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国 华
(江苏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江苏南京210036)
“1+3”重点功能区战略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江苏省委推进全省区域间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江淮生态经济带作为“1+3”功能区战略构想中“3”之一,发挥着协调“一盘棋”统筹发展的关键作用。江淮生态经济区包括洪泽湖流域的淮安市和宿迁市以及里下河地区的高邮、宝应、兴化、建湖、阜宁 15个县(市、区),区域内河湖纵横、湿地密布,森林植被与水资源相辅相成,自然禀赋得天独厚。江苏提出将自然资源禀赋作为该区域发展的根本依托和最大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笔者分析该区域的森林资源现状,并提出区域林业发展的对策。
表1 江淮生态经济区森林资源现状 单位:hm2、%
全区活立木蓄积3731.3万m3,其中,乔木林蓄积3474.9万m3,四旁树蓄积253.4万m3,散生木蓄积3.1万m3(见表2 )。乔木林每亩蓄积4.12m3。
表2 江淮生态经济区森林蓄积统计表单位:万m3
据调查,江淮生态经济区林木覆盖面积576315.5hm2,其中有林地(仅乔木林和竹林)面积465453.4hm2,特灌林地22028.1hm2,四旁树折算占地面积88834.0hm2;林木覆盖率24.5%,见表1。
全区重点公益林57806.7hm2,其中国家级公益林18606.7hm2,省级公益林39200.0hm2。
全区乔木林中,杨树357280.0hm2,松杉柏等针叶林6886.7hm2,栎树等阔叶林2406.7hm2,板栗梨等经济林4333.3hm2。
开展绿色江苏建设以来,全区植树造林282906.7hm2,其中成片造林 192160.0 hm2,四旁植树90746.7hm2。成片造林中,江海河湖防护林83206.7hm2,绿色通道40393.3hm2,丘陵岗地植被恢复6993.3hm2,城郊森林13046.7hm2,杨树产业32540.0hm2,经济林10820.0hm2,其他造林5160.0hm2。
区域内森林面积487481.5hm2,人均0.03hm2,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全国人均0.15hm2),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十分之一(世界人均0.6hm2),森林资源严重不足;区域内林木覆盖率高于25%的县仅有6个(盱眙、宿城、宿豫、沭阳、泗阳、阜宁),低于20%的县有5个(淮安、洪泽、金湖、宝应、兴化),区域发展很不平衡。
区域内杨树面积 357280.0hm2,占森林面积的73.3%,树种结构单一,造成生物多样性不足、极易爆发大面积森林病虫害;乔木林每亩蓄积4.1m3,人均拥有蓄积2.6m3,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每亩6m3和人均10.9m3)的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一;由于森林的林种、树种、龄组等结构不尽合理,森林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的生态效益仅 283.6亿元,森林生态功能亟待提升。
江淮生态经济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5%,区内重点公益林57806.7hm2,仅占江苏省重点公益林(38.6万hm2)的15%;区域内重点公益林占森林面积的11.86%,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30%以上的要求,林种结构不合理,防护林、特用林等公益林地面积偏低,森林公园、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建设有较大潜力。
一是扩大森林资源总量。针对少林地区、薄弱环节,突出重点、深挖潜力、见缝插绿、应栽尽栽,重点建设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和绿色村镇,全面推进沿河沿湖沿路防护林栽植,以此带动面上造林绿化均衡开展;二是大力增加森林城市、森林公园、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建设,稳步递增重点公益林面积,确保国家和省级公益林面积达到森林面积的30%以上;三是严格控制生态红线,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对已经划入省生态红线范围的14906.7 hm2森林公园、5133.3hm2重点公益林、7180.0hm2湿地公园、243440.0hm2重要湿地等,实行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对一类红线区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活动。
一是按照江苏省委“国土绿化与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有机结合”的要求,将“三化”意识融入到植树造林工作中,不断丰富造林树种,提升混交造林比重,按照因地制宜、生态稳定、经济高效原则,根据区域发展需求,结合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科学规划,分期分批开展杨树品种优化及树种更新工作,逐步改变江淮经济区树种单一的局面,丰富生物多样性;二是积极开展森林抚育,提高森林质量,确保每亩蓄积提高到5立方米,大幅增加森林生物量,提高森林碳汇,以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休闲游憩等生态功能。
一是改革杨树商品林采伐机制,对农用地上的成片林采伐更新,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实行备案制;二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菌、林禽、林药等多品种的高效复合经营模式,提高森林集约经营水平;三是努力提高重点公益林补偿标准,保护林农的管护积极性。
要以中央把生态文明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以林木覆盖率和自然湿地保护率纳入生态文明考核指标体系为抓手,强化森林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稳步提高森林质量、面积和自然湿地保护面积,以确保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林木覆盖率达到28%、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以上。
[1]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江苏省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工程总体实施方案[R].2017.
[2]扬州市人民政府.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R].2016.
[3]朱民阳.着力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J].江苏政协,2017,(7):12.
[4]陈蒙蒙.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J].战略研究,2017,(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