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回收

2018-04-25 10:07Mango
焦点 2018年4期
关键词:旋涡废品戴尔

Mango

本杰明·冯·黄(Benjamin Yon Wong),擅长用超现实的艺术风格,借由摄影这个工具,挖掘那些“知道的人很多,但真正去做的人很少”的事情,然后包装上旁人无法忽略,肉眼可及的震撼之美……作为做艺术的人,他有很多话想说。

初见这组照片,还不等细看,作品强烈的未来感已经先声夺人。仿拱门形状堆砌起电路板,模特手托举着一台新电脑,全身覆盖着电路的图案,纠缠在模特脚上的杂乱电线没能阻挡她走向光明深处……作者说:“模特象征着人类,象征着个体的力量,同时也是过去和未来的沟通联结。”

这个《戴尔回收计划》项目,拍摄过程持续了十天,完整的拍摄现场只保留了一天,但从最初的概念产出到最终的作品传播,却用了一年。

去年的SXSW艺术节上,Von Wong会见了在戴尔工作的Sarah,了解到戴尔正在执行的全球免费回收服务,戴尔以及非戴尔设备将通过该计划得到安全回收并做二次利用。电子废品泛滥的问题迫在眉睫,而如何推广这项计划,培养消费者养成“积极回收”的惯常心理,电子厂商戴尔,最终决定与Yon Wong达成合作,为他提供4100磅电子废品,全部来自于该回收项目。拍摄结束后,所有的产品也将重回回收系统中。

据统计,在美国每天有超过14万台电脑被扔掉。Yon Wong的系列照片之一:呈旋涡放射状的戴尔笔记本电脑中,漩涡中心的模特依然托舉一台笔记本电脑。人类是这个旋涡的制造者,虽然从旋涡中跳脱不出,但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对电子废品回收项目做出更积极的回应,那么从旋涡中升起还是被卷入,是创造还是被毁灭,目前看来,还有选择。

拍摄《戴尔回收》,无人机辅助打光。

这不是Yon Wong第一次尝试与环保相关的主题创作,此前《塑料瓶子》、《有毒的洗衣机》等系列作品的传播,已经让他名声大噪。环保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口号,而他不停寻找另类的摄影创作方式,用极美却有些触目惊心的画面警醒依然袖手旁观的人们:我们才是造成污染的元凶,但我们还来得及。

时隔一年,Von Wong的作品在今年3月份的SXSW上展出,并放在了戴尔回收项目网站的首页,期间历经6个月对项目理念的反复探讨,终于以照片和文字的形式向更多人传播。

尽管身为执行者的角色入木三分,参与完成了项目的每个部分:从概念到实践,再到拍摄、编辑,最后发布,但Yon Wong更愿意说自己是简单地种下了种子,让更多有才华的人为他的创意提出自己的创造性解决方案。他通常会在Instagram和Facebook上发起活动志愿者征集,没有任何先决条件,先到先得。

更多的志愿者们来帮助进行现场布置,也不乏有摄影爱好者和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帮助记录现场和提供道具等等。而从早期的创作开始,VonWong就加入了无人机航拍的元素用于拍摄花絮,让记录的视角更加多元。在此前的《风暴画像》系列照片中,他曾带上大疆精灵3,记录下他们开着借来的救护车,追逐拍摄以30英里每小时高速移动的风暴。

但无人机的操控必须有一个专门的人去负责,在Yon Wong极快的拍摄节奏中,他更希望有一个同步的系统可以操控无人机及时捕捉现场外景。Von Wong的“贪心”其实也反应了像他这样必须专注于地面摄影,人力和精力都相对有限的摄影师们,对无人机自动化的极高要求。

耐克挑战“行走空中”,无人机记录花絮。

利用无人机打光,也是一个创想。为了更完美地实现本次摄影效果,尝试让无人机飞到电路板后上方打光,当无人机绑上闪光灯负重起飞时还猛烈摇晃了几下,但脑洞大开的设想最终顺利执行;大概因为这次尝试,当问及如果为他量身定制一台无人机时,Yon Wong表示希望在可折叠的基础上增加闪光灯这个功能。

其实除了本次参与摄制的精灵系列产品,Yon Wong已经有3台可折叠又便携的“御”系列,另外还给女朋友买了灵眸Osmo。侧重于近距离艺术表现形式的他,很精确地选择了自己所需。

截止至采访当天,发布《戴尔回收项目》系列作品的帖子已经突破了500万次的阅读量,各种刊物的采访和报道加起来也有几十篇文章产出。在这上涨的数字背后,Von Wong希望它能带来更实际的改变,正像拱门形状的循环结构所传达的,“过去,正在为未来输送能量”,而看着图片的我们,就是这份联结的载体。

塑料污染。

猜你喜欢
旋涡废品戴尔
戴尔·卡耐基
小心,旋涡来啦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大班科学活动:神秘的旋涡
莫夫里太太家的怪物
旋涡笑脸
动动手,废品变宝贝
父亲的废品
将互联网+废品拧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戴尔战略》(Direct from D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