺有过三次婚姻,万方的母亲方瑞是父亲第二任妻子,因病于1974年去世。1979年,69岁的曹禺又和56岁的李玉茹结为夫妻。其实,早在1937年,曹禺和李玉茹就已结识,成了亦师亦友的知心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两人没有能够在一起。没想到这段姻缘却在两人都步入晚年时得以继续。万方回忆:“我的继母李玉茹那时是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又是名角,但为了照顾我的父亲,她放弃了很多。”不过万方也体会到了李玉茹的那种满足。直到去世前两天,李玉茹还对万方和小女儿李如如嘱咐,要她们多看看当年自己和曹禺的通信———那整整一大箱子的通信,每一封都代表着她得到的幸福爱情。
万方的第二任丈夫因癌症去世,在带给她极深悲痛的同时,也使她开始反省人生。“我爱人在的时候我们也会争吵,当他真的病了,走了,才发现一切都是那么值得珍惜。现在我明白了,夫妻间,要接受对方和你的一切差异,不要动不动就瞠目结舌,更不必咬牙切齿,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这也是为你自己好。”
(摘自《解放日报》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