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A股上市的房地产公司2010至2014年间财务报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简称MD&A;)为研究数据来源。从字数总长度、每句平均字长以及专业术语密度三个角度构建可读性值的计算模型。以每股收益作为自变量,探讨每股收益对MD&A;可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房地产行业每股收益越低,其MD&A;可读性越好;房地产MD&A;可读性近年来呈现越来越好的趋势。
【关键词】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每股收益 可读性
近年来,公司年报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文字日渐成为上市公司年报中的主体内容。有些年报却晦涩难懂,不利于投资者全面的了解公司的情况。Jones(1998)对某公司1952到1985年的年报进行了分析,得出年报的可读性普遍较难[1]。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公司年报中“MD&A;”这部分年报内容为具体研究样本,对其可读性进行研究分析。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概念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简称MD&A;)是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管理的角度对公司的历史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描述。
二、研究内容
(一)可读性的概念
文章可读性(Readability)是指行文用字的难易程度。如果文章遣词用字较为艰涩,读者将不易理解。例如,朱自清的《匆匆》的可读性,就会比公司年报的可读性要容易,因为前者的行文用字中学生就可以读懂,但后者需要会计专业知识。
(二)可读性的测量
1.样本的选取。从wind资讯中,选取全部房地产开发企业,按以下规则进行筛选:剔除所有PT、ST、*ST、SST及S*ST的上市公司;剔除数据明显异常和缺失的样本。最后剩余的5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从CSMAR数据库选取这57家公司自2010至2014年的每股收益,再通过巨潮资讯网选取其2010至2014年的年报。从这57家公司的年报中,摘取“MD&A;”的内容。公司管理层在该部分内容中,会用较多篇幅来讨论和分析财务报告和公司其他重大事项,并对公司的年度经营计划和目标做出比较全面的披露。因此,较之年报中其他叙述性部分和报表部分,其主观性更明显,更能体现出年报中语言的表述差异,这一点孙蔓莉(2004)在其研究中也有所提及[2]。
2.可读性的计算模型。国外可读性测量方法,如Flesch公式、Dale-chall公式和Fry可读性测量图等多种可读性计算模型一般适用于分析英文文章。目前,测量中文可读性比较权威的公式是由台湾学者荆溪昱(1995)年提出来的[3]。本文测量可读性的模型以荆溪昱公式为基准,选取篇长、平均句子长度和年报中会计专业术语所占比例三个指标来作为MD&A;可读性的衡量指标。在荆溪昱公式的基础上稍作调整,得到本文的可读性计算模型:
其中,R表示可读性数值;X1为总字数;X2为平均句子长度(X2=总字数/句子数);X3表示年报中会计专业术语所占比例(X3=专业术语总个数/总字数)。从公式可以看出,R值越小,报表的可读性越好。
(三)统计结果及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10年至2014年,房地产报表中“MD&A;”部分的可读性值虽然中间有起伏,但总体却呈一个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报表的可读性呈现出一个越来越好的趋势。
由于近几年受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影响,房地产公司融资成本不断上升,毛利率整体走低。房地产公司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通过改善其年报中的语言,向外界构建公司的良好形象。
从影响其可读性值的三因素出发,我们发现,平均字长从2010至2014年基本没有变化,而专业术语密度和总字数的长度呈一个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从2012至2014年,二者相比前四年均有较大的下降幅度。这说明,我国的财务报表用语近年来正向着更通俗的方向转变。
从表2可以看出,从2010至2014年的每一年份,每股收益位于平均每股收益之下的公司,其平均的可读性值均低于每股收益位于平均每股收益之上的公司。这就表明,从整体来看,每股收益越差的房地产公司,其报表的可读性反而更好。
通常认为,收益越差的公司,为了掩盖其绩效,可能会对报表含糊其词,其可读性就会越差。但本文研究的结果却与此恰恰相反。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对于收益较差的公司,投资者通常就会更加关注其每年度的报表,充分发挥其监督的功能,因而对报表的要求也就更多,这就在无形中促使管理层改善其报表的可读性;其次,潜在的投资者在投资收益较差的公司前,通常会更加的谨慎,因而更可能会细读其财务报表。此时,倘若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可读性较差,潜在投资者很可能就不会对其进行投资,甚至是已有投资者也会对其撤资。最后,对于收益较差的公司,证券市场对其报表也会更加关注,因而也会促使其使用更明确的语言来编制报表,从而提升其报表的可读性。
三、结论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房地产行业的报表可读性呈一个越来越好的趋势,这说明我国房地产行业在财务报表的披露方面正在一步步完善。
第二,每股收益越差的公司,其报表的可读性反而更好,这可能是由于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的一个社会监督和证券市场的监督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所致。
第三,在影响可读性的因素当中,每句的平均字长基本没有变化,而专业术语密度和总字数的长度呈一个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报表的语言近来年显得更加精炼,更加易懂。
尽管研究结果表明报表的可读性呈现出一个越来越好的趋势。但其可读性总体上还是偏难。
四、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可读性对策建议
平均句長及专业术语的使用是影响上市公司年报的重要因素,对此,上市公司在撰写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避免过长的句子和过长的段落
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而言,如果句子过长就会提高利益相关者的阅读成本从而影响其作出正确的决策。
(二)使用表格和图表
尽可能将数字纳入到表格和图表中,而文字部分主要用于描述其变化的趋势及原因,这样会显得一目了然,方便使用者的阅读。
(三)充分考虑非专业人士对年报的理解能力
年报想要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需要探讨出一些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有效的信息披露方法。
参考文献
[1]Jones,M.J.Annual Report Readability Variability:Tests of the Hypothesis[J].Accounting Auditing and Accountability Journal,1998,11(4):459-472.
[2]孙蔓莉.上市公司年报的可理解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4,12:23-28.
[3]荆溪昱.中文国文教材的适读性研究:适读年级值的推估[D].教育研究资讯,1995,(5):113-12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4A008)。
作者简介:李萍(1991-),女,湖南邵阳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