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黎,申少华,欧阳学浩,张蔚然,刘 杰
(1.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2. 湖南科技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有机化学基础》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及性质,阐述有机物在生命活动及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应用的课程,作为高中化学的一本选修教材,有着其重要的教学价值。湖南省的化学基础教育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而且各普通高中的教师在筛选选修教材进行讲解时,基本上是以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和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为主要教学对象。据了解,对于鲁科版的主要使用省份—山东省,他们在进行选修教材的学习时,却没有使用《有机化学基础》,用的是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但事实上,在教师看来,鲁科版的《有机化学基础》这本教材是有很多可取之处。
研究、比较人教版和鲁科版的《有机化学基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两本教材进行有效结合,使化学教师在进行有机化学教学时,可以更好地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多方位、多角度地诠释出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
通过在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文献,先是输入篇名“有机化学基础”进行查询,搜到从2017-2007年期间,共发表了110篇相关文献,其中有97篇出自期刊,13篇出自博硕论文。在此基础上输入“比较研究”之后在结果中搜索,只剩下8篇,5篇出自期刊,3篇出自博硕论文;然后再输入篇名“有机化学基础教材”进行查询,搜到从2007~2017年期间,共发表了是10篇相关文献,其中有8篇出自期刊,2篇出自博硕论文。在此基础上输入“比较研究”之后在结果中搜索,只剩下3篇,2篇出自期刊,1篇出自博硕论文。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对于“有机化学基础”的研究大部分都不是对其教材的研究,更别说比较研究了。其中能够搜索到的文献也是出自比较早期的优秀的化学教育期刊(像'化学教育'期刊)。
教材的体系结构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框架把握,有着其重要的意义[1]。从教材的目录页面便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体系结构编排,两套教材在内容呈现以及结构编排上都有各自的特色。表1、2是两套教材《有机化学基础》的目录以及小节归纳内容。
从表1、2可以看到,两套教材都是按照章节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在内容呈现上,两套教材都是严格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高中课程标准来编写教材内容,没有太大的差别。在结构编排上,两套教材与新课标都是不甚相同的,这两者之间也是大相径庭的。尤其在章节的编排上,人教版相较于鲁科版是细分的,比如说鲁科版将烃的衍生物与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合为一章,而人教版是分两个章节来进行描述的。对于卤代烃,鲁科版在目录上是没有体现的,但是它出现在其教材的第二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的内容里,由此见得,两套教材对于同一内容,其偏重程度是不一样的。
表1 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的目录以及小节内容
表2 鲁科版《有机化学基础》的目录以及小节内容
多样化的栏目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间接地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利用教材的某些栏目可以引领学生将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一步地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巧以及探究方式。表3、4是两套教材《有机化学基础》的栏目设置以及出现的次数。
表3 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的栏目设置以及出现次数
表4 鲁科版《有机化学基础》的栏目设置以及出现次数
从两个表格可以看出,对于栏目的设置,鲁科版相较于人教版的10个栏目更加的多样化,达到了15个栏目之多,虽然数量多,但每个栏目都有其不同的应用效果。而且从表中也可以得知,“资料卡片(资料在线)”这一栏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由此可见两套教材对相关知识的来源都有一定的重视。
2.3.1 教材学习内容知识点的比较
两套教材涉及的内容通过上面的表格大概有了了解,经过综合比较以及翻阅教材,可以得出有以下结论:
(1)对于大部分内容,像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分类和命名、以及同分异构现象等的内容,两套教材对他们的叙述都是大同小异,但是有些内容就不甚相同了。比如说,对于卤代烃,人教版出现在目录中第二章第三节,单独以一小节的形式出现。而鲁科版在目录上是没有体现的,但是它出现在其教材的第二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内容里;对于有机化学反应类型,鲁科版是以第二章第一节一整节内容来进行描述,而人教版则是穿插在其他知识点里来进行介绍的,所以没有鲁科版那么的详尽;对于醛、酮以及羧酸的介绍,人教版所包含的知识点明显比鲁科版少了很多,但是对于蛋白质这一节,人教版所涵盖的内容比鲁科版要多。
(2)设置内容时,两套教材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其侧重点不同。人教版主要将学习内容集中在知识的引导、迁移以及实践中的运用,从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思考与交流”、“科学视野”以及“学与问”栏目设置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鲁科版则侧重在知识的介绍、发展史以及生活中的应用,教材中“资料在线”、“知识支持”以及“身边的化学”这些栏目都是对其内容的说明。
2.3.2 教材习题的比较
习题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个重要形式。两套教材在习题的呈现上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别:
(1)题目数量和难易程度上存在差异。经统计,人教版和鲁科版的课后习题量分别是126题和77题。从数据上看,鲁科版比人教版的习题量少很多,但是人教版的习题大多是一些基础知识,难度属于简单范畴。比如,人教版P16第三题:要求写出2,2,3,3-四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2],学生只要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便很容易得到答案。而鲁科版课后习题的难度较大,有些甚至还涉及到了大学的知识,比如,鲁科版P25第二小题:用部分正电荷(δ+)和部分负电荷(δ-)描述化合物中指定化学键的极性,H-OSO3H、H3C-Li等[3],这些题对于高中生来说已经算是超纲内容,所以难度可见一斑。
(2)题型上存在着差异。人教版的题型主要是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形式呈现,其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及基础方法的掌握和巩固。而鲁科版除了基本简单的选择填空题之外,还有大量的开放性的命题,比如,鲁科版P14第四题:请查阅相关资料,以“有机化学的发展为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所做的贡献”为题写一篇小论文,阐述你的观点。这样的题型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学以致用到实践生活中。
通过比较人教版和鲁科版的《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教材,发现两套教材各具特色,不管是从教材的编排、栏目设置还是习题的呈现。教材体系结构编排上,两套教材对整体内容的安排是相差不多,但人教版体现的内容较鲁科版更加丰富,且分类鲜明、详细得当,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栏目的设置上,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但是鲁科版的栏目不管是数量还是形式都比人教版要略胜一筹。鲁科版的“资料在线”、“知识支持”、“精要概括”等这些栏目是对课内外知识的介绍,“方法引导”、“工具栏”等栏目是对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迁移·应用”、“活动·探究”等栏目是对学生创新探究性思维的培养。整体看来,鲁科版的栏目设置既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也实现了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使化学知识更贴近生
活[4]。所以,在以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为教科书进行授课时,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利用鲁科版的一些栏目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习题的呈现上,人教版的数量比鲁科版的多,而且内容大多是以对知识的巩固为主,鲁科版则相对难度加深、题型丰富,较人教版增加了开放题和实践题的比例[5]。所以,在充分利用人教版习题的同时,可以适当地参考鲁科版的习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
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使我们人类的生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所以,以有机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的《有机化学基础》便有着其重要的研究意义。作为一名湖南籍的教师,人教版从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接触,并且会一直沿用下去,但是教学就应该是精益求精的过程。在通过比较人教版和鲁科版的《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教材之后,发现鲁科版有着它的优点和魅力,如果教师在备课或者授课时,完全消化人教版的同时又能够充分利用鲁科版教材的可取之处,这样或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希望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和理解,可以让教师在以后《有机化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上有不一样的收获。
[1]杨 宝.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科书结构不良问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2]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6.
[3]王 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M].济南:山东科技技术出版社,2011:25.
[4]戴洪英.“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8):171-174.
[5]李 媛.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习题编选特点比较研究-以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本文文献格式:钟黎,申少华,欧阳学浩,等.高中《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教材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和鲁科版为例[J].山东化工,2018,47(7):156-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