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职业者体适能水平透视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对机械、电子和计算机三类职业者的调查研究

2018-04-24 03:14杨菊生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机械类握力骨密度

杨菊生,沈 震,张 凯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体育教学部,天津 300222)

当今,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大学生的体适能水平能否适应未来从事相关职业发展的需求,是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自身工作能力水平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应用体适能相关理论[1-8],以机械、电子和计算机三类职业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体适能水平的差异性,并针对三类职业者的体适能水平状况,提出了高等学校开展体育教育教学的建议。

1 研究方法及实验分析

1.1 研究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在从事10~15年的机械、电子和计算机三类一线工作的中高级职业人群中抽样选出男、女各50名作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的工作特性,设置与体适能高度相关的五大类指标,在各项指标采集完成后,采用方差法进行分析比较;设计调查表,该表经过可信度处理后在对应的调查人群中发放。

1.2 实验分析

1.2.1 三类职业者最大摄氧量比较与分析

最大摄氧量数据获取采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系统型号为Cosmos Pulsar 4.0活动跑台及Cortex Biophysik Met amaxⅡ减小空距便携式气体分析仪。通过对该数据的获取,了解不同职业者心肺功能水平,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不同职业者最高心率和呼吸商实验数据最高心率从大到小的工种为机械类职业者、计算机类职业者和电子类职业者,机械类职业者与电子类职业者之间最高心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计算机类职业者与机械类职业者和电子类职业者最高心率数据存在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种职业者呼吸商数据差异不显著,机械类职业者最高,计算机类职业者最低。

表1 不同职业者摄氧量指标数据统计表

不同职业者通气量数据显示机械类职业者高于电子类和计算机类职业者,并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计算机类职业者通气量高于电子类职业者,但差异并不显著。

最大摄氧量数据比较显示机械类职业者最大摄氧量最高,电子类职业者最低,机械类职业者与电子类职业者和计算机类职业者最大摄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计算机类职业者最大摄氧量数据略高于电子类职业者,二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1.2.2 三类职业者骨密度的比较与分析

使用超声骨密度仪(OsteoPro UBD 2002A)获取骨密度数据。通过数据获取了解不同职业者骨密度状况和体脂状况。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三类职业者身体形态、骨密度指标数据统计表

不同职业者身体形态数据显示机械类职业者与电子类职业者达到体脂过多等级,机械类职业者与电子类职业者之间体脂百分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计算机类职业者机械类职业者和电子类职业者体脂百分比数据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不同职业者腰椎骨密度数据显示三类职业者腰椎骨密度均在正常值的范围内,机械类职业者T值最高,计算机类职业者最低。虽然三类职业者的骨密度都在正常水平,但是T值的微小变化还应当引起重视。

全身骨密度数据显示:机械类职业者最高,计算机类职业者最低,三类职业者骨密度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机械类职业者T值大于-1,处于正常水平;电子类职业者与计算机类职业者T值在-2.5~-1范围内,说明这两类职业者全身骨密度有流失的状况。从事机械类职业者全身骨密度T值与电子类职业者和计算机类职业者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1.2.3 三类职业者手部稳定性的比较与分析

手部稳定器测量数据由动作稳定器(BD-II-304A)获取。通过测试,了解不同职业者手部动作稳定性差异。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三类职业者手部稳定性数据统计表

不同职业者被试手部稳定性数据显示,电子类职业者与计算机类职业者被试手部稳定性测量的三个指标和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数据差异相对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类职业者与电子类和计算机类职业者数据比较显示,前者手部稳定性相对较差。机械类职业者被试曲型稳定性、楔形稳定性、九孔稳定性和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数据与电子类职业者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4 三类职业者本体感觉的比较与分析

本体感觉数据由设备动觉方位辨别仪获取,仪器型号为BD-Ⅱ-301。通过数据的获取,了解不同职业者本体感觉的差异性,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三类职业者本体感觉统计表

对从事机械、电子、计算机三类职业者的本体感觉 30、50、70、90、110进行实验测量,并对三类职业者的本体感觉度进行综合评价。

三类职业者本体感觉30测量值平均误差由小到大排列分别为机械类职业者、电子类职业者和计算机类职业者。经比较,机械类职业者与电子类职业者误差平均数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机械类职业者与计算机类职业者误差平均值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电子类职业者与计算机类职业者数值虽有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类职业者本体感觉110测量值平均误差由小到大排列分别为电子类职业者、机械类职业者和计算机类职业者。经比较,机械类职业者与电子类职业者误差平均数值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电子类职业者与计算机类职业者误差平均值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机械类职业者与计算机类职业者数值虽有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5 三类职业者基本力量的比较分析

基本力量分析包括:握力测试、腰背肌肉力量测试及核心力量测量。数据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1)握力测试

使用电子握力计(WCS-100)测量左右手握力,分别测量2次,取最大值。每次测量间隔30 s,从而获取不同职业者手部握力的差异。

结果显示,机械类职业者左右两手握力数据明显大于电子类职业者和计算机类职业者,机械类职业者左手数据与电子类职业者和计算机类职业者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机械类职业者右手数据与电子类职业者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计算机类职业者相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机械类职业者被试左右手数据相比较,右手数值明显大于左手数值,右手力量更强。

表5 三类职业者基本力量素质数据统计表kg

电子类职业者左右两手握力都低于机械类职业者,高于计算机类职业者,左右手握力水平相对较均衡,右手握力略高于左手。

计算机类职业者左右两手握力在三类职业者中最低。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测试人员全部是右利手,但右手握力明显低于左手握力,说明长期从事计算机类职业对手部力量会产生重要影响。

(2)腰背肌肉力量测试

使用全身肌肉力量综合评估系统Back-Check 608进行测试。通过对人体各种肌群和肌力测试,特别是腰背部的集群力量测试,可准确地测量和记录各种肌群的失衡和缺陷。经测试,机械类职业者背部力量明显高于电子类职业者和计算机类职业者,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电子类职业者背部力量略高于计算机类职业者,计算机类职业者背部力量最差。

(3)核心力量测量

俯卧2只手前臂冲前并与地面接触,将身体撑起,身体保持一直线,并记录保持的时间,以获取不同职业者的核心力量水平。经测试,机械类职业者与计算机类职业者的核心力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子类职业者与机械类职业者以及计算机类职业者虽有差距,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三类职业者的体适能水平状况分析

人体运动方式是影响人体体适能水平的主要因素。如在最大摄氧量的调查中发现机械类职业者与其他两类职业者具有明显的差异,机械类职业者在工作中相对劳动负荷最大,表明其职业的有氧活动能力远远高于其他两类职业者人群,因为运动和较高强度的劳动可以促进有氧活动能力的提高。在骨密度的分析中也发现,机械类职业者人群骨密度高于其他两类职业者人群,虽然他们的骨密度水平均处于合理区间,但是后两类职业人群的骨密度水平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有快速流失的迹象。调查显示,电子类职业者在工作中走动时间不多于3.2 h,与工作相关力量性的活动时间少于1 h;计算机类职业者在工作中走动不多于2 h,与工作相关力量性的活动时间几乎为零;机械类职业者的工作劳动强度远远大于电子类职业者和计算机类职业者,其工作中走动时间均超出5.4 h,上身处于前倾30°状态时间相对较长,达到全日工作时间的45%左右,尤其是一些力量性的操作更明显大于后两类职业者,由于工作性质和必要的操作需要,导致这类职业人群长时间处于对应的职业工作姿态,该姿态是极易产生职业性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之一。

3 几点建议

(1)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应对相关专业特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课程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而让学生了解他们未来职业中可能影响职业发展的亚健康问题,并针对不同学生未来职业的差异性,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内容。

(2)提升心肺功能是核心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技术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心肺功能,并将心肺功能的提升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3)开展相关职业特性预防与康复技能的肢体运动教学。这一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初步掌握职业病的预防方法和基础康复技能,有利于学生在未来职业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应重视理论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相关职业特性并掌握应对职业中容易产生亚健康的方法,从而提高健康意识。

(5)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开设运动处方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未来职业需求开设运动处方讲座,使学生根据自身职业特点,制定运动处方计划,储备相关知识。

4 结语

体适能水平可以反映个体对生活、活动及工作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调查结果表明:三类职业者在体适能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源于各职业工作状态的不同。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应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这就需要改变教育思路,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更加贴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与特性专业相对应的教育内容和手段,是当代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谭思结,刘洵.体适能评价与运动处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

[3]赵东明.大学生心肺功能下降成因及干预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0(28):671.

[4]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5]王岩.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1-12.

[6]周军.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展望,2016(34):206.

[7]高立庆,李丹.基于职业体能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4):212-213.

[8]肖丽琴,严军锋,章劲,等.体育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8):18-20.

猜你喜欢
机械类握力骨密度
巧练握力益康寿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基于体检人群构建中国成人握力下降的诊断切点*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儿童握力弱,未来健康差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不容忽视的握力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