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柱森:解农民之忧 破农资之困

2018-04-26 01:05中国农资魏萌
中国农资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农资化肥肥料

□《中国农资》记者 魏萌

2006年,对于河北卓峰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柱森来说,无疑是难忘的一年。那一年,他临危受命,从供销社属的农资公司处接过停车三年有余的复合肥厂,正式由化肥流通领域跨入生产行列。也正是从那时起,他的思维开始从“如何挣农民的钱”向“如何帮助农民挣钱”转变。

拥抱农业3.0时代

“从1.0到3.0时代,我们这代人都经历过农资行业的大起大落。”刘柱森说,“在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前,卖农资很吃香,基本上躺着就能挣钱。后来市场放开了,大家看到农资有利,就蜂拥而来,结果是蛋糕没做大,分蛋糕的却人满为患。”

很多农资企业负责人认为,对于全国化肥折纯量几千万吨,实物量过亿吨的巨大市场容量来说,自己的那点体量根本不会对全局产生什么大的影响。刘柱森表示,正是这种“各扫门前雪”的态度,导致了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他认为,随着农业3.0时代的到来,化肥1.0和2.0时代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和新需求。在综合成本逐年提升和优惠政策全面取消的情况下,农资1.0时代主打的传统复合肥利润已逐年摊薄,且销量增长早已后劲不足。而2.0时代的功能型肥料,也趋近市场饱和,不复当年风光。

农资供给侧改革,究竟在革谁的命?显然不是那些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企业,而正是产能在5、6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的中小企业。对此,刘柱森有着异常清醒的认识:“以量取胜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小企业没有政策、资源优势,同时还要面临产品与技术同质化的压力。在农资行业的“舞台剧”中,中小企业应结合国家和地方政策,以及当前农业生产和农民的需求,找准自身定位。”

当前农资行业发展最需要的是什么?刘柱森表示,在目前环保持续高压的情况下,传统肥料生产基本陷入停车状态,因此企业必须积极配合国家的政策与战略,来调整自己的生产理念和经营思路。

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随着土地流转在全国范围轰轰烈烈地推进,国内的农业生产模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刘柱森敏锐地发现,土地流转催生出许多新的农业需求,例如农民对技术和服务的迫切需求。他介绍说:“为了满足农民的需求,我们现在更多的是轻底肥,重水溶肥,走丰产方案的道路,这才符合作物的生产规律。”

与传统的套餐肥相比,丰产方案更加精准、科学,服务也更为细致到位。除了提供适宜土壤和作物的产品组合之外,还会告诉农民在正确的时间、位置施用正确的量,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植保、机耕,以及后期的收储等都在服务范围之内。刘柱森认为,农业种植成本的降低与效率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农资企业必须面对肥药双减的现实,在顺应趋势的过程中,考虑如何在减量的同时帮助农民实现效益的增长。

“我们也在做种植大户盈利模式设计,帮助种植大户、合作社,解决它的管理问题、种植技术问题,甚至有一部分在销售模式上也得到了我们的帮助和支持。所以我们并不是靠销售多少吨化肥盈利,而是靠解决多少亩土地的问题、解决多少农民的问题盈利。”刘柱森认为,未来地区性的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就在于,为多少亩地提供了多少专业的专项服务,为农民兄弟解决了多少问题。

重新定位厂商关系

农资行业做起来很不容易,但是要做得比别人稍微优秀一点很容易。多年来,刘柱森经常用这句话鼓励自己。“肥料与其他快消品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成本占售价的九成以上,厂商之间在逐年摊薄的利润面前皆有苦难言。”刘柱森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厂商关系就会说要抱团取暖,共渡难关,而具体到方法上依然是走会议营销的老套路,通过营销政策激励经销商多卖产品。”

事实上,在肥料双减政策与形势的双重逼迫下,单纯依靠销量来拉动效益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刘柱森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也是通过向经销商让利,来拉动肥料销量。但现在我们是以‘做农民心中的品牌’为经营理念,与经销商一起,想方设法帮助农民解决问题,提高种植收入,通过服务及理念和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与客户形成一种长效稳定的粘性,携手共进,共赢未来。”

猜你喜欢
农资化肥肥料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