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对我国农村建设普惠金融的经验启示

2018-04-28 10:09肖添
时代金融 2018年9期
关键词:金融体系政策性信贷

肖添

【摘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农业保险制度以及法律体系在内的美国农村金融体系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通过研究美国的成功经验,建议从提高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完善信用体系、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等方面,促进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建设。

【关键词】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体系

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改革以及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美国作为全球农业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高度发达和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及时、有效、全面的金融支持,可为我国建设农村普惠金融提供借鉴。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农业保险制度以及完备的法律体系。

第一,商业银行是美国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主要力量。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额25%以上,即可享受税收优惠;为防止商业银行出于盈利目的把给与农村地区的信贷资金转移到其他经济领域,联邦法律规定由美国农业信贷管理局对部分商业银行农业贷款提供利差补贴。

第二,合作性金融体系主要提供农场信贷服务。由生产信贷协会在12个农业信贷区(各自有特定的贷款范围和营业地区)分别设立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和合作社银行,由农业信贷管理局独立监管。其中,联邦土地银行主要提供中长期贷款,80%注册资本来自政府拨款。农场信贷体系的政府初始投资偿还完毕后,农场主成为合作性金融机构的控制人,逐渐将贷款服务范围扩大至渔民和农村房屋所有人、小规模创业农民等。

第三,政策性金融机构,除制定优惠政策和提供补贴外,设立了隶属于农业部的管理机构,由政府预算拨款出资大部分资本金对农业发展进行调控。

农民家计局(农业重振管理局),主要配合农业、农村政策的实施,将政府提供的资本金、预算拨款和贷款周转基金通过贷款方式投入到农业、农村建设。当自有资金不足时,为农民借款人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担保,并补贴利差。

商业信贷公司,为应对农业危机而设立,提供支持管理价格,以缓和市场农产品过剩、保护农产品价格。主要方式包括农产品抵押贷款、仓储贷款和灾难补贴、差价补贴等。

农村电气化管理局,主要负责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类贷款投放,业务专项性强,贷款周期长且利率较低,资金全由政府提供,其实是将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单独列为一个管理机构,提供充足的资金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

第四,农业保险体系。1922年,美国成立农业灾害保险部对全国农业保险业务进行统筹分析和评估,出台《农业调整法》《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农作物保险改革法》《农业风险保障法》等。设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农作物风险管理局),负责全面管理全国农作物保险的经营,制定险种条款,审核评估保险产品,并建立农业保险数据库,研究完善农作物保险种类、费用设计及保险损失评估{1}。由私人农业保险公司负责具体业务办理,且每笔农作物保险业务都需通过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审批。由保险代理人负责具体的保险业务销售和核损,保险合约经由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审批后签署生效。同时,为提高农业保险公司应对风险能力,政府为农业保险机构提供再保险业务,向私营再保险公司进行管理费用补贴,向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进行经营成本补贴。{2}

综上,以政府为主导的复合信用型模式设计完善了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分工明确,相互补充,并存发展。商业银行和合作农业信贷机构作为提供资金的主力,分别在中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业务领域保持优势;农业保险机构为农村地区的信贷提供保障;政府则通过出资设立、直接拨款、提供补贴和资金扶持等,提供政策基础和资金保障。

通过学习美国的经验,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供需错配的矛盾,发展普惠金融:

增设金融服务网点,提高机构覆盖率。当前,我国还有很多地区金融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落后、财政力度,无法吸引商业银行组建机构、成立合作社(互助组)。以新疆为例,截至16年6月,辖区8616个行政村中基础金融覆盖率仅为67%。在西藏自治区,16年前无1家农村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占比高达99%。对经济落后地区,利用财税补贴等形式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组建,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范围。

完善信用体系,降低不良贷款率。从2014年1季度到2016年3季度,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远远高于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平均不良贷款率约为2.19%,高出大型商业银行0.77%,高于外资银行1.16%。为提高信贷审核的准确性,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在及时更新信用信息的基础上,加强信用宣传、普及和信用监督,增强农户的信用意识。

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设计,发挥扶农、助农作用。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根据宏观调控方向引导农业经济发展,同时担负了财政拨付和有偿借贷的服务要求,包括粮棉油收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等项目贷款。在平衡政策性和商业性服务、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时,应突出政策性功能,通过国家财政补充、发行债券等形式,扩大资本金的补充渠道,创新政策性金融产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农村金融政策。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满足多元化金融需求。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互联网经济及移动金融的兴起,农民收入从过去单一依靠农业生产变为依靠生产、加工、贸易等多元化发展,金融需求从以生产性贷款为主逐渐转变为生活消费贷款、贸易周转性、理财投资、保险业务等多元化需求。根据《中国农村家庭金融发展报告》(2014)显示,农村家庭持有股票、债券、基金、理财产品、衍生品等风险资产的比例仅为1.6%,远低于10.4%的全国水平。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应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突破“存、贷、匯”范围,满足差异化、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注释

{1}王新亮.美国农业保险的历程及启示[J].农村经济,2004(11):95-97.

{2}张囝囡.美国农业保险制度演进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1.

参考文献

[1]陈光远,郑晓栩.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甘肃金融.2016(9):59-63.

[2]郭功星,宋华,刘晒珍.金融创新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启示[J].特区经济.2010(05):66-67.

[3]鞠荣华,何广文.美国农村信贷供给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0(11):61-64.

[4]刘宏伟.论美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启示[D].河南大学.2013.

[5]岳彩军.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经验及其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8:2135-2137.

[6]王新亮.美国农业保险的历程及启示[J].农村经济,2004(11):95-97.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政策性信贷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
2022-2024 年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
罗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体系批判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远虑与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