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绿色高产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成效及做法

2018-04-26 11:05吴心强仲兆万李小艳李金红王飞兵
农业与技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沭阳县示范片新品种

吴心强 仲兆万 李小艳 李金红 王飞兵

摘 要:2014—2016年宿迁市沭阳县作物栽培指导站承担并实施省级水稻绿色高产增效创建项目,集成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防灾抗灾减灾等多项技术,项目区农户增产增收显著。本文阐述了实施推广水稻绿色高产增效技术,发挥技术推广示范引领作用,輻射带动周边乡镇农户推广应用水稻绿色高产增效技术,实现沭阳县及周边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的目标。

关键词:水稻;高产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008

1 实施成效

2014—2016年沭阳县实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项目,借此加大水稻绿色高产增效模式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工作力度。项目承担单位为县作栽站和项目乡镇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3a来,通过项目实施,水稻机插秧与配套栽培技术组合应用,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沭阳当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项目实施建成示范片59个,示范带动机插秧种植面积607km2,集成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新模式,统筹兼顾,实现周年高产。示范片主导品种有连粳9号、连粳7号、连粳12、嘉优中科1号、2号等。全面应用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防灾抗灾减灾等技术,开展专业化服务。在开展创建、攻关高产的基础上,兼顾绿色生产,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降本增效,改善稻米品质。

项目实施,推广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防灾抗灾减灾等10多项技术,成效显著。在沭阳县各地建设一批高质量绿色高产增效创建示范片,打造一批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开展有声有色的绿色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压缩了直播稻种植规模,效益显著。

2 建立示范基地

项目实施在沭阳县各地建设一批高质量绿色高产增效创建示范片,建成示范片59个,示范带动机插秧种植面积607km2,集成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新模式,统筹兼顾,实现周年高产。打造一批优质粮食生产基地,能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 引进推广新品种

开展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引进新品种11个,筛选示范推广5个适合沭阳县机插秧新品种,在机插秧示范辐射区种植面积555km2,新品种覆盖率90%以上。连粳9号、连粳7号、连粳11号、连粳12号、圣稻22、徐稻8号、宁粳6号(4号)、华粳5号、苏秀867、嘉优中科1号、2号等水稻品种广泛种植,示范辐射区良种覆盖率100%。根据品种特性,结合沭阳县气候特点,制定出统一的高产技术规程(模式)。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开展技术集成示范、观摩培训、媒体宣传等多形式的推介活动,印发技术材料到种植户手中,指导种植户规范化生产,并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列为重点服务对象,辐射带动沭阳县水稻产业发展。

4 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体系

4.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调节和解决水稻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补充所需的营养元素,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生长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化肥用量,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环保的目的。

4.2 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

采取机械切碎秸秆、旋耕全量还田、适量增施氮肥、苗期露田防僵苗等措施,既综合利用秸秆、保护生态环境,又实现安全还田、培肥改土。

4.3 科学管水

根据机插秧不同生育阶段需水特性采取不同灌水措施,达到满足生长、改善群体状况、增强抗逆能力。

4.4 病虫害综合防治

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除搞好化学防治外,采取农业综合防治,选用抗病良种,增施磷钾肥,科学控水,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施用。

通过水稻机插秧与配套栽培技术组合应用,研究总结,形成一套适合沭阳当地生产水稻机插秧高产高效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栽培技术规程在生产中应用效果较好。

5 技术推广创新

项目实施,探索并总结出一些水稻绿色高产增效栽培新模式、新方法。

5.1 砂土地区毯苗机插增密高产栽培

沭阳县砂土机插秧面积较大,原来多采用9寸盘育秧,行穴距配置30cm×11.7cm,基本苗6.84万/667m2。由于砂土地区机插往往较迟,加之土壤肥力偏低,前期会发不起苗,后期因穗数减少而致低产,影响机插效果。从2015年开始,连续2a在胡集、钱集等东南砂乡镇,用华粳5号中小穗型、连粳9号中大穗型品种开展机插增密试验示范,改9寸盘为7寸盘毯苗育秧机插,行穴距配置23.4cm×11.7cm,基本苗8.6万/667m2。增加基本苗,通过合理肥水调控,最后在足穗基础上取得高产。

5.2 “新品种+钵苗移栽”新方式栽培

2015—2016年,青伊湖农场云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承担建设了水稻绿色高产创建示范片项目,采用“新品种+新移栽方式”新模式栽培。新品种:嘉优中科1号、2号食味籼粳交水稻品种,新移栽方式:钵苗移栽,主要应用技术精确定量栽培、秸秆全量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钵苗移栽克服了毯苗机插小苗迟栽缺点,具备育大秧、缓苗期短、产量潜力大等特点,在沭阳县首次示范这种稻作新方式非常成功,实现产量效益新突破,为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该示范片经省农委组织专家实产验收,2015年1.33km2示范片平均667m2产达805kg;2016年3.4km2示范片平均667m2产达843.4kg,比周边常规种植水稻667m2产高235kg,增幅38.6%,667m2效益1618元,是其他常规种植水稻的2.1倍。该示范模式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5.3 水稻食味新品种早茬口机插栽培

淮北地区水稻缺少适应性好的食味新品种。一些南方品种如南粳9108、嘉优中科1号、2号等食味品种,在沭阳作常规栽培,由于生育期延长,风险较大。2014—2016年在青伊湖农场等地,用以上品种,开展前茬用大麦、油菜等早茬口机插水稻栽培试验示范。由于腾茬早,水稻机插育秧和栽插都提前,钵苗5月上中旬育秧,6月上中旬移栽;毯苗5月中旬育秧,6月上中旬移栽。食味新品种早茬口机插栽培,无论钵苗、毯苗机插,都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

6 技术示范推广主要做法

6.1 围绕技术路线抓技术推广

项目由县乡级农技推广单位组织实施,推广应用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以及高效种植模式,开展试验试点和模式攻关,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专业化服务,打造一批优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作为主推技术在沭阳县已经应用多年,具有创新性强、先进成熟、效果显著等特点。项目实施,围绕主导品种、关键技术和推广措施制定技术路线。

6.1.1 主导品种

水稻示范片主推连粳9号、连粳7号、连粳12、嘉优中科1号、2号等品种。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6.1.2 关键技术

重点推广水稻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防灾抗灾减灾等技术。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率达到90%以上。结合示范片建设,制定大面积生产技术意见和工作方案。在生产关键时期,组织乡村干群到示范片观摩学习,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活动,提高技术普及率,促进水稻大面积平衡增产。

6.1.3 推广技术措施

根据品种特性,结合沭阳县气候特点,制定出统一的高产技术规程,印发到农户手中,指导农户进行规范化生产,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列为重点服务对象。

按照“县有技术骨干、镇有技术标兵、村有技术能人”的要求,以示范片为重点进行水稻生产技术培训指导。

6.1.3.1 利用麦稻科技入户项目实施平台

选聘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较强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技术指导员负责示范片农户培训,并与之签订技术培训指导合同。技术指导员分别对其所要指导的农户制定分户指导方案,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户负责制。每个技术指导员负责指导10个示范户,在水稻生产关键环节,到每个所要指导的农户家开展技术指导,确保对每个示范户指导8~10次,累计到户工作时间100d(次)左右,并与农户保持经常性联系,通过电话、信函、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对示范户进行远程技术指导服务。

6.1.3.2 县乡农技推广部门

根据生产季节和农户要求,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农户采取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形式,开展强化培训,进村入户到田解决生产难题,推广普及水稻实用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生产科技含量。

6.2 抓好示范,带动推广

在交通方便、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打造高质量示范片,集成应用新品种新技术,辐射带动先进稻作、精确定量栽培等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压缩直播稻种植规模,提升沭阳县水稻生产水平。

6.3 树牌展示,扩大影响

在每个示范片显眼位置树立高产创建示范大牌,标牌内容包括品种、播期、播量、示范面积、示范责任人、重要农事安排、关键技术应用等。示范片的建立为农业新技术推广提供了平台,示范标牌向广大干群展示了高产创建的技术措施,树立了农业技术成果应用形象,扩大了高产创建的社会影响。

6.4 技物结合,鼓励服务促技术推广

项目资金补贴扶持方向主要是专业化服务补贴和物化补贴2方面。专业化服务作业补贴重点补贴制约水稻单产提高的关键技术环节(水稻机插秧、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促进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推广。物化补贴重点补贴可提高高产技术到位率、提升创建效果的新型肥料、新型农药、育秧物资、小型机械等。

6.5 强化技術服务,提升创建水平

采取广播电视宣传、印发材料、讲课培训、现场观摩等形式,广泛推广水稻生产实用技术。做电视广播专题节目19期,向上级编报信息56期,报刊宣传14次,举办培训班38期(次),培训技术人员315人(次),培训农民5300人(次),召开观摩现场会31期,发放技术资料77万份。水稻生长过程中还请省市专家到田头看苗诊断,提出管理指导意见。

猜你喜欢
沭阳县示范片新品种
沭阳县开展联保联防联勤联控保安全活动
沭阳县扎实开展加油站安全风险集中治理
青菜新品种介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记不住的乡愁,更与何人说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山西将创建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
沭阳县中医院“做负责任的医院”
传承与发展——记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