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2018-04-25 11:40黄洪波
科学与技术 2018年13期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配网可靠性

黄洪波

摘要: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更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技术的创新和完善,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这也使得我国的配电系统有了非常大的进展和突破这其中配电电力工程技术就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网的运行质量。但是此项技术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也就需要工作人员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知识,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配网;可靠性

1.影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因素

1.1 閃路给配网电力工程带来的影响

在运行中,设备的绝缘件长期承受工作电压,当绝缘件表面积污后,只要表面污物达到一定的含盐量,遇到潮湿的状况就容易引起闪络。另外,在较差环境状态下,且电路绝缘件的使用时间较长,出现老化现象,造成线路的耐受电压低于正常值,这种情况容易出现闪路现象。还有就是绝缘件在大量积累污物以后的抗冲击性能降低,在雷电和内过电压冲击下,也易闪路。

1.2 过电压因素

过电压是指由于在特殊的运行环境中,为了给用户提供需要的电力资源,配电网系统长期处于超过正常工作电压的状态下运行。过电压状态会引起配电网系统中电网线路的电压发生异常,过高的电压会对配电网安全性产生恶劣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区,由于线路运行环境复杂恶劣,多种多样的电力线路交叉错综,线路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过电压问题经常出现。早期建成的配电网线路的绝缘层技术落后,相关的绝缘设备陈旧,无法抗击气候异常变化带来的影响,这就导致在雷雨季节经常出现配电网雷击事故。

1.3 外力破坏带来的影响

配网电力工程遍布世界各地,而且配网所处的环境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更有很多处在恶劣的条件下运行,也有很多配网线路穿梭在树林、山川、大街小巷中等,配网电力工程极为复杂。在当今配网电力运行的过程中,经常因为外力的因素,对配网运行的可靠性造成极大的影响,例如,一些用户存在临时接电的现象;配网架空线上挂物;其他工程施工对配网工程造成的破坏等,不仅涉及到配网的维修,更造成范围性的停电现象,严重影响到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运行的可靠性,更对人们正常生活、工作以及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2.对配网电力工程的供电模式进行优化

2.1 简化电压等级实现有效工作组配

通过将电力等级网络逐步降压,并输送给电力用户。现阶段,国内一般都通过利用合理的降压装置,将110kV以上的高压输电网降到35kV,在输送到电力用户的家中,以实现配电网的合适的运用。但由于电力用户对用电的需求不一样,导致降压的次数也发生改变。电力被降压的次数越多,所进行的环节也就越多,设备的利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并增加了企业中各管理层次的工作量,加剧了电能的耗损量。这种降压装置的应用不仅加剧了电能的耗损量,造成严重的浪费,还严重影响电网的可靠运行与电能质量。

2.2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管理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管理是系统运行的保障,首先就是对登录和操作权限的设置,主站的用户一般包括调度员、系统维护员和其他运行人员等;对于用户的需求不同,在软件设计上也是不同,根据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出发,对用户页面进行设置,保证系统安全正常的运行。对于数据安全性操作的时候,主要就是对实际数据和后台数据进行管理,有效的设计实际数据库可以更好的提高系统对数据的处理速度,对于后台数据库是在设备数据和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后台数据库和实际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共同保护,这就是数据库的特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了配电网络的科学技术含量,这不仅是对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标准化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既要熟悉系统正常运作情况,也要对系统的工程流程进行相应的检修、规划意见设计,并整合系统的运行结果。

2.3 完善供电模式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

架空线是我国目前电力配网的主要方式,供电电压以0.4kv、10kv和35kv为主,供电方式则主要是直馈供电,这种电力配网方式过于老旧,并且还是导致供电技术可靠性较低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飞快,为了节约土地,城市内的建筑大多是高层建筑,并且十分重视社区的建设,导致城市居民的生活向小区化发展,而架空线这种电路输送方式并不适合现在的城市建设,不仅会造成安全隐患,还会影响城市整体的环境设计。所以为了达到电力配网的标准,对电力配网进行建设和优化时首先要考虑安全可靠性,在这个基础上再对电力配网的配置进行优化,这也是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必要条件。提高电力配网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包括质量验收、检修、维护等多项工程,做好检修维护工作可以降低发生故障的几率。同时,由于天气原因造成五金部件等发生锈蚀及替换工作量过大同样也是造成配电网可靠性不高的原因,因此需要完善现有的供电模式,加强对电力设备和电力运输线路的检修和维护,切实提高电力配网的可靠性。

2.4 加强电网维护

随着电力设备的不断增多和电力水平的不断加强,很多公司依然对后期维护不重视。这就导致了电路频频出现问题,新老问题接踵而至,使电力公司应接不暇。有的公司虽然能按时进行检修,但是电网逐渐增多,大面积检修不仅费时费力,还经常达不到希望的效果。这就需要公司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时常进行特定的检修,使检修的效率提高。这需要企业不断的进行探究和摸索,以此来提高配网电力的稳定性,减少设备的损失。企业也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的维护电路。设计对于电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后期的维护也不容小视。

2.5 加快配网自动化

建设配网自动化系统包含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高技术配电设备。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准确定位线路故障发生点,并且能够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对于瞬时性的故障,还可以做到在故障消失后自行恢复供电。对于永久性故障,系统在接收到遥控指令后能够准确地进行跳闸操作并且隔离故障,实现电网的重构,并为非故障区域进行恢复供电等操作。

3.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施工质量、检修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严格把关,提高施工质量、检修质量可减少故障率。这是一项人们极易疏忽的,而必需引起高度重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祖家远.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124.

[2]方炳钢.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5):105-107.

(作者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鄄城县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电力工程技术配网可靠性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①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可靠性增长试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及作用研究
J.D. Power发布2016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报告
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施工安全分析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县级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设计
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模式建设及系统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