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家杰 羊兴菁
摘 要 海南省有限的耕地不仅是本省的农业之本,同时也是国家冬季“菜篮子”之本,提高土地产出率意义重大。但海南省部分地方由于黑皮冬瓜长期连作,病虫害增加,降低冬瓜产量与质量,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土地产出率不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利用水稻与黑皮冬瓜轮作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适合种植水稻与冬瓜的地块,采取轮作方式,既保障水稻产量,又保障冬瓜产量与质量,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因此,在海南省利用水稻与黑皮冬瓜轮作,在冬季种植反季节黑皮冬瓜,是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水稻田;黑皮冬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S64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9.004
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属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起源于中国和东印度[1],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有粉皮冬瓜和黑皮冬瓜2种类型。冬瓜营养丰富,老瓜、嫩瓜均可食用,其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利尿、祛痰、消肿的作用,是一种良好的食疗保健蔬菜[1]。冬瓜同时具有产量高、收益好、易栽培、耐贮运等优点,既是盛暑季节广大消费者喜爱食用的蔬菜,又是调节蔬菜淡季、保证周年供应的重要品种,颇受各地瓜农的喜爱和青睐。海南黑皮冬瓜是反季节瓜菜北运的主要栽培品种,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在海南的各市县均有栽培。海南省儋州市是我国“中国黑皮冬瓜之乡”,但有的地方如儋州市王五镇由于多年种植黑皮瓜,导致土传病虫害严重,黑皮冬瓜种植的产量与质量明显下降,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土地产出率不高,当地农民种植黑皮冬瓜的积极性下降。利用水稻与黑皮冬瓜轮作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适合种植水稻与冬瓜的地块,采取轮作方式,既保障水稻产量,又保障冬瓜产量与质量,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因此在海南进行水稻与黑皮冬瓜轮作,冬季种植反季节黑皮冬瓜,是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之一。
1 选择优良品种
在海南种植的冬瓜以受市场欢迎的长炮弹形黑皮冬瓜为主,果顶呈平缓形,果尾部略粗,钝锥形。成熟的冬瓜为蓝黑色,瓜长80 cm左右,横径20~25 cm,形状似炮弹,所以很多菜农又称之为炮弹形黑皮冬瓜。海南种植的黑皮冬瓜品质优越,个头大、单瓜重一般15~20 kg,
重者可达35 kg以上,而且冬瓜肉质厚结實无空心,特别耐长距离运输。一般种植品种为三水黑皮冬瓜、粤科黑皮冬瓜和特选黑皮冬瓜等。
2 育苗
2.1 浸种催芽
播种前选晴天晒种2~3 h后,用52 ℃热水恒温浸种,不断搅拌15~10 min,加冷水降温,继续浸种3~6 h后,洗净种皮黏液,再用干毛巾擦干种皮外表水渍,用湿纱布包好,置于30~32 ℃恒温箱内催芽,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2 营养土的配制
营养土要提前准备,选用过筛腐熟园土牛粪椰糠混合而成,三者体积6∶2∶2比例配制[2]或直接购买市场上配制好的营养土。把配好的营养土装入50孔的育苗穴盘内使用。
2.3 苗床准备
在大棚内起垄宽110 cm、高20 cm、沟宽40 cm的苗床,铺设地膜,把装好营养土的育苗穴盘整齐摆放苗床上。出苗前用遮阳网覆盖保湿。
2.4 播种
2.4.1 播种时期
一般在10—11月播种。
2.4.2 播种方法
育苗宜选晴天进行播种,播种前浇透育苗穴盘,播种时每穴播1粒种子(露白种子),芽尖朝下,播后加盖营养土0.5~1 cm。
2.4.3 苗床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苗床应密闭,小苗出土后应保持苗床湿润,幼苗露心后保持半干半湿状态对防止瓜苗徒长及控制病害有利。瓜苗长出2~3片真叶,苗龄20~25 d就可以移栽。瓜苗长势较差时,可淋施0.3%优质复合肥。移苗定植前5 d炼苗,以适应大田气候。
3 种植前的准备
3.1 地块选择
选择前茬为水稻地块为宜,选择的地块要排水良好、灌水方便、土层深厚、向阳、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
3.2 整地
水稻收割后,田地四周开挖排水沟,进行犁、耙、旋耕平整土地、做畦。双行种植,畦宽(包沟)
380 cm,畦沟深30~40 cm。
3.3 施基肥
在地膜覆盖栽培的条件下,中等肥力土壤,结合整地,每667 m2施腐熟羊、牛粪1 000~2 000 kg与钙镁磷肥堆沤,开种植穴,每穴施堆沤好的有基肥2~3 kg。硫酸钾复合肥(3×15%)50 kg,尿素10 kg,氯化钾10 kg,混合搅拌均匀撒施于畦面上,及时覆盖地膜,每畦两边各覆盖一条地膜,覆盖宽1.2~1.5 m黑色或银黑色地膜,有条件的可在铺设的地膜中间铺设一条滴灌管或喷灌带,可防止肥料流失和杂草生长。
4 定植
选择健壮的瓜苗,晴天进行定值。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定植密度:品字型双行种植,株距60 cm,每667 m2植550株左右。
5 田间管理措施
5.1 水肥管理
冬瓜水肥管理因气候条件和生育时期不同而异,冬瓜缓苗后直到坐果,土壤要尽量保持见干见湿,以抑制徒长,促进壮苗。在开花至定瓜期切忌大肥大水,瓜迅速膨大期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高温多雨季节会造成冬瓜的死秧、烂瓜,要注意及时排水。
5.2 整枝引蔓
按照计划选留瓜蔓,及时抹除多余的侧枝。采用搭架栽培时,主蔓前期在地膜上绕支架一圈,瓜蔓长100 cm左右时,将第12~14节位以上的瓜蔓引上架,冬瓜自开始引蔓上架时,要及时抹除侧枝及绑蔓是当前重要工作。通过及时抹除侧枝,可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促进主蔓生长,为生产优质高产冬瓜打下基础。
5.3 开花坐果期管理
开花授粉期不追肥,严格控制浇水,以枝叶长势中庸而健壮为宜,避免水分过多造成生长过旺而影响坐果。在土壤墒情差到影响坐果时,可浇小水。每天上午10时以前人工辅助授粉。也可进行蜜蜂授粉,2 667 m2瓜地放1箱中华蜜蜂,解决黑皮冬瓜授粉昆虫数量不足,可有效对冬瓜进行授粉。
5.4 留果与疏果
每株只留1个瓜,一般适宜留瓜节位为主蔓20~30节或侧蔓18~25节;若植株生长健壮、雌花饱满而且花柄较粗壮则留瓜节位可适当降低,反之要适当提高留瓜节位。当幼瓜长到0.3~0.4 kg时,选留的幼瓜形圆正且直、上下大小一致、顶圆钝、肩宽而平、全身披毛且具有光泽的幼瓜。选好瓜后其余的幼瓜要及时摘除,以利于幼瓜的生长。
5.5 果实膨大期管理
果实膨大期需要充足的水肥。疏果后,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硫酸钾10 kg,结合浇水将化肥配成1.5%~2.0%液肥在距离根茎部40~50 cm处淋施,避免伤及冬瓜的茎叶。枝叶过密易诱发病害,同时影响果实外观转成墨绿色,皮色变淡。采取喷灌或滴灌设施,根据面积、果实长势配制液肥,进行水肥一体浇灌,减少伤及冬瓜的茎叶,提高瓜苗养分吸收效率。果实膨大期继续进行整枝引蔓,坐果节位以上留12~15张叶片后打顶。果实2.0 kg左右时,用塑料绳进行吊瓜。大风大雨过后立即喷药保护,喷药时,叶面叶背都要喷洒均匀。
5.6 冬瓜防晒
3—4月时,海南省的温度较高,冬瓜要防止太阳曝晒,以免晒伤。当冬瓜有八九成熟时,要及时给冬瓜“带帽”,一般采用废旧报纸等,剪30 cm×30 cm,中间剪个小孔,扣在冬瓜顶上,可防止太阳暴晒,灼烧冬瓜,提高冬瓜的品质。
6 病虫害防治
黑皮冬瓜的病害以疫病、枯萎病、猝倒病、炭疽病、病毒病等病害为主,虫害以蚜虫、蓟马、黄守瓜、斜纹夜蛾、瓜绢螟、潜叶蝇等虫害为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进行防治。
6.1 化学防治
6.1.1 病害防治
1)疫病。用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2%普力克AS 800~1 000倍液等药剂防治。2)枯萎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50%敌克松800倍液、20%施宝灵6 000倍液、枯萎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防治。3)猝倒病。播种后,可用53.8%可杀得干悬浮剂1 000倍液,霜霉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托布津800倍液加雷多米尔·锰锌800倍液进行防治。4)炭疽病。用75%百菌
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防治。5)病毒病。大田栽培前、中期可选用0.5%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20%毒克星(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0倍病毒毙克,病毒K 1 000倍等药剂进行防治。
6.1.2 虫害防治
可用巴丹、24%万灵水剂、杀虫双、一遍净、锐劲特、20%蚜杀灵、蚜虱宝、3%啶虫脒等药剂防治。
6.2 物理防治
悬挂黄蓝板诱杀烟粉虱、蓟马、蚜虫、潜叶蝇等害虫。烟粉虱、蓟马是为害冬瓜的主要害虫,可直接刺吸植物汁液,影响植株正常生长,若虫和成虫分泌的蜜露,诱发煤污病,成虫还可作为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3]。黄色对蓟马、烟粉虱成虫具有很好的诱集作用,在大田里挂黄板,可有效诱杀此类成虫,每667 m2挂30~50片,可有效防止烟粉虱、蓟马。利用频振杀虫灯诱杀蛾类等鳞翅目害虫和甲虫的成虫,每1~1.3 hm2地悬挂一盏[4]。
7 采收
授粉后约30 d,果實定型时即可采收上市;若需要长期贮藏,需授粉后45 d左右、果实充分成熟才能采收。
8 结语
海南省有限的耕地不仅是本省的农业之本,同时也是国家冬季菜篮子之本,提高土地产出率意义重大。在海南用水稻田冬季种植黑皮冬瓜,进行水稻瓜菜轮作,可解决土传病害,减少成本,提高土地产出率。种植黑皮冬瓜,已成为海南省农民冬春季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 康德贤,陈振东,吴永官,等.冬瓜枯萎病病原鉴定及种质资源田间抗性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2012(5):1698-1702.
[2] 黄文枫,符坚,梁其伟,等.海南黑皮冬瓜冬季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3(20):50-52.
[3] 吴江龙.三水黑皮冬瓜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广东农业科学,2006(5):69-70.
[4] 赵兴爱,蒋雪荣,唐飞广.黑皮冬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0(11):148-150.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