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湘藩 徐辉
每次打开抽屉拿剃须刀时,我的目光都会停留在那摞扎成一捆捆的账本上。最古老的账本封面上,印着四个红色大字“艰苦朴素”。有几本是用工作日记本充当的账本,其余都是村里做账用的普通蓝皮账本。
这20本账本是我的宝贝,它们见证了我和家人最艰难、最振奋、最幸福的时光。每次看到它们时,我就禁不住泪湿眼帘。
80年代:开支过万元就是一笔巨款
我家住湖南临湘市五里牌乡新庄村。值得庆幸和骄傲的是,我出生于新中国成立那年,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由于家中生活困苦,在我13岁那年,父亲便让身为长子的我辍学回家务农。于是,我那稚嫩的肩膀便担负起了一家七口人的生计。
白天我拼命耕田锄地,晚上我在油灯下埋头苦读。经过不断努力自学,我15岁时入了党,后来当了村里的民兵营长,再后来,还担任过村里的会计。
由于当会计做账,我无意中养成了记账的习惯。在我的家庭账本上,记录的大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像一根针、一团线或一盒火柴,以分为最小单位的账目,最大的也只超过几元而已。
儿子读小学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了三四年,人们的生活开始好转,温饱不再是问题。我的账本里记录的不再只是生活必需品的开支,还有一些添置生产工具的费用,而账本最基本的计量单位,也从分变成了角,最大的开支还过了万元。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1985年家里的一笔“巨额开支”,就是我家建了当时全村的第二栋大楼房,耗费过万元。1986年,我家又花几百元买了一台17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后来,村里人都陆续盖起了新房,买了黑白电视机,有的家庭还买了自行车。住有新房、看有电视、行有自行车,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有滋味、有盼头了。
90年代:账本服务于上大学的儿子
自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种粮食不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得到充分发展,农村经济也更为活跃了,人们开始了多种经营。
农民养猪、种菜、养鱼、种果树,有的还在外地做生意,生活越来越红火了。我的账本也随之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儿子上大学后,我的账本就大多是为他服务了。农忙时,我们干农活,种田耕地,养鱼种菜;农闲时,我就搞副业,到几十里外的镇上去回收啤酒瓶,到鞭炮厂做会计,或到铁路上做短工。
我们一天到晚起早摸黑地拼命干活,就为了保障儿子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每天的农活既忙碌也劳累,但就算再忙再累,我仍会在晚上做我的“必修课”——记账。
我在记账时,不是简单地记录数字,而是将几年来的收支做对比,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找到生产和生活上的问题。
特别是对农资用品和每年的农业收成,我记得更仔细。哪年农药涨价了,哪年稻谷收成好,哪年黄豆产量高,一经对比,我就能对来年的生产作出全面的判断和计划,以期获得更大的收成,好让远在大城市的儿子安心求学。
新世纪:买彩电、摩托车、手机已不稀奇
时间随我的家庭账本一页页翻过,一转眼进入了21世纪。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村村通”工程稳步实施。
村里人的家庭设施与城里人的无异,人们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有滋有味了。连一向以走路为荣、不愿骑自行车的我,也不知为何突然就想通了,买了一辆摩托车,经常骑着它到乡里的轧钢厂做工。
家里装了电话,用上了手机,彩电也换了好几台,空调、洗衣机齐备。在我的账本上,装电话、买手机、交话费、买摩托车等费用,早已不算是稀奇事了。
账本里的生活不乏辛酸,但也充满快乐。当年那个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已变成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老爷子,我的家庭账本从1分到1毛再到1元,从100元到1000元再到1万元,详尽记录了一个家庭从辛酸苦涩走向幸福甜蜜的平常岁月,也记录了祖国从百废待举到繁荣昌盛的风云历史。
60多年来,我与新中国一同成长,是新中国的同行者和见证者。而充当我们家庭生活“晴雨表”的账本,也成了记录祖國变化的一个家庭“数据库”,通过这一堆大大小小的账本和长长短短的数据,我们就能感知祖国成长的脉搏和心跳,感知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和酸甜苦辣。
捧读这些沉甸甸的家庭账本,我岂能不感慨万分、豪情满怀?
(摘自《家庭》2018年3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