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怎么了

2018-04-23 03:26张蕴岭
世界知识 2018年6期
关键词:大国实力世界

张蕴岭

最近一段时间,西方一些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还有德国等的官方要员、专家,都先后發声,惊呼防备中国,甚至摆出对抗的架势,声言中国搞 “锐实力”“破坏规则”“推翻国际制度” ,等等,杂志、报纸等各种媒体也连篇累牍地进行解读与讨论。而且,他们并不仅仅是说说,也在采取实际行动。比如,特朗普总统开始对中国的“贸易掠夺行为”进行惩罚,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反计划”,推出“印太战略”,等等。如何看待这种看似“突变的形势”呢?美国及西方一些国家真的要与中国对抗,甚至打“新冷战”吗?

在我看来,“形势突变”的大背景是,面对中国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与积极作为,西方对中国的担忧,甚至恐惧剧增,原因是,他们认定一个不走西方道路的强中国定会破坏西方建立起来的制度,排挤西方势力,压缩西方的利益空间。按预测,到本世纪中期前,中国的经济总量会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尽管届时中国的人均经济拥有量仍难居于前位,但在国家间的力量对比中,总量的含义还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总量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动员能力。况且,中国的综合实力不仅仅是体现在经济总量上,还有快速发展的新科技、军力,以及拥有丰厚的思想文化底蕴等。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像中国这样的大块头,与一般国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是不同的,因此,长时间以来,“中国威胁论”不绝于耳,不仅是在西方,也包括一些邻国。眼下,西方主要国家一起发声,主要是感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强国立于世界已经是一个事实,中国不再仅仅接受规则,而是在靠实力大幅度提升影响力,正力图改变现行规则和创建由中国引领或主导的新秩序。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定要有大作为,作为一个坚守自己特色的大国,定会凸显自己的行为方式。然而,中国的发展已经融入世界,如果与以往的历史相比较,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在开放中发展,与世界互联互通,因此,中国本身也是现有国际体系的一个成员和组成部分。由此而论,中国要有作为的话,也是做一个“改良者”。美国高官批评中国是修正主义者。“修正”有啥不好呢?修,即是推动改变;正,即是让未来变得更好。中共十九大报告里有清晰的表述,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世界在变,西方国家也需要改变观念,即要接受中国崛起的事实,认可中国提升影响力,要为中国发挥大国作用、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供可接纳的空间。然而,出自美国学者的“修昔底德陷阱说”,却是把中美置于一个决斗的舞台,这会误导决策者的判断与行为。中国提出构建基于相互尊重、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就是不想、也不愿搞决斗。可以肯定地说,就是将来美国的霸权能力自弱了,甚至没有了,中国也不会顶替上去,更不会主动去争霸。

今后的世界秩序,靠一个大国主导肯定不行,需要世界各国协力共建,共同维护,世界只有一种制度模式也行不通,需要“和而不同”的多样性。也许中国取得的成功可以为一些国家提供一种新的道路选择方式,但中国不会、也不愿强求其他国家照抄“中国模式”,这与美国强制、甚至不惜使用武力推行西方民主不同。也许有人对此说法有怀疑,甚至列举中国曾支持世界革命的历史,但是,时代不同了,中国不会再走回头路。中共十九大报告英文版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翻译为“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a shared future”是共同体的内涵,直译过来就是“共享未来”,显然,这个“共同体”不是一个单由中国创造和主导的世界组织,而是由各国共同参与和建设的包容复合体系。

其实,西方把中国拿出来说事,也不全因为中国,而是由于其自身出了问题,让中国来背书。就是西方的民主制度出了问题,运转不那么灵了,内在的矛盾增加;发展出了问题,财富两极化的“99%与1%”问题突出;主导下的国际体系出了问题,经济上的严重危机,安全上的乱局,等等。西方的这些问题需要在推动变革中解决,而推动变革需要有合作的理念。因此,应对中国崛起,搞对抗不行,需要与中国对话、协商,只有通过合作,才可以实现“共享未来”。中国是愿意这样做的,西方为何不可以呢?

猜你喜欢
大国实力世界
软实力致胜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