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岩峰
1月22日~24日,中国—拉美加勒比论坛(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成功举行,这是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响亮号召之后,中国外交新理念在外交实践上的重大实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于2013、2014年和2016年进行了三次“拉美行”,李克强总理2015年访拉,2015年1月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举行,这已成功将中拉关系带入历史上最好时期。中拉合作在政治互信、经贸往来、人文交流、国际多边体系内全方位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领导人基本上遍访拉美主要国家,拉美重要国家领导人也均来华访问。秘鲁总统库琴斯基等一些新当选的拉美国家元首甚至一改昔日外交惯例,将域外首访国选为中国而不是美欧,突显中拉政治合作和战略互信的大大提升。在双方高层引领下,中拉合作已经形成由 “一个合作计划”——《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三大引擎”,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六大合作领域”所组成“1+3+6顶层设计”。中国投资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拉美的基础设施、农业、商业、金融、装备制造等诸多领域,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服务网络不断延伸至拉美各国,正在很多国家设立人民币地区清算中心。中拉贸易也在2017年扭转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的下滑趋势,贸易数量和质量大大改善。文明对话和人文交流也从无到有、由浅入深,2015年中拉举行首次文明对话,2016年中拉文化年推动数百场次文化活动在中国和拉美多国举行,2016年12月国际儒学论坛还首次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此外,在拉美的孔子学院数量不断增多,在中国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学习者数量也大大增加。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的氛围日益浓厚。
更重要的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国际新型合作方案,得到了广大拉美国家热烈响应。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阿根廷、智利两国总统亲自率团参加,20多个拉美国家派出部长级代表团积极参与,渴望通过与中国的深度合作,搭上中国发展快车。
這期间,拉美正经历近十年来最大的经济波动,拉美整体增速下滑,部分国家甚至遭遇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经济衰退。部分国家正力推养老金、劳工、税收等内部改革,亟需获得外部支持,以解决基础设施落后、产业更新缓慢、国际融资困难等难题。而作为拉美传统上最重要经贸合作伙伴的美欧又难以承担这一重任。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第一”政策严重冲击美拉关系,采取的一系列强硬政策更是严重冲击拉美国家利益,美国在很多拉美国家眼里成为“靠不住”的伙伴。而欧盟也面临英国脱欧、民粹主义上升等内部问题,更无力成为带动拉美发展的“火车头”。环顾全球,中国成为拉美最渴望的合作伙伴和外部动力源。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会议成功举行。此次会议不仅包括政府高官的政治会谈,还包括中拉论坛框架下的企业家峰会、科技创新论坛、青年政治家论坛、智库交流论坛等多个合作平台。这一系列会议的圆满成功开启了新时代下中拉整体合作的新篇章。
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方面,中拉均强调多边主义和维护自由贸易体制重要性,号召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包容、普惠、均衡、共赢方向发展。在这一领域,中拉之间有着共同的诉求和需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较为相似,建立更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愿望也更加一致,会议通过《圣地亚哥宣言》也正体现中拉政治合作的深厚基础和改革国际治理体系的强烈共识。
“一带一路”倡议将成为引领中拉关系的新动力。此次会议上,中拉双方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双方就此形成政治共识,还专门发表《“一带一路”特别声明》。中拉关系未来将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实现合作优化升级、提速升质,打造领域更宽、结构更优、动力更强、质量更好的合作新局面。
同时,此次会议中拉双方就如何进一步深化“1+3+6”合作框架提出建议达成一致,会议通过的《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优先领域)共同行动计划(2019-2021)》既是对原有行动计划的延续,更是在考虑到拉美各国政府国内施政优先计划之后进行的细化补充,既体现中方的诚意和能力,又符合拉美方面的需求和愿望。
在此基础上,中拉还确定了未来经贸发展的大方向。一是帮助拉美建设基础设施联通,形成横跨太平洋、连接拉美与亚洲的大通道。包括拉美各国内部的道路、铁路、港口建设或现代化改造,以及拉美区域一体化项目等。二是共同捍卫市场开放原则,共同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欢迎中国企业投资拉美,也欢迎拉美各国积极进入中国市场。三是以产能合作为平台帮助拉美实现“再工业化”。拉美各国拥有丰富资源和广大市场,但在国际产业链中缺乏加工环节,而中国拥有丰富产能、资金和技术,可以根据拉美需求,支持拉美建成自主、多元的工业体系。四是创新贸易金融合作方式,加强新能源、创新产业融合等新兴领域合作。五是开展平等互信的大交流,扩大人文领域互学互鉴,筑牢中拉关系长远发展的根基。
中国—拉美加勒比论坛(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期间,中国外长王毅与智利当选总统塞瓦斯蒂安·皮涅拉举行会谈。
此次中拉盛会在拉美获得广泛好评。拉美各国舆论界普遍认为这是在国际形势充满巨大不确定性、地区形势正由乱渐治、中拉关系正爬坡登顶的关键期举行的关键性会议,必将为中拉关系和国际秩序带来正能量。但中拉关系日益热络却引起美国的巨大反应。
2月1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启程前往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和牙买加,此访是蒂勒森就任国务卿一年后的首次拉美巡游,尽管不是临时起意,但恰恰在中拉盛会之后,其用意自然耐人寻味。蒂勒森途径德克萨斯州时,还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发表演讲,公开称拉美不需要“新帝国主义列强”,“中国现在正在拉丁美洲站稳脚跟,正利用其经济影响力将这一地区纳入自己势力范围”。蒂勒森讲话中充满了对中拉关系的挑拨,称中拉贸易“伤害拉美国家制造业、引发失业并压低本地劳工薪资”,号召拉美国家“放弃只顾本国人民利益的新帝国主义列强”,称拉美“必须防范那些未体现本地区共同基本价值的远方列强”。蒂勒森强烈暗示拉美国家应继续保持与美密切合作,称美国愿与“拉美盟友”一起分享民主自由价值和共同繁荣。
尽管蒂勒森拼命拉拢拉美各国、挑拨中拉关系,但事实恐难如美国所愿。一方面,大家都很清楚,过去一百多年里破坏拉美独立、损害拉美产业、导致拉美经济半殖民地化并处于依附状态的恰恰是美国,只顾本国利益而牺牲拉美权益的“帝国主义列强”也恰恰是美国。尤其是特朗普政府驱赶拉美移民、限制拉美侨汇回国、修建美墨边境墙、迫使墨西哥重谈北美自贸协议,“自私、封闭、狭隘”的负面国际形象在拉美深入人心,蒂勒森的挑拨言论难以服众。另一方面,中拉近年来关系日益密切,得益最多的恰恰是拉美企业和民众,拉美经委会2014年报告称,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拉美出口会随着增长0.6个百分点。拉美优势产品出口的扩大、基础设施的改善、外来投资的增加均有赖于中国企业的参与。中国企业秉承的合作互利共赢原则,与美国19世纪大举进军拉美时建立诸多“香蕉共和国”实属天壤之别。此外,蒂勒森此次拉美行,围绕委内瑞拉即将于今年4月举行的总统大选。他意在拉拢阿根廷、秘鲁等地区右翼执政国家持续加大对马杜罗政府压力,试探拉美各国对美可能采取的暂停与委内瑞拉石油贸易等进一步干涉措施的接受程度。这也充分显示美希望继续延续对拉美地区的控制和影响,拉美各国对此也有清醒认识,不会轻易追随美国的“指挥棒”。
总之,中拉关系发展基于双方共同利益,有利于地区共同繁荣,也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全球治理,在此次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诸多成果的推动下,势必迈上发展新高度。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