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地点何以是“要素”

2018-04-21 12:32田贺书杨慧莹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断肠人长亭秋思

田贺书 杨慧莹

一、看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天净沙·秋思》。课前我看了大家提出问题的纸条。我收到27张纸条,我们班总共有31名同学,也就是说,有4位同学没有提出问题。上课的时候,没有提出问题的同学以及已经提问但又有了新问题的同学,还可以把问题提出来。如果不能发现问题,说明你还不会读书。大家提出的问题非常有价值。先看这个,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

生:表达了异乡游子的思乡之情。

师:很不错!一篇文章一定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是一篇什么体例的文章?看题目,“天净沙”是什么?

生:词牌名。

师:看清楚!

生:曲牌名。

师:以前学过曲吗?

生:没有。

师:在初中我们学的曲很少。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元朝曲的成就最高。词和曲不是一回事,但是它们都是按固定的曲调往里面填词。先有曲谱,再有歌词,它们都是类似于诗的一种文体。不同的是词的字数是固定的,曲可以加衬字;词的语言典雅,曲的语言俚俗。还有很多提问,我们就不一一展示了。

二、初读,理解“秋思”

师:通过同学们这么多的提问,我们知道大家对这首元曲还存在疑问。那么,“秋思”是什么意思?“秋”,我们都懂,“思”呢?

生:秋天的思绪。

师:秋思,即因为秋天产生的思绪。在秋天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绪?为什么呢?你要从诗中去找依据。

生:诗中写的是“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就是游子。游子离开家乡,写的是离别的愁绪吧!

师:你怎么知道是游子离开家乡呢?

生:“在天涯”应该是远离家乡的意思。

师:这种思维方式非常好。“秋思”讲的就是这位同学所说的远离家乡的游子的离别之愁。“涯”是什么意思?看它的部首。

生:三点水。

师:凡是这个部首的字都与水有关。“涯”是“水的边”,那么,“天涯”呢?

生:“天涯”就是“天的边”。

生:特别远的地方。

师:你到过天边吗?(生摇头)为什么没有到过?

生:太远啦!

师:你们见过天边吗?

生:没有。

师:你往远处看,最远处天地相接的地方是不是一条线?那就是天边,就是天涯。远不远?

生:远。

师:天涯永远在前面。你到过吗?

生:没有。(笑)

师:为什么?

生:地球是圆的。(笑)

师:马致远还不知道这一点。你往前走,天边是不是会往后退?所以,天边永远在远处,谁也没有到过天涯。可是现在这个断肠人呢?

生:在天涯。

师:所以这时游子离开了家乡,那他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生:难受到肠子都断了。

师:所以“断肠人在天涯”不仅告诉了我们“断肠人”的身份,而且告诉了我们秋思的程度—极度哀伤。所以,秋思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游子离家在外极度哀伤的情绪。

三、细读,体会“地点”是要素

(一)揣摩“天涯”一词

师:为什么写“在天涯”呢?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请说说自己的体验。

生:有过。暑假去夏令营,在那里待了三天两夜。

师:去的哪儿?什么时候想的家?

生:北京。第二天想家的。

师:哦,第一天没想,第二天想了,第三天呢?回家了。(生笑)

生:我也想过。我老家在河南,那里还有很多亲戚。

师:什么时候开始想家的呢?

生:从小学一年级到这里来上学,初一时开始有了想老家的感觉。

师:两位同学讲的是长大以后的经历。一位是去北京时想家,一位是想河南的老家。那么,你去邻居家想家吗?(生摇头)去附近的同学家玩想家吗?(生摇头)人在什么情况下想家呢?

生:离家很远的时候。

师:为什么这样说?仅仅是咱们有这样的感觉吗?欧阳修曾写道“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离愁随着空间距离的加大而变多、变浓,像春水一样迢迢不断。知道为什么写“天涯”了吗?

生:天涯远,离家越远越想家。

师:所以作者把断肠人安排在“天涯”这样一个特定的地点,这是和他心中的愁相契合的。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它的作用。这样的一种愁绪,“天涯”这个地点对表达“断肠”之隋有独特的作用。这首曲中还有没有其他表示地点的词语?这些词语对表达“断肠”情有什么帮助呢?

(二)揣摩“小桥流水人家”

生:“古道”,就是人很少,很荒芜的地方。

师:“古”有时间久远的意思,这点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说人很少、很荒芜呢?

生:因为时间久了,人们都把它忘了,所以去的人就少了。

師:有道理。因为时间太久了,大家就都忘记了,以至于去的人就少了,就显得荒芜了,但是在这儿是不是表达这个意思呢?我们再讨论一下。

生:“人家”“小桥”,作者在路上看到有一户人家在小桥旁边得。家人在家里嬉笑着,所以感到孤独了,就不由得想家了。

师:可能会有这样的相似点,于是就触情生景了,但是这只是一种可能。我们必须从这首曲中找到理由,这个理由才是有依据的。提示大家,这是什么时候啊?

生:傍晚。

师:这个时间你回家了吗?你爸爸呢?(问前面的同学)

生:回家了。

师:那么这个时间……

生:就可以嬉笑打闹了。(生笑)

师:所以刚才老师问他时(指讲过想家经历的同学),问他想家的时间。这里写了是晚上,就可能看到窗户里透着灯光,特别温暖。即使那个时代用纸糊窗户,不能清楚地看到,但是我们可以想到,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边吃边聊享受天伦之乐的情形,很温馨。不过,这个人家是自己家吗?

生:不是。

师:不要忘了,是“小桥流水人家”。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我们借用这个句式来说这首曲。

生:这时候最温馨的是“小桥流水人家”;但温馨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师:所以,表面上看,写的是“小桥流水人家”,但这是用“人家”的温馨反衬自己的孤独。所以,触到这样的景就生发出了这样的离愁。也就是说,其他两句和这一句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

(三)揣摩“古道”

师:再回到“古道”。我同意那个同学说的,“古”就是久,时间长。古还有“旧”的意思。古董有新的吗?崭新的古董,有吗?

生:没有。(笑)

师:这是秦始皇时修建的石道,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那时,云贵高原修路很不容易呀,所以只能修五尺道。时间长了,就成了这个样子了。在这样的路上走路,能走快吗?敢跑吗?不敢!为什么?崴脚!(生笑)看看这个。

(屏显湿滑的五尺道图片)

生:哇!

师:滑,小心摔倒!让我们回忆以前学过的计算路程的公式。

生: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师:大家想,目的地是不变的,也就是说路程是固定的。当距离是定值的时候,行进速度越慢,时间就越长。因为古道难行,行进速度就慢,到达目的地所用的时间就长,所以断肠人离家的时间就拉长了。刚才我们说什么时候想家呀?离家时间长了人才会想家,而且,离家时间越长越想家。这样,行进速度的缓慢就拉长了旅人的行期,就使这份离别之苦越来越浓。不要忘了欧阳修说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空间距离的“渐远”,就是时间跨度上的“渐长”。《爸爸的花儿落了》学了吗?记得其中的那首骊歌吗?

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师:长亭外有古道,古道边有长亭。“长亭”是什么呢?

生:长长的亭子。

师:这个不以有望文生义。过去走路主要靠腿,所以要休息。于是,在路旁每隔五里修一短亭,十里修一长亭。不是亭子长,而是间隔长。因为古时候交通工具不如现在先进,人要出门,一离开家就要特别特别长的时间,所以离别时就难舍难分,就一直送啊、送啊。到哪儿不得不停呢?

生:长亭。

师:所以,那首歌就是唱给即将毕业的学长的。古人往往在长亭送别。《西厢记》中写崔莺莺和张生相爱,崔莺莺的母亲告诉张生,除非你考中状元,否则你们不能在一起。于是张生不得不进京赶考,崔莺莺就送他到长亭。京剧里就有这么一折戏叫作《长亭送别》。行进在古道上的人,需要休息吗?去哪里休息?

生:长亭或短亭。

师:即使不休息,也会看到。看到的时候就会想到离别时分,就会想到送别时刻,就会想到团圆的时候,所以他就又想家了。为什么写“古道”不写“新道”啊?

生:古道边上有长亭。古道表达了离愁。

师:大家看,“天涯”“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这已经是三层离愁了。

四、细读,体会“时间”是要素

(一)揣摩“枯”和“老”

师:“秋思”是因秋而起的思绪。再想想,曲中写秋了吗?

生:写了。

师:说话要负责任。

生:间接地写了。“枯藤”“老树”,秋天的树不再枝繁叶茂,秋天和冬天才会有枯藤。

师:具体解释一下,什么叫“枯”?

生:干枯。

师:“枯”和“老”,是说秋天到了,树和藤失去了生机,叶子一落就像死了一样,“老”也在表达“枯”的意思。那么这个秋为什么就和鄉愁有关系呢?吴文英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愁”字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

生:“秋”和“心”。

师:是的,离家在外的人,当他的内心感受到秋意的时候,愁就有了。古人离家在外,时间再长也要过年回家。为什么呢?

生:过年时要回家。

师:过年在什么季节?

生:冬天。

师:“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请你套用它说一句。

生:秋天已经来了,年还会远吗?

师:是的,秋天到了,年要到了'必须要回家了!秋天冷,冬天更冷,家里最舒服。无边的落叶提醒着古道上的人,该回家了!于是他就想家了。还有写秋的吗?发现了吗?

生:“瘦马”,秋天可以吃的树叶啊什么的少,所以马就瘦了。

师:但是粮食收获了,可以加料啊。(生笑)

生:因为“古道”又长而且难走,马都走不动了。

师:不仅是古道,天涯太远,马都走瘦了。人呢?旅途长,太劳累,太辛苦了,所以更想家了。古人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同样的——

生: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生:人会更瘦的。

师:由马瘦我们可以想到人瘦,由人瘦可以想到旅途的辛劳,越辛劳就越想家。不信,你想想,刘备那儿子,他被俘至洛阳,别人问他:“想不想家呀?”他说:“此间乐,不思蜀。”

生:乐不思蜀。

师:对,就是从这儿来的。如果在外地生活很快乐,可能就不想家了。在外地不快乐就是游子思乡的情感基础。

(二)揣摩“西风”

生:“西风”,只有秋天刮西风,春天夏天刮东风。

师:有证据吗?

生:地理上学过。春冬季节刮来自西伯利亚的风。

师:对,这是地理知识,语文里学过吗?《春》学过吧?

生: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师:夏天呢?

生:南风。

师:白居易的《观刈麦》中說:“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冬天呢?

生:北风。夏天刮南风,冬天就刮北风喽!

生: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沉月。

师:你的这一句证明西风是秋天的。在这个有霜的早晨,西风刮得很猛烈,空中传来南飞的雁叫声。霜是秋天的典型的气候。你怎么知道这个句子?

生:学过。

师:你是咱们班第一个用自己的知识积累解读文字的!老师小时候听过非常有名的歌剧《白毛女》,其中喜儿唱——

生:北风吹,雪花飘——

师:所以,四个季节刮什么风,都知道了吧!这个时候是秋天,“离人心上秋”啊,刮来的西风凉了,它也在提示着游子——

生:现在是秋天,该回家了!

师:“枯藤老树”“西风”又添两重乡愁,加上前面写地点的词语,已经是五重乡愁了!乡愁越来越多,越来越浓了。该断肠了吧?

(三)揣摩“夕阳西下”

师:夕阳西下。预示着——

生:天要黑了。

师: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西沉的落日也在催促着断肠人——

生:赶快休息,该回家了!

师:有家回吗?要找休息的地方,可以找人家,可以找旅店。如果有“旧时茅店社林边”,那还好,旅店谁都可以进,但是“人家”呢?

生:不行,得问“人家”愿意不愿意,方不方便。

师:在哪里更舒月艮?

生:家里!

师:《送东阳马生序》中写求学路上,“寓逆旅”,为什么叫“逆旅”?不舒服,心情不好。该找休息的地方了最舒服的地方就是家,所以自然会想家了。所以,“晚上”这个时间点也太重要了。有同学问,“昏鸦”中“昏”已经是傍晚了,为什么还要说“夕阳西下”呢?不要忘了,“昏鸦”中还有“鸦”呢。乌鸦有什么特点?

生:反哺。

师:对,这是它的一个习性。乌鸦还是群居动物,老师从乐亭回唐山的路上,路的右侧有一片树林,正是傍晚时,看到黑压压一大片乌鸦,它们在干什么?

生:回巢!

师:曹操曾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描写乌鸦的生活习性。古道之上的断肠人看到这个景象,听到这个声音,他会怎么想?

生:他想要回家。

师:这就又有了一重乡愁。“枯藤老树”是写乡愁,“西风”是写乡愁,“夕阳西下”还是写乡愁。这样一层层乡愁就把断肠人埋起来了,积累得越来越多,就到了断肠的程度。“断肠”是一个典故,一个人.带兵到蜀地打仗,抓住了小猿,母猿就随着船走,一边走一边哀号,最后一跃而起,跳到了船上,但是马上死去了。士兵觉得奇怪,把母猿肚子剖开了一看,肠子都断了。这种离别之苦,极度忧伤的情绪就称为“断肠”。

五、再读诗歌并小结

师:再来回顾一下,“昏鸦”“夕阳西下”“枯”“老”从时间角度在写乡愁,“古道”“天涯”是从地点角度写乡愁。如果不是秋天,游子可能不想家,可能不会有浓郁的想家情绪;如果不是傍晚,游子可能也不想家,可能也不这么深切地想家。这样,“时间”就成了游子思乡的一个诱因,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样,如果不是在天涯,游子就可能不想家,就可能不这么强烈地想家;如果不是行进在古道之上,没有那一个个能勾起游子思乡的“小桥流水人家”和长亭短亭,游子就可能不想家。这样,地点就成了诱发游子思乡之情的一个要素,成了游子“断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我们学过时间、地点、人物等是记叙文的要素,什么是要素?“要素”就是必要的因素。为什么时间和地点是‘必要”的因素?体会到了吗?

生:体会到了。

师:好,那今天的作业是这样的:如果有过想家的经历,回去请写一下自己的经历,题目是《那一次,我想家了》。请大家想一想,那次想家时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像马致远一样好好地把产生乡愁的时间、地点作为要素挖掘一下,如果你也这样写的话,会写得很好。马致远已经给大家做了一个典范。

感悟

以写作能力培养为指归的阅读教学

河北省名师田贺书工作室的研究主题是“以写作能力培养为指归的阅读教学”。以写作能力培养为指归的阅读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文本既是学习阅读时的对象,又是学习写作时的“例文”。田老师《天净沙·秋思》的教学,在挖掘文本阅读教学价值的同时挖掘文本的写作教学价值,超越文本内容的理解,关注文本的形式,带领学生“因文解道,因道悟文”,既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让学生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文本所用词语不断深究,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发现语言运用的规则,将阅读教学的文本当作写作教学的范例,以使学生在写作时有所增益,堪称“以写作能力培养为指归的阅读教学”这一语文教学思想的有力诠释。

一、理解题目,初步了解文本内容

田老师从题目“秋思”二字入手,抓住“断肠人在天涯”不断追问,使学生理解“秋思”的性质,为下面反复深究词语在整首曲中的意义打下基础。

阅读是自前往后、逐字逐句进行的,最先读到的自然是诗文的题目。因此,“解题”既是阅读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环节,也是理解文本的一把钥匙。对“秋思”性质的追问,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了“天涯”这个表示地点的词语,于是就有了关于“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的讨论,于是就有了“地点是要素”的结论。

其实,关于“时间是要素”的教学也是从诗题入手的。提出“‘秋思是因秋而起的思绪。再想想,曲中写秋了吗?”这个问题,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从“地点是要素”到“时间是要素”的转换,而且也引导学生感受了“文题相符”这个写作常识。

二、咬文嚼字,准确把握文本意义

这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田老师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表示時间、地点两类词语的内在意蕴。田老师认为,教师要为学生树立一个“以读促解”的范例,学生的学才能有所依。在本课的教学中,田老师把咬文嚼字这一精读文本的方法展现给了学生。

田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还原词语本义,依据“天涯”中“涯”字的本义,使学生发现“谁也没有到过天涯”和“断肠人在天涯”这个矛盾。对“古道”一词的揣摩也是如此,先理解“古”字的含义,利用“秦五尺道”图片直观感受古道行走之艰难,联系“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这个小学数学知识揭示出“断肠人”急于回家与旅人行期被拉长这一矛盾,再联系先前谈到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理解“行进速度的缓慢拉长了旅人的行期,使这份离别之苦越来越浓”。最后田老师又引导学生联系《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骊歌,补充“长亭送别”的故事,推想“断肠人”的经历和情感。

我们知道,“自以为是”乃是自省的障碍。同样,自以为对文本有所知,会妨碍对文本意蕴的进一步探求;对主题的浅层感知,也会遮蔽文本丰富的内涵。教学的成功表现在能够教那些学生自以为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古道”“小桥流水人家”“西风”“枯藤老树”“夕阳西下”……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品下来,使学生体会到,每一个表示特定时间、特殊地点的词语都是一重乡愁,这重重乡愁积累得越来越多,就到了“断肠”的程度。就是这样,田老师将一个个具体的词语与这首曲的内涵建立了生动的链接,使学生的初始阅读体验得到了发展和升华。

三、因道悟文,发现语用规则

文本的形式是语文教学的内容。作为文本形式的要素,就成为理解文本内容的依据和抓手。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要素,即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不可或缺。这就使阅读教学超越了文本内容的认知,走向了文本形式的领悟,把握了语言运用的规则。而写作教学就需要教学生明了语言运用的规则、遵守语言运用的规则、按照恰当的语言运用规则(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特定的内容。这样的阅读教学必须把文本变为学生学写作的“例文”。

四、“教”“练”结合,运用写作知识

能力不能被教导,只能被练习。大家都认同这—点。于是,有些教师在教学后会布置这样的写作题目:《天净沙·秋思》中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现了游子的“断肠情”,请运用这种手法写—段文字。这个题目似乎强调“学以致用”,但是学了隋景交融,就会运用这种手法吗?

田老师的提示“请大家想一想,那次想家时,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是对学生写作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想得好”是“写得好”的前提和条件,在“想”的过程中关注特定时间、特殊地点两个要素,才会思考怎样利用时间、地点这两个要素使情感表达得更充分,写作时才可能把“情”融入特定的“景”中。“抓住时间、地点是要素”这一知识点,在阅读和写作中为学生搭建一个攀登的阶梯,给予学生可操作的思维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情景交融”这种手法,将静态的陈述性知识变成动态的程序性知识,完成由“知道”到“运用”的转变。

总之,田老师的这节课以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为指归,运用恰当的解读方式,立足于“运用”教阅读。通过对这首曲的阅读实践和有针对性的写作实践,学生能充分认识“要素”之“要”,从而对写作产生积极意义。

文艺风象

系一根心弦 泰戈尔

你七弦琴流泻的乐声

跌宕,变幻。

琴弦向我悄悄地系上

一根心弦。

从此我的心一年四季

与你弹奏的乐曲一起

铮铮作响,

我的魂与你的旋律一起

袅袅荡漾。

你的眸子里闪耀着我的

希望之灯,

你的花香中交融着

我的憧憬。

从此白天黑夜,

在你绝世的娇颜之间

我的心放光,开花,

怡然轻晃,

我魂灵的影子隐现在

你的脸上。

猜你喜欢
断肠人长亭秋思
秋思
秋思
《天净沙·秋思》
望月
悼玲秀
本期推荐主题 秋思
木槿花西月锦绣
《长亭送别》的心理描写
长亭外,十里酒香
只好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