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血瘀证证候特点分析

2018-04-24 09:13陈松姬
福建中医药 2018年2期
关键词:证组袖带瘀斑

陈松姬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3.36亿,占总人口的8.3%[1]。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患者人数达1.14亿[2]。有研究表明血瘀在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3]。本研究观察了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证候特点,为防治糖尿病提供初步的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1.1 糖尿病诊断标准 参照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4],凡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糖尿病:① 有糖尿病症状,任何时间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② 有糖尿病症状,而血糖未达上述标准,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11.1 mmol/L。③ 如无糖尿病症状,除上述标准外须另加一项标准,即另一次OGTT 2 h血糖≥11.1 mmol/L,或另一次空腹血糖≥7.0 mmol/L。

1.1.2 糖尿病分型标准 参照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标准(1999)[4]:①1型糖尿病:该型系遗传易感因素,引起患者胰岛β细胞的免疫性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它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②2型糖尿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促发,其病因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有的是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多见于成人发病,起病缓慢,病情相对较轻,不易发生酮症。③其他特异性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基因缺陷、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感染、其他遗传综合征伴糖尿病等。④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妊娠前正常或可能存在糖代谢异常而未被发现。

1.2 中医辨证标准与分组 根据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具有以下主症2项或主症1项、次症2项可诊断为血瘀证,否则为非血瘀证,主症:刺痛、痛有定处,拒按,脉络瘀血(诸如口唇、齿龈、爪甲紫暗,肤表赤缕、或腹部青筋外露),皮下瘀斑,癥积,离经之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脉粗张,脉涩、无脉、结代或沉弦、弦迟。次症:肌肤甲错,肢体麻木或偏瘫,痴癫狂躁,善忘,局部感觉异常,手术史、外伤史及人工流产史。所有病例分为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

1.3 纳入标准 ① 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③ 同意参加本研究者。

1.4 排除标准 ① 有以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低血糖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合并严重感染。② 合并有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③ 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等。④ 在检查前1个月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⑤精神疾病者,无法与医生进行正常的交流及不愿意合作者。⑥资料不全者。

1.5 观察项目

1.5.1 病程 从第1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月份至收集病例月份止。

1.5.2 病史 吸烟史、2型糖尿病家族史。

1.5.3 并发症与合并症 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脂代谢紊乱、脂肪肝。1.5.4 体格检查 体重、BMI、腹围、血压。

1.5.5 实验室检查 所有受试对象抽血前1天20∶00后不再进食,于第2天8∶00空腹抽取肘静脉血6mL,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纤维蛋白原(F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计数、血小板(Plt)计数。 肌酐清除率(Ccr-CG)计算公式(运用 Cockcroft-Gault):

男性 Ccr-CG/(mL/min)=[140-年龄 /岁]×体重 /kg÷[0.818×Scr/μmol/L]

女性 Ccr-CG/(mL/min)=男性 Ccr-CG×0.85 Scr为血肌酐浓度。

1.5.6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 由专人负责检查,采用日本欧姆龙科林-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 BP203RPE-II(VP-1000)。受检者取仰卧位,双手手心向上置于身体两侧,保持正常呼吸并全身放松。选用合适的袖带缚于上臂及下肢踝部。上臂袖带气囊标志处对准肱动脉,袖带下缘距肘窝横纹2~3 cm,袖带松紧度以恰好能放进一根食指为宜;下肢袖带气囊标志处位于下肢内侧,袖带下缘距内踝1~2 cm,袖带松紧度同上。按启动键,记录5 min的动脉脉搏波形,仪器自动输出分析结果。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注:与非血瘀证组比较,1)P<0.05。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x±s)

2.2 2组血瘀证症状比较 见表2。

表2 2组血瘀证症状比较(n,%)

2.3 2组吸烟史、家族史、并发症、合并症比较 见 表3。

表3 2组吸烟史、家族史、并发症、合并症比较(n,%)

2.4 2组体重、BMI、腹围、收缩压、舒张压比较 见表4。

表 4 2 组体重、BMI、腹围、收缩压、舒张压比较(x±s)

2.5 2组实验室检查比较 见表5。

2.6 2组baPWV比较 见表6。

3 讨论

糖尿病与血瘀的关系,中医历代医家已有论述。自祝谌予教授1978年提出糖尿病夹瘀血后[3],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糖尿病与血瘀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出现血瘀具有普遍性。本研究中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发生率为 62.35%,与黄菲[6]、陈剑秋等[7]研究结果一致,证实了糖尿病患者中血瘀的普遍性。血瘀证组刺痛、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舌质紫暗(瘀斑/瘀点)、舌脉粗张、涩脉/无脉/沉弦/弦迟/结代、肌肤甲错、肢体麻木、痴癫狂躁、善忘发生率高,印证了上述症状可以作为血瘀证的判定指标。其中皮下瘀斑、舌质紫暗(瘀斑/瘀点)、舌脉粗张的发生率分别列第1、2、4位,与陈剑秋等人[7]研究结果相似,体现了血瘀证的共性。非血瘀证组中上述3个症状的发生率也较高,分别列第4、1、3位,表明糖尿病患者中血瘀的普遍性。血瘀证组善忘占71.70%(列第2位),符合中医“瘀血阻滞,脑脉痹阻,清窍失养”的观点,与岳仁宋[8]、徐虎军[9]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要密切关注该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血瘀证组病程长于非血瘀证组,这与中医“久病必瘀”的观点相符。

表5 2组实验室检查比较(x±s)

表 6 2 组 baPWV 比较(x±s)

中医认为“瘀久生变”。《圣济总录·消渴》曰:“消渴病多转变,宜知慎忌。”本研究所观察的10种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不论是大血管病变还是微血管病变,血瘀证组发生比率均大于非血瘀证组,其中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发生率高(P<0.05 或 0.01)。

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引起脂代谢紊乱。本研究中,血瘀证组TG、CHOL、LDL-C均高于非血瘀证组,其中2组TG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沈璐等[10]研究结果相似。 中医认为肾络瘀阻则出现水肿、尿浊。本研究中,血瘀证组尿蛋白阳性率高,符合中医肾络瘀阻的表现。

大血管病变主要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baPWV可以反映大动脉弹性的早期改变,可独立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11],是评价主动脉硬化的经典指标,具有无创、安全、简便、可靠、价格低廉、重复性好的特点。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认为baPWV测定适用于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大血管病变筛查,推荐定期检查[12]。本研究中,血瘀证组baPWV高于非血瘀证组,表明血瘀证组动脉弹性下降更为严重,这与任亚娟等[13]研究结果一致,提示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baPWV相关。非血瘀证组baPWV虽然低于血瘀证组,但仍高于正常参考值(<14 m /s)[3],表明糖尿病非血瘀证患者的大血管病变也具有发病早、进展快的特点,这与血瘀贯穿糖尿病病程始终有密切关联。

综上,本研究显示:①2型糖尿病血瘀证主要表现为刺痛、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舌质紫暗(瘀斑/瘀点)、舌脉粗张、涩脉/无脉/沉弦/弦迟/结代、肌肤甲错、痴癫狂躁、善忘、肢体麻木。② 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较非血瘀证患者病程长、甘油三酯高、尿蛋白阳性发生率高、baPWV快。③2型糖尿病血瘀证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糖尿病肾病比率高。由于本研究观察样本数量略少,对研究结果可能有影响,故需扩大样本量,并采用更为严谨的设计方案对2型糖尿病血瘀证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WHITING D R,GUARIGUATA L,WEIL C,et al.IDF diabetes atlas:global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for 2011 and 2030[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1,94(3):311-321.

[2] XU Y,WANG L,HE J,et al.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310(9):948-959.

[3] 祝谌予.用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糖尿病病例报告[J].新医药学杂志,1978,5:8-9.

[4]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33-742.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83.

[6] 黄菲,殷美琦.2型糖尿病血瘀证与甲状腺功能、糖尿病病程的相关性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7,49(4):32-34.

[7] 陈剑秋,施赛珠,林果为,等.糖尿病血瘀证的临床特点及易患因素探讨[J].中医杂志,1994,35(2):106-108.

[8] 岳仁宋,王帅,陈源,等.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辨治[J].新中医,2011,43(6):137-138.

[9] 徐虎军.糖尿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证候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8):209-210.

[10]沈璐,牛向卓,陈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瘀血证的相关性研究[J].陕西中医,2016,37(12):1596-1597.

[11] YAMASHINA A,TOMIYAMA H,ARIA T,et al.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as a marker of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amag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J].Hypertens Res,2003,26(8):615-622.

[12]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2型糖尿病早期大血管病变无创性检查的专家共识[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3):167-171.

[13]任亚娟,肖沪生,银浩强,等.超声在评价2型糖尿病血瘀证早期动脉功能减退中的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1):41-44.

猜你喜欢
证组袖带瘀斑
基于无线体温监测技术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证型穴位温度变化情况及中药治疗效果
桡动脉穿刺术后瘀斑处理的临床观察
介绍一种防止股部止血袖带下滑的新方法
优质护理干预采血者穿刺点按压情况对血肿、瘀斑的预防效果
基于CAP技术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湿证与脂肪度的关联性研究*
自己量血压,记住4句话
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皮下瘀斑的疗效观察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与血清胃蛋白酶原的相关性研究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现瘀斑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监护仪不同袖带绑扎方法对血压测量及袖带破损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