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滑雪项目风险分析

2018-04-22 13:21李晓姣
当代旅游 2018年4期

李晓姣

摘要:在滑雪运动中时刻伴着风险,然而作为滑雪项目的管理者和执行者来说,面对滑雪过程中的风险,必须要善于进行风险管理,才能更好的降低和避免滑雪过程中的风险。而在实践中,对于滑雪项目风险的识别则主要是通过科学系统的分析,结合景区滑雪项目的实际情况,分析出项目存在的特定的风险因素。下面是景区滑雪项目的风险分析,主要是分为运营管理不当风险、滑雪者自身的风险、自然环境的风险、滑雪场地器材风险等几类。

关键词:滑雪风险;运营风险;自然风险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滑雪项目开发从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步入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发展之路,但在10多年间,滑雪项目自身的风险由小到大的超常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各种冰雪运动进社会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多样,喜爱冰雪活动的人也快速增长,在这样的潮流下,各地滑雪场的生意节节攀升,与此同时,事故也频发。如何通过风险管理理论,进行风险分析,争取在风险预防以及干预方面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引导滑雪产业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

一、景区滑雪项目风险分析

(一)滑雪运营管理風险

在景区的滑雪项目执行中,虽然已经建立了一定的风险安全预防体系,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滑雪旅游的人数不断的上升和景区滑雪项目设施的数量的不足,在每年的滑雪旅游旺季,景区都会人满为患。同时,有些景区的滑雪项目的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管理者的人员不足导致其很多的可执行的设施都没有得到具体的执行。比如,其对雪板固定器调节表没有执行国际标准,虽然作为滑雪运动安全风险的关键要素,其正确使用至关重要。但是在其具体的安全运营中却没有统一按照国际滑雪板固定器调节表来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事故的产生概率。

此外,在滑雪道旁边的部分防护网立柱要依然存在硬杆,而不是软杆,在无形中增加了滑雪者受伤的比例。并且在滑雪的索道中,由于人数的急剧增加,造成了该景区滑雪道上滑雪密度大,滑行间距减小,在高速滑行中易出现相互冲撞,在上缆车前造成滑雪流量集聚超载,增加了滑雪者之间相互冲撞及而受伤的危险。

除去了上述风险因素之外,还有整个滑雪市场和国家政策层面的风险影响,因此作为该滑雪项目的管理层,必须要重点考虑市场与政策两方面的风险,防止由于价格体系混乱,失去滑雪者的信任。尤其是对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旅游景区的发展制定的宏观政策,以防止国家制定的这些政策和旅游和景区产生矛盾,影响了景区滑雪项目的发展。

(二)滑雪者自身风险

根据分析,其主要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滑雪者的心理因素,生理和滑雪技术等。

第一,从滑雪者心理因素来分析,在滑雪过程中,由于滑雪者都会追求高速度,因此,很容易产生兴奋感,在这种兴奋感的驱使下,往往就会不顾自身的安全,一味的追求刺激,从而会产生滑雪的伤亡事故。此外,部分的滑雪者有恐高等症状,对滑雪心生恐惧,难以对于滑雪的技术掌握清楚,再加上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在滑雪过程中,失去对于雪板的控制,造成摔倒损伤。

第二,从滑雪者生理方面来看,由于滑雪运动本身是一项体育运动,对于滑雪者的身体协调性要求比较高,只有滑雪者本身具有比较出众的体能和身体素质,才能保证其在滑雪过程中身体的各个肌肉和身体机能处于合适的状态。此外,由于滑雪运动本身处于室外,再加上自己对于滑雪板的控制较弱,这些都容易导致滑雪损伤。

第三,从滑雪者技术因素来看,有些滑雪者在滑雪过程中,是由于技术不全面,并且不认真听取教练的技术指导,导致其在滑雪中出现了伤病。此外,有的是由于在之前的热身活动不够充分造成的,他们在实际运动之前缺乏必要的技术学习,更加容易导致损伤。

(三)自然环境的风险

在任何一个景区,滑雪运动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其开展都必须要在天气允许的条件下进行,能见度较差的情况,是不利于滑雪进行滑雪的,因为,在这样的天气下,容易导致滑雪者视线模糊,影响了对于前进方向的判断,从而发生冲撞和摔倒。对于景区滑雪项目面临的自然环境风险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滑雪道规划本身,对此,主要集中在雪道的交叉口的规划和施工,一旦在雪道的初期规划和施工存在问题,则必然会导致其在未来运营时出现危险,这是比较关键的风险;另一个方面则是在滑雪场的周边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过渡开发风险和滑雪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资金需求风险。所以在景区滑雪项目的开展中,必须要讲究两个原则,一个是山体的平衡,在规划要因地貌、因地势、因资源来规划雪道。另一个原则是在投资过程中讲究平衡,必须有序的开发,市场化的进行开发。

此外,由于滑雪场面临的自然灾害主要有雪崩、山崩、泥石流、火灾、恶劣气候等灾难,另外还是有可能出现由于公路入口的关闭或缆车的停运等引起旅游者人数的下降和游客不能离开滑雪地造成的更大的损失等天气因素造成的伤害风险。

(四)滑雪场地器材风险

场地因素表现为雪道有异物、不平整、雪质差、结冰、场地设计问题、防护设施不健全、警示标识不当等风险。同时,由于滑雪器材缺乏相关检测标准,很多滑雪者对于雪板及相关护具的使用不到位,大小不匹配,并且部分的滑雪者对于滑雪固定器调节欠佳,调节过强导致摔倒后,自己的穿戴的雪板难以及时从脚上脱落,进一步加强了损伤的概率。究其原因,即为滑雪场都以出租旧器材为主,出租的器材70%是旧的。而作为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确定器材的质量是否合格。

此外,在调查中还有部分滑雪者没有佩戴护具的习惯,头盔佩戴比率较低,护具的佩戴直接影响滑雪受伤的严重程度,再加上我国旅游管理部门对景区滑雪场等级划分不严格,导致意外事件频发。

再加上器材过度服役陈旧、性能差、防护网设置不合理、提升设备故障、器材防护装备的安全性、雪质以及滑雪者滑雪行为的造成的风险,很多碰撞也涉及到市场教育与滑雪者培训等方面,而这些问题也反映出了景区滑雪教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结语

通过对滑雪项目风险的分析,为景区滑雪旅游提供有益的、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促进景区滑雪项目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