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院经济合同的数量不断增加,医院合同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医院合同管理工作需要不断的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从医院财务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目前医院合同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试图进一步完善医院合同管理体系,防范经济合同的风险,保障医院的权益。
关键词:医院;合同管理;财务;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4-00-02
一、医院合同管理的现状
1.制度不完善
目前医院合同管理混乱,没有明确的章法可依。大多数公立医院没有认识到合同管理在医院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更没有建立起相对完善并且操作性强的合同管理制度。所以在合同的签订,履行等环节上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经济合同的签订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如若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就会造成多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明,导致各部门之间工作不协调,甚至产生矛盾。
2.信息化程度低
在现今大部分医院中,只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院的服务方面,忽略了在合同管理上的灵活应用。随着医院合同签订数量的增多,合同的种类也复杂多样,这样数量庞大的合同,如果没有进行信息化管理,必然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对于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财务部门往往也是事后被动地接受相关部门的反馈,无法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合同执行的情况。这种信息传递的不及时、不准确,以及财务部门对经济合同执行情况的不了解、不掌握,将直接影响财务数据的时效性。这样的财务数据并不能为医院的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支持。
3.管理意识薄弱
首先是合同签订管理部门的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对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容易忽略合同签订中的法律责任,使医院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其次是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没有进行有效的衔接,而是把合同拟定阶段、签定阶段、履行阶段及后阶段分开管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最后合同数据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与财务部门的其他工作没有建立起联系。
二、医院合同管理的问题
1.合同管理流程不规范
合同签订的流程要进行规范,首先所有的合同都应该经过会签环节,并且在此环节中要明确规定会签的部门以及各部门之间的顺序,避免出现已经签完合同再补签会签表的情况。其次,在医院管理中,对于审批资金的支付是需要重视的,整个支付流程应当是严密的,严格的审核及审批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应当重点审查支付金额、时间是否与已签署的合同条款相符,如若支付的金额较大还需要院级领导的讨论才可实施。最后,因为合同签署之后会产生法律效力,合同中的内容是医院必须执行的,如若出现因为流程没有规范化,在合同中出现不利于医院的条款,那么医院也必须要执行并且承担其带来的不良后果。
2.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
由于目前医院的合同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造成多部門之间不协调。各部门不知道其他部门的规定以及合同审批进度,造成延误付款、合同签订不规范等问题。医院的合同会签在线下执行,需要业务人员拿着会签表及合同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去审批,不仅造成效率低下,而且审批过程无法及时的保留痕迹。由于信息不对称,财务部门无法及时的了解合同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无法及时跟踪固定资产入账,及时催要发票以及实时记账。
3.合同签订与执行脱节
医院业务部门的人员大多法律意识不强,对合同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合同只是收付款需要的凭证,等到收付款环节再补签合同,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合同的重要性,“先开展业务、后补签合同”的倒签情况屡见不鲜。合同是医院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法律文书,是合同各方真实意思表示的载体,对合同各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倒签合同不仅使各方权责不明、容易产生法律纠纷,更直接影响到财务部门对合同资金的审查与把握。
三、医院合同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1.完善合同管理相关制度
目前,医院应尽快建立合同管理的相关制度,让各部门的工作做到有章可依,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加强合同管理,提高合同履行率,减少合同纠纷。具体的管理模式见下图:
医院层级合同管理部门负责全部合同的管理,包含合同的法务审核、合同会签流程管理、合同归档管理以及处理合同纠纷。二级归口管理部门只负责自身业务合同的业务审核、合同履行的监督、合同会签、部门归档及纠纷处理等问题。合同负责部门的职责是合同的起草、日常的履行监督、合同签署及异常上报工作。其中,合同会签环节是需要各部门参与,也是财务部门需要重点把控的环节,具体合同会签流程见图2:
医院应将合同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合同审查的要点进行总结归纳,制定模板合同并列入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方使用模板合同,如此可减少各部门审查的时间,提高合同流转的效率。
财务部门作为合同审查的部门之一,只是针对结算条款进行审查,合同其他条款的约定是业务归口部门及合同负责部门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协商的结果。在结算条款中需约定收付款的银行账号信息,避免出现款项没有及时到账引起的违约纠纷。同时,财务部门也应关注补充协议中的结算条款以及结算金额是否有重大的变更。避免出现为绕过合同审批不签正式合同,而以签订补充协议代替的情况。
2.增强合同管理信息化程度
合同管理涉及医院的各个部门,要想提高合同管理的规范性、效率及透明度,信息化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例如上文提到的会签程序,可以将合同的会签在线上完成。线上会签,一是可以节约业务人员拿着纸质的会签表,到处找相关的科室负责人签字的时间,提高会签的效率。二是各个部门可以在线上了解合同会签以及履行的进度。三是对合同的会签过程及结果留有痕迹,比纸质会签更好的控制人为修改的可能。
对于医院财务部门,可以通过系统更好的利用合同数据进行分析,充分利用这些数据为预算及运营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例如统计全院各个科室签订合同的金额及比例;按照合同的类型及金额占比了解医院资金的分布情况。此外,还可以通过线上合同立项、会签时间排查、遏制倒签合同的情况;通过合同金额控制付款金额以及资金使用情况;通过合同的结算条款控制付款的进度,避免出现重复付款,超前付款的情况;通过付款进度可以了解预算的执行情况,掌握预算的执行率,为下一年的预算编制工作提供依据。
3.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
合同管理工作的展开需要从根本上让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了解其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科室工作中所处的角色。增强业务部门的法律意识,在合同签订、履行等环节上进行全方面的管控。例如财务部门需要审查结算方式的合理性,不仅要熟悉政策以及院内规定,更是要站在院方的角度控制风险。
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评价一家医院水平的高低,已不仅仅是从医院的规模、设备、人员结构、技术水平等这些实体资源进行评判,更为重要的是医院的经营模式及管理思路,即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决定一家医院的发展及未来。因此本文从财务的角度出发,针对医院合同管理模式上提出一些建议,完善医院经营管理框架,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金俊娇,高晓丽,厉胜群.规范医院经济合同的制定.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
[2]刘红星.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科技经济市场,2016.
[3]龙灼华.如何加强和落实医院经济合同管理风险评估工作.投资理财,2017.
作者简介:王旭超(1989-),女,汉族,北京人,研究生学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财务处,助理会计师职称,主要从事财务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