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功富:情系沿海防护林

2018-04-25 01:50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林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木麻黄海岸带防护林

文/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考察海南木麻黄防护林

叶功富,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林科院副院长,国家林业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福建省木麻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中国林学会理事暨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委、森林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红树林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福建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

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48”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等36项。完成林业科研成果28项,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主编及参编《中国沿海防护林》《海岸带木麻黄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沿海防护林造林技术》等著作12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86篇,其中SCI论文15篇。荣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及福建省优秀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亚热带海岸/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可持续管理研究,并在海岸带木麻黄防护林生态管理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

木麻黄基因组测序及抗逆品种选育

连续主持5期福建省林木种苗攻关木麻黄项目,在惠安赤湖林场建成第一个国家级木麻黄种质资源库,从国内外筛选保存500多份林木资源,构建木麻黄育种群体3个,开展生长、抗逆性和材性等多性状改良。带领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完成木麻黄的基因组组装与测序,测得该物种基因组大小为300Mb,功能基因区覆盖度为98%,并成功地克隆出1个与木麻黄抗旱耐盐相关的功能基因,论文发表于《The Plant Journal》(SCI 1区)。育成木麻黄抗逆型品种3个,通过省级品种审认定,在沿海国有林场建立良种快繁基地3个,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了优良的种质材料,使沿海防护林良种使用率达90%以上。

平潭沿海防护林试验基地

东山沿海防护林试验基地

海岸带植被恢复过程与生态重建

围绕滨海退化沙地植被恢复为重点,揭示了滨海植被群落演替规律及主要驱动力,开展海岸基干林带断代恢复和林分更新、退化防护林改造技术研究,指导58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建立沿海防护林生态观测站,对防护林恢复过程的物能循转、水分利用、根际效应、土壤肥力、碳汇功能等进行跟踪监测,探析不同干扰强度对海岸森林群落结构、生产力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指明了主要防护树种木麻黄人工林经营过程中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途径,提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主要原理及关键技术措施,建立了海岸带退化立地植被恢复过程生态学方法与成套技术。组织建成省级林业长期科研试验基地1个,研制国家发明专利3项。

高效减灾沿海防护林体系优化构建

从造林树种多样化和合理搭配入手,通过伴生树种引入、复层异龄林构建、林下植被保育、受损林分修复对沿海防护林结构进行多途径优化配置。从参试的30 余个栽培植物中筛选出乔木8 种、灌木3 种,从15个不同树种混交组合中研制出“木麻黄+潺槁木姜子”等6 种混交模式,打破了海岸带造林树种及林分结构单一的格局。基于防护场效应模型开展防护效益监测与评价,构建了滩涂消浪林、多树种基干林带、农田林网、景观防护林等海岸带纵深防御型森林生态系统,确保了多层次、多功能防护林体系的完整性,为沿海防护林体系构建与功能提升提供了强力支撑。发布沿海木麻黄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省级标准1项,编制海岸防护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指南1 册。

猜你喜欢
木麻黄海岸带防护林
海岸带人工地貌演化及其资源环境应研究
海岸带弹性初探
木麻黄记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沿海山地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造林试验
木麻黄凋落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春天的木麻黄
惠州市海岸带优化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ZY-3影像在我国海岸带区域的定位精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