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利
摘 要:对树木的危害花布灯蛾是其中一种,每年秋末时节,幼虫会集中在树干的根部,在地表落叶下开始结虫过冬。待明年春季3月下旬,幼虫开始苏醒出蛰上树,以树木新发的芽芽苞和嫩叶为食。等到6月份幼虫成熟后在树下作茧化蛹,之后成虫开始产卵继续以树叶为食,为了更好地对花布灯蛾进行防治,本文通过分析花布灯蛾的特点,提出几点防治措施,希望对花布灯蛾危害防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花布灯蛾;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027
花布灯蛾作为一种常见的害虫,又称它为黑头栋毛虫,这种害虫对树木的为害是非常大。幼虫蚕食树木的芽苞和叶片,导致树木不能正常发芽,枝条局部缺失水分,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如果不加以防治有可能会导致的树木的死亡,春季正式树木发芽的时期,经过幼虫蚕食芽苞后的树木不能及时发芽抽枝,远看会呈现大片枯死的状态,秋季幼虫蚕食叶肉,远看会出现白花花的状态。吉林省在2011年花布灯蛾发生的面积为1.7万hm2,涉及多个县市区,中度发生面积在1.5万hm2,重度发生更是达到了2.3万hm2,对花布灯蛾的防治工作要时刻警惕,为树木的正常生长提供保障。
1 形态特征
花布灯蛾的成虫一般长度在10mm左右,两翅展开在26~39mm左右。颜色属于橙黄色,在黄色的前翅上有6条黑色的细线,由角区域呈现放射状向前缘延伸,在近翅部分有1个V形图案,位于中室部位较短。在外缘的后部分有2组朱红色的斑纹,后角部位有3个小黑斑。后翅颜色为橙黄色,在雌蛾的腹端覆盖着1层粉色的绒毛。其卵是淡黄色,形状呈略扁的圆形,幼虫的长度一般在30~35mm,其头部为黑色,前胸、臀板及腹足基部为黑褐色,前胸被黄白色细线分成4片,胸腹部的颜色为灰黄色,每节都要数根白色的长毛。花布灯蛾的蛹形状为纺锤形,颜色为茶褐色体长大约在10mm,腹部末1节有1圈齿状突起。茧深黄色。
2 生物学特性
2.1 花布灯蛾的特性
幼虫时是在树下,在下树过程中吐丝铺设1条下树通道,通常是由3条丝线组成,在幼虫下树后准备越冬时,会在树的根部群集在一起,在落叶层下结虫苞准备过冬,在次年春季3月下旬气温上升至8℃,过冬的幼虫开始纷纷出茧并重新分成数个小群,向树干上及枝条移动,幼虫在黄昏时出虫苞,对树木新芽进行蚕食,导致新芽干瘪。在嫩芽盛发的5月份,幼虫会继续对幼叶进行蚕食,导致树木不能正常的进行抽叶,影响正常的生长,在幼虫成熟的6月份,幼虫会爬到下树干,在树木根部进行作茧化蛹。蛹会在7月上旬化成成虫,成虫时间一般是在上午,成虫白天在树叶的背面停息,黄昏后交尾,在树冠的中部进行产卵,卵的表面上覆盖有雌娥脱落下的粉红色绒毛,卵块上的产卵粒大约在170~280粒左右。成虫后的花布灯蛾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寿命时间在7~10d。卵期时间在8~20d,在幼虫卵化时会咬开卵壳,群集在卵块周围进行结苞,结苞后会在其小树枝上进行吐丝固定,防止掉落。幼虫会潜伏在虫苞内,黄昏出来进行取食,每个虫苞内大约有2000多幼虫,最多时可达到10000多,待到10月份气温下降在10℃以下时,幼虫会开始下树越冬,在树根部位落叶层下结虫苞潜伏越冬.
2.2 危害特点
花布灯蛾的危害主要有2個方面:在幼虫时会在树干基本、枝条叶背出进行吐丝,结成虫苞群居潜伏在内,黄昏后群体觅食,从树干底部开始排列整齐进行取食,取食完成后返回至虫苞,幼虫会在树木萌芽时进行蚕食,蚕食过后萌芽干瘪只剩空的芽苞,在树木进行大量抽叶时,幼虫会处在暴食阶段,在及短的时间内造成树叶全部吃光的景象;在幼虫发育阶段,在一龄阶段时幼虫会在卵块下开始吐丝结苞,不再出去取食,在虫苞内对树叶进行蚕食,在二龄阶段,幼虫开始出去取食,1d需要取食2次,上午下午各1次。取食过程中以纵队形式排列,进行统一的取食,1个虫苞内的幼虫一般都在1个树叶上取食,高龄幼虫一般分布在2~3片上。
3 对花布灯蛾的防治措施
3.1 人工防治
在秋季幼虫越冬到早春3月份之前这个阶段,可以发动群众进行虫苞的收集,对收集的群众进行一定的补偿收购,集中销毁收集到的虫苞。
3.2 黑光灯诱杀怀卵成虫
花布灯蛾成虫具有趋光性,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成虫羽化期。在林间布置黑灯光来诱杀怀卵的成虫,最大限度消灭怀卵成虫。
3.3 林间放烟防治初孵幼虫
1~2龄的花布灯蛾,在8—9月份这个阶段,虫子的密度会达到最大,可以利用苦参碱烟雾进行放烟防治,药量控制在12kg对幼虫的防治效果更明显。
4 结语
花布灯蛾对树木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工作,会导致树木不能进行正常的抽叶,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参考文献
[1]席忠诚.花布灯蛾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J].甘肃林业科技,1999(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