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三项工作”加快特色产业机械化发展

2018-04-27 08:50丁琳
现代农机 2018年2期
关键词:毛豆特色产业农机化

丁琳

近年来,余姚市农机化发展伴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迈进,实现了由单一粮食生产机械向高效农业机械、产中机械向产前产后机械、传统农机向现代农机的跨越式发展,农机总量大幅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效益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以水稻为代表的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但从全市范围看,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不同区域、农业各产业、各环节农机化发展差距大,山区乡镇农机拥有量远远低于平原乡镇,果蔬、畜牧、水产养殖等领域机械化水平远远低于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领域的机械化水平;农机社会化服务仍然存在服务覆盖面不广、服务链条不全、服务能力不强、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与农民群众的多样化、专业化服务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余姚市农机局以2016年成功创建全国首批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示范市为契机,强化结构调整、质量提升、健康发展。 2017年,从农机科技创新入手,大胆创新、科学实践,强化政策扶持,开展新型农机试验示范与推广,大力发展新型特色农业机械,提高农机装备覆盖率,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市),为特色农业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1 主要工作内容

1.1 强化政策支撑,撬动特色产业机械化发展引擎

在充分利用中央购机补贴政策的基础上,修订新型机械引进、科技示范和服务体系建设补贴实施办法,完善地方性农机扶持政策体系,大力开展农机科技试验和农机装备应用示范,引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适用的新型实用机械。

1.2 强化技术攻关,突破特色产业机械化难点弱点

农机农艺融合困难是制约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针对这一难题,积极组织开展试验研究,进行特色农业产业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攻关,完成鲜玉米机械化作业规程、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操作规范的编写,建成油菜、西兰花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点,形成符合区域实际、操作性强、完整的机械化作业技术路线,突破特色产业机械化难点弱点。

1.3 强化示范引领,推动特色产业机械化规模发展

以发展特色产业关键环节机械化为突破口,在梅干菜烘干、鲜玉米收获、竹笋烘干等方面引进 “首台(套)”适用作业机械,创建毛豆生产、鲜玉米收获、梅干菜烘干、竹笋烘干农机化作业示范基地,通过农机化技术改造引导相关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 主要措施及成果

2.1 健全农机化政策扶持体系,特色产业机械化发展更加规范有序

一是优化特色产业新型机械补贴政策。2017年,在市政府出台市农机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市创建浙江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市实施方案等农机化发展指导性文件后,市农机局联合市财政局共同出台2017年农机推广专项资金使用实施方案。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余姚市新型农业机械补贴政策,拓展新型机具的种类和范围,根据特色农业产业特点,完善特色产业新型适用机具补贴的种类和范围,优化操作流程,共有14类新型农业机械产品列入市财政补贴范围。2017年,新增特色产业机械255台(套)。二是落实项目推进措施。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对科技推广、试验示范、农机农艺等项目进行扶持,年度完成宁波市农机科技推广项目5个,成功引进梅干菜烘干机、竹笋烘干设备、玉米收获机、毛豆收割机等新型实用农机。三是推进重点工作落实。结合余姚市创建浙江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市工作,重点实施农机化应用示范、智慧农机装备应用示范建设,拓展现代农业领域的农机应用范围,新建智慧农机装备示范基地4个、农机化作业与应用示范基地6家,涉及领域主要包括蔬菜生产、茶叶生产、水产养殖、畜牧养殖及深加工等,不断满足特色农业产业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需求。

2.2 开展首台套机械引进示范,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

以“首台”新农机的引进应用为切入点,突破全市部分农业产业机械化作业空白的瓶颈,通过试验示范,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作业规程和模式。一是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针对农机农艺融合困难这一关键技术瓶颈,组建由农机、农技专家和合作社、示范基地负责人共同参与的技术小组,引进开发适用的农机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和种植模式,健全农机农艺融合机制。首次引进自走式鲜玉米收获机1台,解决鲜玉米收获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在鲜玉米生产耕、种、植保均已实现机械化作业的基础上,又成功实施鲜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业,建成核心面积26.7 hm2的鲜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区1个,逐步实现鲜玉米生产耕种收、植保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建成油菜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点1个、西兰花农机农艺融合点1个,主要开展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和蔬菜自动化育苗农机农艺融合试验、示范应用。完成鲜玉米机械化作业规程、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操作规范及作业模式的编写。二是提高机械应用效率。引进烘干机顶部进料输送机,建成烘干设备联合输送装置4套,实现烘干作业进仓出仓环节机械化。支持高粱收获机械试验,高粱生产收获机械化作业率超过50%。引进山区适用的小型脱粒机70台,填补山区水稻生产机械的空白,降低了山区水稻生产的劳动强度。此外,新型无人植保飞机已广泛应用于水稻、蔬菜、茶叶及蔺草生产,筑埂机、蔬菜育秧播种机、育苗纸钵机、玉米脱粒机等先进特色农机装备应用效益不断提升。三是农机科技研发推进特色农机装备提档升级。完成高效节能电磁感应茶叶烘干机和夏秋茶加工关键装备的研制、应用,该设备利用电磁、热风、蒸汽三种杀青方式相结合的茶叶杀青工艺,具有能耗低、结构一体化、温度调控性好、布置灵活、操作简便的优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可单机使用,也可与标准化生产线配套,有效降低绿茶产品苦涩味,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叶审评分,增加产量和产值,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此外,市农机局不断引导农机用户和涉农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先后研制出多功能切菜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榨菜收割机、机插育秧铺泥机、秧苗输送装置等机械,创新成果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中播出了3期,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2.3 延伸农业机械服务产业链,特色产业机械化发展带动效益日益显著

结合农机科技推广项目建设,重点选择推广应用特色农产品初加工机械装备,充分利用初加工机械和技术延伸农机服务链,助力特色产业发展。一是梅干菜烘干示范带动姚西北地区蔬菜生产销售。专业合作社引进梅干菜烘干设备1台,建成梅干菜生产机械化烘干作业示范基地1个,解决人工翻晒受翻晒场地和气候影响的问题,生产率达300 kg/h以上,当年完成加工产值2 000多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5 000余户,面积666.7 hm2,带动社会产值5 000余万元,以“合作社+基地+农民”的产业化发展方式,形成雪菜产业一年三季的生产销售模式,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与传统人工翻晒的作业方式相比,节省成本35%,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减少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二是竹笋机械化烘干促进山区笋业发展。合作社成功引进竹笋烘干设备1台,建成70 m3的烘房一个,利用智能控制,实现24 h全天候加工,把春笋加工成笋干,单日可加工春笋5 000多kg,当年完成加工鲜笋25万kg,是该合作社常年产量的6倍,解决周边农户春笋销售难题。竹笋机械化烘干机的应用不仅提高笋干产量,提升笋干品质,增加附加值,减轻劳动强度,而且无污染,降低生产成本46%以上。三是毛豆传统产业实现节支增收。余姚市已建成核心面积26.7 hm2的毛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1个,根据毛豆种植传统产业特点,引进首台毛豆收割机,每天可收获青毛豆2 hm2,与传统人工采摘相比,每天可节省人工120个、采摘费用1万余元,服务多个乡镇。同时,推广深受农民欢迎的毛豆播种机、脱粒机、饲料粉碎机、造粒机等机械,开展机械播种、机械脱粒、秸秆粉碎和颗粒饲料加工,不仅实现了毛豆耕种收、植保全程机械化,每年还能向养兔、养羊户提供25万kg的秸秆饲料,既环保,又节支、增产、增收。

3 结束语

下一步,以巩固全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市建设成果为抓手,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继续实施农机科技创新,继续优先发展先进适用特色农机装备,扶持节水、节肥、节药等高效实用新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加大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适用新型机械示范、引进力度,大力发展水产畜牧养殖、果蔬种植特色农业产业全程机械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毛豆特色产业农机化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毛豆飘香秋来到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毛豆姐姐的信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