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平 梁亮
摘要:随着传媒科技的不断发展,新闻信息的传播与接受更为便捷、更为丰富。然而,无论技术如何更迭,媒体的传播本质依旧不会改变。在技术先导、市场突围、用户偏好、政策推动多方合力作用下,传播已进入泛视听传播时代。从2017年广播电视研究的关键词,可以窥见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关键词:广播电视研究 智慧广电 社交化传播 文化类节目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新技术为新闻传播赢得了更多、更快、更好的发展条件。但是,无论技术如何更新,媒介传播的本质不会改变。未来,即使电视“台”不在了,电视“机”没有了,“视听”传播依然永恒。①短期看,泛视听可以带来商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但长期看,过度泛化也将受到来自因缺乏多样性而萎顿的媒介生态以及单向度视听用户的反作用力之累。②综观2017年我国广播电视研究的最新成果,以下十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智慧广电
“智慧广电”是在“智慧城市”背景之下,由广电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拓展业务渠道、促进社会转型的一种主要发展趋势,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增强广电自身的公共服务质量,加强文化质量的关键内容。③智慧广电已成为广播影视行业面对智慧化新浪潮,推进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中之重。由新兴信息技术和广播影视既有优势高度融合的“智慧广电”,表征了广电智媒化的展开路径,即以云端化为产品存储平台、以垂直化为内容整合方式、以场景化为需求对接入口、以智能化为行业演进方向。④
2017年,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会议将“智慧广电”战略纳入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安排之中。2017年11月16日,ICTC2017第二十五届媒体融合技术研讨会首个分论坛“智慧广电与安全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上,行业专家、业界精英共同探讨在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如何加快智慧广电建设,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有研究者指出,建设“智慧广电”是广电行业全面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重要途径。设计和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广电行业发展逻辑的动力系统是实现智慧广电建设愿景和目标的基本路径。这应是一个“四位一体”紧密结合的动力总成体系,包括新型行业主体、技术研发体系、制度法律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四个部分。⑤
智慧广电的技术支撑有赖于互联网,它的强大是因为整合了先进的生产要素——云、网、端。“云”是指云计算、大数据生产要素,传播能力的提高、商业模式的构建,均源自对数据的加工使用。“网”使万物互联,无处不在,其承载功能不断提高,新附加值持续提升。“端”则是指用户直接接触的PC机、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及传感器等,这既是数据的来源,也是服务提供的界面。智慧广电除了做好传播主业,还要努力向两翼延伸业务范围,力求更加深入地融入社会、经济、政治和生活当中。其中,联通政务信息网络,打通新的消费渠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业务。⑥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是注重研发、孵化与试错,广电机构要想转型升级为智慧广电,推进大数据媒体服务与产品应用、加快搭建融合实验室、升级新一代演播室显得十分必要。⑦可以预见的是,智慧广电将推动广电行业实现四个转型,即从受众向用户转型、从渠道向平台转型、从节目向产品转型、从业态向生态转型。⑧
社交化传播
社交化传播,social communication,也有翻译为“社交式传播”或“社会化传播”。社交化传播和社交式传播两个词语的意义基本一致。而关于社会化传播的概念,有研究者将社交媒体看作狭义的社会化媒体,⑨所以社交化传播也可認为是狭义的社会化传播。
与社交化传播相关联的还有“公共传播”与“大众传播”。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传播形态发生了很大改变。社交化传播成为了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新模式。它是基于人际关系的网络、以社交传播为基础的,这种社交化的传播使每一个人成为了传播网络中间的节点。⑩有研究者指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公共传播可以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也可以通过社会性媒体进行社会化传播。大众传媒既可以进行大众传播和公共传播,也可以通过社会性媒体进行社会化传播。
关于社交化传播的特征,首先是其传播方式的互动性。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将人类的信息交流关系从双向互动变为单向输送,而社交媒体的出现则在拓展人们社交范围的同时又一次改变了传播关系,使得信息的传播变为双向交流。其次是其传播内容的差异化。“社交”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交流与分享。社交化传播更能够满足传受双方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但却也进一步消解了原有的新闻传媒式的信息组合结构。
由于社交媒体和社交化传播的特性,在互联网形成的巨大的社会网络中,虽然社交化传播有了之前传播模式不可企及的效率,但是社交媒体也被视作“后真相”的主要推手。有研究者指出,究其原因,一是社交平台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带来的传播格局的复杂化;二是建立在社交网络基础上的传播渠道及其传播动力容易带来情绪化传播;三是碎片化的传播内容可能导致还原真相的过程受阻;四是实时化内容生产带来了真相挖掘的渐进性与把关弱化的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交媒体中的碎片化信息与人们的情绪化表达,也是一种促使专业媒体探究和还原事实的推动力。
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在进入社交化传播时代后更为式微。不少研究者都在探究传统媒体如何利用社交媒体的渠道优势并提升自身的互动传播能力。较为普遍的共识是,一定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找到适合社交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尊重社交化传播的规律。有研究者指出,通过在社交网络运营社交媒体,提供个性化新闻和社交功能服务受众、塑造品牌,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一招。
目前,在广播电视领域探究社交化传播的文章多集中于微观领域,较多关注传统媒体如何利用好“两微一端”来打造社交化传播的图景,尚未建构起能用来解释和指导传媒变革的社交化传播理论。但是有研究者已经意识到,社会化传播并不只限于社交媒体,还包括每个互联网上的人,他们都在传播的节点上。
移动产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浪潮袭来,传统媒体纷纷探索转型之路。在媒介融合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传媒业态变革之中,媒体传播从内容时代跨入产品时代。移动产品业务成为广播电视转型中重点选择的战略方向。当前广电机构在移动业务领域的发力主要包括开发移动产品、运营微信公众号两大形式。其中,移动互联网终端上运行的媒介移动产品成为了广电融合发展的必备武器。
相比原本广播电视较为单一的线性媒体形态,以移动智能终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允许人们随时随地进行多媒体化的触媒活动。而移动产品依靠着移动互联网终端所具有的优势,成为传统媒体实施融合战略的理想突破口。
关于移动产品的研究主要是从个案入手,通过对特例的分析,试图寻找到广电媒体在移动互联时代借助于移动产品的转型路径。有研究者指出,目前广电开发移动产品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以湖南卫视“呼啦”为代表的联合开发方式;二是以深圳广电集团“酷拍”“酷看”“酷听”“酷网”为代表的独立开发方式;三是以东方卫视“哇啦”为代表的外包开发方式。而广电移动产品的内容主要具有以下特性:一是良好的交互性;二是较强的聚合性,包括将大量信息分门别类呈现的内容聚合和通过图片、视频、H5等多种呈现方式实现的形态聚合;三是主动的个性化设置。
在此基础上,广电媒体发展就要依托于各自的媒体特性,探寻自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道路。在广播媒体方面,有研究者提出,广播的发展必须构建以教育链为核心、产业链为依托、价值链为导向的“三链合一”战略。也有研究者认为,未来移动互联网广播应该做好两个战略:一是“精细化、多群体、小众化”的场景战略;二是突破声音媒体框架的多媒体平台战略。在电视媒体方面,有研究者指出,电视媒体要避免电视屏与移动屏内容同质化,针对各种新媒体产品自身特点进行差异化传播,加强移动端产品的服务功能,并且持续优化用户体验。?輦?輯?訛而做好移动产品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优势媒体的平台化,实现从内容提供商向平台分发商转变,通过入口+内容分发平台+渠道传播平台等构建新的传播生态。
目前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主要是以人为中介的。而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影响了信息的采集与利用的水平。有研究者指出,手机、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终端,只是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它们仍是传统互联网思想的延续,这些终端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与传递者。未来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能终端必将发生改变,也将随之带来全新的产业形态。
文化类节目
2017年伊始,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在充满综艺娱乐节目的电视荧屏上脱颖而出,在取得高收视的同时也得到了观众的口碑赞赏。文化类节目的“回暖”使其在2017年再次成为传媒业界和学界关注的对象。
在建设“文化自信”的大语境下,文化类节目是媒体参与文化重建的重要手段。有研究者指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战略资源,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需要,也是媒体文化建设的重心所在,电视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恰逢其时。?輦?輲?訛
目前,主流学界对“文化类节目”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的描述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界定。从广义的角度说,电视节目都有文化功能,但文化类节目主要是以文化作为内容元素并以此作为依据而划分出的一种节目形态。?輦?輳?訛所以有研究者提出,目前关于文化类节目的认知所具备的一定共识是“以文化教育为宗旨、以电视传播为手段,以传播知识为目标”。
文化类节目并不是一种新兴的节目形态,以《走进科学》为代表的科普节目和以《开心辞典》為代表的益智答题节目是最先进入人们视野的两类文化类节目形式。随后,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电视讲堂”式节目开启了流行化的知识生产。而近两年来,随着《最强大脑》《客从何处来》《传承者》等被定义成“文化综艺”的节目的出现,又引发了对于文化类节目定义的争议。有研究者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是文化类节目的分支,所谓环节设计、舞台布景等外在包装,都是为了彰显文化本身的价值,只有凭借“文化的魅力”,才能得以长远发展。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这些被定义成文化综艺的节目在实质上有别于传统文化类节目的特征。文化作为包装样式而非内在肌理存在于节目中,资本和市场的驱动使得观众对其的接触更近似于对综艺节目的接触,快速消费之下带来的审美疲劳显见。
是年,文化类节目强势回归后,研究者对其研究主要从微观视角切入,较多的研究者集中于探究具体的文化类节目成功的动因,以期为广播电视节目原创提供值得参考的路径。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文化类节目的热潮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与资本的助推。在政策方面,一是我国媒体实行事前审查制度,任何一档栏目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二是因为近几年广播电视节目出现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原创匮乏等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先后出台了多项被业内称之为“限娱令”的相关政策,大力鼓励原创节目发展,号召增强节目的文化底蕴。在资本方面,随着几档文化类节目的收视、口碑双丰收,引发了制作机构及其背后资本的关注,这也使得文化类电视节目数量不断增长。从节目本身来看,2017年的文化类节目在内容、形式与营销方式上都有所突破。在节目内容方面,一是找准市场空白。近一两年,因为真人秀节目的火爆,电视荧屏上充斥着同质化的节目。而文化类节目则通过差异化之路填补了电视市场被忽视的领域。二是节目内容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容易引发共鸣。因为共同的文化基因,观众对于文化类节目的内容很容易产生共振。有研究者就指出,文化类节目中所呈现的文本是在言说着每一位中国观众熟悉或陌生、熟记或忘却的文化和语言知识——这些知识伴随着观众成长又映射着他们几乎所有的生活记忆。在节目形式方面,文化类节目开始尝试更多样的叙事手法,在节目设置中突出悬念和变化,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趣味性。在节目营销方面,文化类节目开始通过电视媒体、互联网、手机移动端的多方联动实现了跨屏互动,从而大幅度提升节目的互动性并以此拓展了节目的影响力。这种全媒体互动式的传播为文化类综艺节目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传统文化魅力提供了有效手段。
但需要警惕的是,文化类节目的火热可能会带来类似节目的跟风效仿,如果节目质量和水准下降反而会缩短整个节目类型的生命周期。所以文化类节目不能单纯追求娱乐化效果而忽视了文化的深层内涵,要根据文化本身的内涵找到恰当的表现方式,努力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内容品质打造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也有研究者从宏观的视角审视了文化类节目,认为当下这批文化类节目受到追捧,其内在原因在于其以传统文化为重要表征,借助识记、诵读等象征性的文化行动,生成了弥合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裂缝的想象性解决方式。但是借由文化类节目这一载体实现的大众对文化的“崇拜”,在某种程度上恰是源于文化主体性地位的凋落,应当更为警惕正值繁荣的电视文化类节目对文化主体意识的裹挟。
有声读物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数据显示,我国国民有声书阅读量,每人每月可达2-3部,年收听量超过20部,是纸质书年人均阅读量的4.8倍。有声读物行业蓝海初现。喜马拉雅等平台的数据报告显示,我国大部分人都接触过有声读物的阅读形式,总的活跃用户达到了千万级别。懒人听书平台的播放量超过一个亿,每个活跃用户使用时长超过九十五分钟。移动互联的飞速发展为有声读物的强势崛起提供了机遇,它将读者从大部头的严肃阅读带入扁平化的碎片阅读,而用耳朵阅读的“听书”方式更是解放了阅听者的双眼,也为更多人跨越知识鸿沟搭起了桥梁。
有关中国“有声读物”的内容研究和人才培养研究一直是一个有待拓垦的领域。值得欣喜和关注的是,在2017年12月2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阅文集团-懒人听书共同主办、以“有声读物互联网应用”为主题的首届全媒体有声读物互联网应用高峰论坛上,有学者从“声”态环境、“声”产标准、“声”引文化三个维度对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建立有声读物播读评价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该学者提出,有声读物播读评价的一级指标包括价值维度、规范维度、审美维度和影响维度四个方面,二级指标则涵盖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声音与语音、语流与语感、话筒前状态、语意与情感、风格与神采、点击率/收听率/播出美誉度等七个要素。
有声阅读,是听者与作者和播读者的一种特殊的对话。有专家分析总结了人们为什么会喜欢听书三个原因:一是有声书有着与生俱来的陪伴性质,边听可以边做很多其他事情;二是移动互联网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在任何的地方听书,在很多场景中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三是人们可以享受别人为你朗读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人非常的舒服、轻松。
有专家指出,有声读物市场开发,亟待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要把精微与广大相结合,把专业水平与新的传播渠道相对接,让生产能力和规模与市场需求容量相匹配。通过广播电台与移动互联网跨界融合的全媒体推广方式,让优秀的作品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范围传播。?輧?輵?訛
注释:①高晓虹,赵 婧:《新闻传播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大势》,《中国编辑》,2017(2)。
②栾轶玫:《节制产生美:泛视听传播时代的传播学思考》,《视听界》,2017(1)。
③侯玉娟:《 “智慧广电”的构建及其发展方向分析》,《有线电视技术》,2017(8)。
④胡正荣:《智能化: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现代传播》,2017(6)。
⑤胡正荣,王润珏:《建设“智慧广电”的愿景与路径》,《广播与电视技术》,2017(10)。
⑥张君昌,熊 英:《智慧广电将全面迎来智能服务新阶段》,《传媒》,2017(8)。
⑦张腾之:《微软云服务及对我国智慧广电建设的启示》,《电视研究》,2017(4)。
⑧陈扬扬,吴建东,程永志:“《智慧广电”建设实施策略研究》,《通信与信息技术》,2017(4)。
⑨谭 天,张子俊:《我国社交媒体的现状、发展与趋势》,《编辑之友》,2017(1)。
⑩彭 兰:《泛传播时代的传媒业及传媒生态》,《新闻论坛》,2017(3)。
陈昌凤:《回归社交性,让传播更有力》,《新闻与写作》,2017(6)。
彭 兰:《人人皆媒时代的困境与突围可能》,《新闻与写作》,2017(11)。
梁小建,章怡婷:《新闻期刊社交化传播效果研究》,《中国出版》,2017(20)。
谭 天,李 玲:《传统媒体的时效及社会化传播的兴起——基于美国大选的观察》《新闻爱好者》,2017(1)。
万书亮,李窦豆:《广电媒体移动产品开发与发展态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2)。
陈韵强,赵亚光:《电视大屏与手机小屏的融合与共振——以扬州广播电视台手机APP“扬帆”建设为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1)。
万书亮,李窦豆:《广电媒体移动产品开发与发展态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2)。
薛 可,孙 页,栾萌飞:《泛文化虚拟移动背景下的广播发展战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2)。
谭 天,夏 厦:《场景重构与用户延伸——打造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广播》,《中国广播》,2017(5)。
熊 逸:《传统电视新闻在移动屏传播的优化策略探析——以“央视新闻”新媒体产品为例》,《电视研究》,2017(6)。
杨 建:《移动优先,推动新闻产品化》,《新闻战线》,2017(17)。
彭 兰:《重构的时空——移动互联网新趋向及其影响》,《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
陈文敏:《电视诵读类节目的意义取径与范式重构》,《现代传播》,2017(7)。
滕慧群:《文化类节目的形态演变与功能表达》,《声屏世界》,2017(8)。
訛颜 梅,何天平:《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嬗变轨迹及文化反思》,《现代传播》,2017(7)。
赵淑萍,付海钲:《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价值导向与传播特征——基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数据分析》,《电视研究》,2017(4)。
颜 梅,何天平:《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嬗变轨迹及文化反思》,《现代传播》,2017(7)。
刘永昶,张笑寒:《知识传播视域中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热透析》,《声屏世界》,2017(9)。
胡乐浩:《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成功因素探析——以2017年第一季度节目为例》,《声屏世界》,2017(8)。
初滢滢:《文化自信视域下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声屏世界》,2017(8)。
颜 梅,何天平:《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嬗变轨迹及文化反思》,《现代传播》,2017(7)。
孙若风:《在首届全媒体有声读物互联网应用高峰论坛上的讲话》,2017/12/02。
曾志华:“《好声音”为国家文化建设工程助力——有声读物播读评价体系建立刍议,在首届全媒體有声读物互联网应用高峰论坛上的报告》,2017/12/02。
宋 斌:《在首届全媒体有声读物互联网应用高峰论坛上的发言》,2017/12/02。
孟庆煜:《故事广播与有声读物,在首届全媒体有声读物互联网应用高峰论坛上的发言》,2017/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