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江
屋面防水质量是工程建设各方关注的重点之一,屋面防水的细部构造部分是屋面工程中最容易出现渗漏的薄弱环节,屋面防水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防水细部构造处理的质量。北京新机场安置房项目作为北京新机场重点配套工程之一,同时也是北京市重点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因此,施工过程中对屋面防水细部构造及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策划,制定了综合防治措施。
北京新机场安置房项目(礼贤组团)2标段(0110地块、0111地块)工程,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民族中学北侧,总建筑面积201441.20m2,项目包括15栋住宅楼、地下车库及其配套公建。总承包单位为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屋顶防水采用双层(3+3mm)聚酯胎SBS卷材防水层,屋面的SBS卷材选Ⅱ型。
屋面细部构造应包括檐口、檐沟和天沟、女儿墙和山墙、水落口、变形缝、伸出屋面管道、屋面出人口、反梁过水孔、设施基座、屋脊、屋顶窗等部[1]。
3.2.1 女儿墙防水收头处理
本工程女儿墙压顶采用现浇混凝土压顶,压顶应向内找坡,坡度不应小1%,防水卷材沿女儿墙内侧上翻高度360mm。防水卷材断部使用水泥钉固定,水泥钉之间的距离为350mm。
3.2.2 天沟、檐沟及水落口细部处理
屋面天沟及檐沟的防水卷材,在铺贴过程中,首先从檐沟及天沟沟底底部开始铺贴,由于沟底容易受雨水冲刷,属于防水薄弱环节,在大面积铺装前,应首先铺贴防水附加层;在大面积铺贴过程中,应使用刮板从檐沟底部向两侧挤出气泡,确保铺贴密实底部无气泡存在。
屋面水落口细部处理至关重要,调查发现屋面渗漏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水落口防水细部处理不到位引起的,常见的水落口大致有两种,一种为屋面内排水落口,一种为伸出屋面外排水落口。
对于屋面内排水落口常见规格为直径100mm或150mm的水落管,具体细部处理是水落管预留洞口尺寸为直径235mm或285mm预留洞,由于水落口穿过防水层和保温层,水落口断部采用87型雨水斗,首先在距雨水口中心350mm范围内做防水卷材附加层,底部防水收头在水落口翼板下,然后做防水层,在水落口翼板断部均使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密封宽度不小于20mm。
对于外排式水落口,由于需穿过女儿墙,在女儿墙结构施工时,预留外排雨水口的预留洞,雨水口横向安装在女儿墙内,同样在施工防水卷材铺贴前,在雨水口四周铺贴附加层,附加层深入雨水口内50mm,顶部附加层上反女儿墙200mm,雨水口端部采用20mm宽密封胶进行密封,在铺贴上层防水卷材时,卷材端部深入雨水口内部100mm。
3.2.3 屋面变形缝
本工程屋面变形缝两侧挡墙厚度为100mm钢筋混凝土墙,挡墙高出屋面300mm;屋面防水卷材沿挡墙上反卷入墙体内侧,变形缝内填充300高软质憎水玻璃棉,并加以锚固;上部采用0.7mm厚镀锌薄钢板压顶,并在钢板两侧端部采用直径为6mm的胀管螺钉进行固定。
图1
3.2.4 屋面出入口
住宅通常在屋面设置水平出人口,在踏步底部设置附加保护墙,同时在附加保护墙的内侧增加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在屋面的宽度为300mm;且防水卷材端部应压在混凝土踏步下。上层防水卷材应深入变形缝内进行封盖。
图2
3.2.5 太阳能基座
本工程屋顶设置有太阳能热水系统,在结构施工时,太阳能基础与屋面结构板进行了连接,在太阳能基础顶部预埋钢板和地脚螺栓,此处防水细部做法是在屋面防水卷材铺贴时,在基础底部增加防水附加层,卷材防水上反至基础顶部并包裹至预埋的地脚螺栓,并在地脚螺栓周围作密封胶密封处理;在太阳能系统安装过程中,增加防水附加层,并在防水层上部浇筑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00mm。
3.2.6 伸出屋面管道
(1)给排水管道、卫生间排气管等
在结构施工阶段,屋面板中放置穿屋面管道的带止水翼的防水套管。根据屋面构造层的厚度确定防水套管高度,高度不低于550mm,考虑雨水飞溅高度,防水套管应高出最终屋面面层300mm。在出屋面管安装后,管道与防水套管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沥青麻丝,并在上端采用沥青油膏等可收缩材料进行封口,在套管底部增加防水附加层,防水层上反至防水套管端部以上,并做密封胶密封固定。
(2)排汽管
屋面排汽管口端距屋面面层为300mm,在屋面找平层施工时,排气管四周做成八字形的斜坡,以利于排水和排气管根部积水发生渗漏,排气管和屋面找平层之间应留出凹槽,并填充具有伸缩性的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水卷材端部收头处使用金属箍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构造图如3。
图3
建筑屋面在防水施工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筑防水效果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屋面细部构造防水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防水效果,本文结合北京新机场安置房项目的工程特点,给出了屋面防水细部构造的施工做法和施工措施,对类似工程有参考价值。
[1]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邓素辉.屋面防水细部处理技术[J].山西建筑,2008(1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