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仕敏
绿色,不仅是自然的色彩,更是发展的基因。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面对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之考,今年云南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捏紧拳头、聚焦重点,扬长避短、彰显特色,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形成几个新的千亿元产业。”。
云南要打“三张牌”,三张都是与绿色生态相关。绿色,代表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在“高质量”成为最核心诉求的当下,绿色更是云南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和优势。
阮成发省长表示,“三张牌”涵盖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底色是绿色,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将这“三张牌”真正打造为世界一流品牌,云南的高质量发展必将实现。
瞄准世界一流所打造的“三张牌”,是基于云南省情,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彰显特色所提出的。云南天蓝、水清、山绿、空气质量优良,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清洁能源和旅游资源。打好“三张牌”,云南底气足。
绿色能源方面:资源优势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其实,不论是资源禀赋还是区位优势或者产业基础,能源都具备打造成为云南第一支柱产业的条件,绿色能源更是后劲十足:云南水电资源可开发量居全国第三位,光照充足,风力资源突出。经过多年发展,到2017年底,全省电力装机8550万千瓦,在全国排第6位,其中:水电6076万千瓦,风电819万千瓦,光伏233万千瓦,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达83%,绿色电力发电量占比92%。中缅油气管道在2017年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云南成为我国继海洋、东北、西北之后的第四条油气通道。
2017年,云南全省能源工业实现增加值863.7亿元,绿色电力发电量2718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88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亿吨,全省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700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70亿元,清洁能源交易占比居全国首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居全国首位。
据了解,云南省内近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尚有3000多万千瓦,在天然气、页岩气的开发应用方面也有一定的潜力。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电力互联互通规划的13条超(特)高压中,云南省占有5条,具有在全国率先实现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条件。绿色能源正加速向第一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第一动能迈进,将成为云南省继烟草产业后的又一大支柱产业。
生态食品方面:云南的出口额稳居西部省区第一。云南青山绿水多,是植物王国,生态资源丰富,发展“绿色食品”优势明显,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开发绿色食品。目前,临沧普洱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元谋县元谋蔬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小粒咖啡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已入选6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随着不断狠抓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云南农产品总量规模和出口贸易增长速度都在大幅度提高。过去5年,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风生水起,云南农产品出口额稳居西部省区第一位。品牌建设扎实推进,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农产品21个,有效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049个,斗南花卉、普洱茶、文山三七等一批区域性品牌闻名遐迩,坚果种植面积全球第一。
康养休闲方面:旅游人次和收入双双增长。云南具有地理、自然条件、多民族文化、民族民间医药的优势,围绕“健康生活目的地”,云南大力发展从“现代中药、疫苗、干细胞应用”到“医学科研、诊疗”,再到“康养、休闲”的大健康产业,走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之路,重塑旅游形象,树立旅游品牌。去年5月17日,李克强总理正式批示同意建设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这也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三个示范区之一。2017年,云南旅游市场乱象整治成效明显,旅游投诉大幅下降,旅游人次和收入双双增长,全省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已达5.73亿人次。与此同时,云南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势头喜人,2017年新开工、续建和竣工相关产业化项目55个……产业结构调整显出成效,2017年云南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9.5%,位居全国前列。
风力发电
“‘三张牌’都以绿色为底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云南要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的具体举措。瞄准世界一流品牌去打造‘三张牌’,培植新动能,云南高质量发展也就有了保证。”省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
1月25日,阮成发省长代表省人民政府作的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云南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作了重要阐述。
一是打造“绿色能源牌”。做优做强绿色能源产业,紧扣把绿色能源产业打造成我省重要支柱产业的目标,加快建设干流水电基地,加强省内电网、西电东送通道、境外输电项目建设,拓展省内外和境外电力市场。下大气力解决“弃水”“弃电”问题,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推进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培育和引进行业领军企业,着力发展新材料、改性材料和材料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建设铝工业工程研究中心、硅工业工程研究中心,占领行业制高点。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和电池、电机、电控等零配件企业,尽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把云南省绿色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二是打造“绿色食品牌”,形成一批具有云南特色、高品质、有口碑的“云南名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打造“绿色食品牌”。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方向,把高起点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用工业化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中提质和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力争到2020年形成若干个过千亿元的产业。一是大力推进“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和“科研+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瞄准高端市场、国际市场,迅速占领行业制高点。二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把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作为做大县域经济底盘、优化县级财政收入结构的战略性举措,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大力培育新主体,引进国内外大企业,扶持本土农业“小巨人”等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龙头企业新增100户以上、超过10亿元的新增10户以上。四是大力打造名优产品,围绕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等产业,集中力量培育,做好“特色”文章,加快形成品牌集群效应。五是大力塑造“绿色牌”,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革命”,力争新认证“三品一标”600个以上,有机和绿色认证农产品生产面积分别增长10%和15%以上。六是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力争将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0.67∶1提升到1∶1以上。七是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云南农产品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八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推进机制,常抓不懈、一抓到底,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三是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大力发展从“现代中药、疫苗、干细胞应用”到“医学科研、诊疗”,再到“康养、休闲”全产业链的“大健康产业”。支持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加快发展。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打造国际医疗健康城,引进国际一流高端资源和管理模式,建设集医疗、研发、教育、康养为一体的医疗产业综合体,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成为国际先进的医学中心、诊疗中心、康复中心和医疗旅游目的地、医疗产业集聚地,引领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跨越发展。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绝不半途而废,并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体制机制。围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目标,以“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理念打造“全域旅游”,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平台打造“智慧旅游”,以“游客旅游自由自在”“政府管理服务无处不在”为目标建设“一流旅游”,开发精品自驾旅游线路,加快汽车营地、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新业态,制定实施新标准,推动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紧扣“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七大要素,杜绝滥竽充数和变相房地产开发,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使云南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特色文化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世人健康生活的向往之地。
事实上,做优做强绿色能源产业,做好绿色食品工作,我们离健康生活目的地这张牌就不远了。“三张牌”相互关联、契合云南实际,符合未来发展需求。除“三张牌”这一主语,我们也应关注到前面的定语——世界一流。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打“三张牌”,更要打好这“三张牌”、打强这“三张牌”。有了一个很好的谋划,这是一个可喜的开头,接下来该重点关注的,就是具体如何去做了。
如何全力打造好这“三张牌”?1月27日晚,2018云南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发布活动,以“坚持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三张牌’”为主题,邀请7个相关部门联合阐释具体思路。
绿色能源:实现三个转变
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丁兴忠介绍,在2017年11月,云南省就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强做优云南能源产业的意见》,亮出了云南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张牌。在云南绿色能源发展的思路上提出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由资源开发型向市场开拓型转变,由“建设红利”向“改革红利”转变,由单一型向综合型产业转变。发展的定位则是建成“两基地一枢纽”,即:建成国家重要的水电基地、国家石油炼化基地和国际能源枢纽。
按照规划,云南绿色能源发展的具体目标分为“两个时段”,即:到2020年全省一次能源供应能力约1.5亿吨标准煤,电力总装机达9300万千瓦,成品油生产能力1300万吨;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42%以上,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量32亿立方米,能源产业完成增加值1400亿元以上,成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到2025年,全省电力总装机突破1.1亿千瓦,油气输送实现2300万吨的产能,绿色能源延伸的水电铝材、水电硅材和石化加工、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充分发展。能源产业完成增加值2400亿元,第一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夯实。
丁兴忠表示,下一步,云南除将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展电力市场、不断延展云南绿色能源产业链等各项工作外,还将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电力市场,扩大交易范围,使一般工商业用户参与市场化交易,同时做好列入国家试点项目的10个增量配网推进。此外,还将推动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推进省内油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绿色食品:打造三大方阵
据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通报,在绿色食品方面,云南将着力打造“茶叶+花卉+生猪”的产业第一方阵,加快提升“蔬菜+中药材+核桃+牛羊”的产业第二方阵,重点培育“水果+咖啡+食用菌”的产业第三方阵。
王敏正介绍,将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五大工程”:一是领军企业培育工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培育一批企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大的农业龙头企业群体。二是加工技术创新工程。搭建加工技术创新研发与应用平台,促进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科技研发与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有效对接,提高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率。三是产品品牌创建工程。重点培育茶叶、水果、中药材、咖啡、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支持企业申报国际、国内有机、绿色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组织开展系列名优农产品评选认定活动。四是产品市场开拓工程。巩固提升传统销售渠道,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专卖店,扩大高原特色农产品市场份额。五是企业招商引资工程。组织开展精准、定向、专题招商活动,进一步完善农业招商引资激励政策,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外资本进入云南农业领域。
王敏正强调,将推动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推广应用,以县域为单位,争取将新型经营主体全部纳入省级信息追溯平台。2018年,率先在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现追溯主体全覆盖。对具体农产品、产业开展全产业链风险监测,到2020年,风险监测品种涵盖云南省主要优势农产品。
另外,加大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即“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力争2018年新认证“三品一标”600个以上,有机和绿色认证农产品生产面积分别增长10%和15%。
健康生活目的地:做好6个“动作”
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00亿元的目标。2017年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新开工、续建和竣工产化业项目共计项目55项,总投资130.4亿,预计当年完成投资34.9亿元。
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推进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胡启相说,围绕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这张牌,云南将做好如下6个“动作”:
第一,抓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紧盯国家政策,加强学习调研,结合云南省实际,及时出台促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对云南省发展产业的倾斜政策支持。
第二,抓招商引资,扩大产业增量围绕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和国际医疗健康城建设,聚焦世界500强,高水平谋划重大招商活动;针对云南省州市、园区,赴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开展精准招商活动;策划支持滇中新区、昆明高新区、盘龙区生物小镇专题招商活动。
第三,抓创新支撑,增强产业发展动力促进“云药之乡”提质增效,提升中药材种植养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围绕中药大品种及特色品种二次开发,民族医药、药食同源品种的综合开发利用,以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中药(民族药)品质及质量标准,开发一批中药健康产品,培育一批产值上亿的大品种,培育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
七彩云南·古滇温泉山庄
第四,抓园区、企业、品牌培育,提升产业竞争力指导州市开展专业化特色园区建设;“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抓好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围绕“名药、名品、名典、名企、名医、名方”,加大产业宣传、市场开拓力度,打造云药品牌。
第五,抓重大项目组织实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征集2018年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分层次抓好组织实施,按照“一个项目、一套人马”的原则,将任务落实到人,做到专人跟踪、协调和服务。
第六,抓对外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发挥德宏、西双版纳、临沧等州市的地缘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发展成为聚集省内外优势资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大健康产业基地;发挥侨联以及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学术团体、商会、协会的作用,推动企业、产品、中医(民族医)健康服务走出去,人才、技术、资本引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