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鹤瑄
摘要: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科兴趣、发放预习任务、组织家庭实验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关键词:高中化学 自主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传统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摒弃,学生的学习也逐步从被动灌输知识的时代到主动接受知识的时代转变。在这样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下,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肩负着变更教学方式,积极地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使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总是记不住化学物质的性质以及能够进行的反应,抱怨内容太多;有些学生认为化学在高考中占用的分值相比于数学科目来说并不高,所以将学习精力都放在主要科目上,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并没有给予足够多的关注;还有些学生因为基础较差,加之,没有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对于一些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总是不能正确理解,还常常钻牛角尖。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便对化学学习逐渐产生了厌倦或恐惧心理。
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分析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学习缺乏兴趣,就如:喜欢唱歌的人听一两遍原唱,就能够记住大致的歌词;人们在看完电视后,总能够清晰地记住当中的故事情节。因此,知识的学习同样遵循这一规律,笔者通过给学生讲授一些趣味性的化学故事或分析一些和化学反应相关的电视剧情等方式,来让他们充分感受化学学科的神奇魅力,进而享受学习的乐趣。
例如:“银针试毒”是电视剧中常有的情节,课堂上学生听课感到疲倦时,我便问:“大家都看过电视剧,在一些古装剧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武林中人外出都会随身携带银针,用来在吃饭前试毒,不变色说明没有毒,变成黑色说明是有剧毒的,你们知道银针为什么会变色吗?”学生们都摇摇头,急切地问:“这到底是不是真的?为什么能够检测出来呢?”我答:“在古代,用的剧毒主要是砒霜,也就是三氧化二砷,它的化学式为As2O3,但由于技术落后,使得制成砒霜里面都含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现在你们猜想,是哪种物质和银针发生了反应呢?。”学生们进行了思考,有的回答:“是三氧化二砷将银氧化了。”我答:“但银氧化后并不是黑色的。”这时,有学生答:“是硫和银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硫化银。”……通过这样的兴趣激发过程,不但有效调节了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而且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和见识,使其对化学学科有了新的认知。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学习严重依赖于教师,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养成了课前不预习的习惯,他们认为反正教师课上也会详细的讲解,预习就是浪费时间。学生的此种错误想法,不但使得教师的课堂授课效果变差,而且不利于提高其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该将课前预习以学习任务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锻炼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有助于构建自主学习模式,还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讲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从网络、书籍或者新闻中搜集:硅在自然界当中的存在形式?常见的硅酸盐有哪些?它们都有哪些用途?由于是以任务的形式发放给学生的,而且与以往的作业形式不同,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完成了预习。这样做的优势在于,首先,我根据学生实际表现出的自学能力,以小任务目标的形式清楚、明晰地发放给他们,这样不仅有效避免了学生盲目地搜集资料,还让他们的预习有了重点;其次,让学生认识到了预习给他们的听课、学习带来的巨大帮助,并逐渐养成预习习惯,从而提升自学能力。
实验是化学教学以及学习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验课不但课时较少,而且为了保证实验安全性和成功率,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也要严格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步骤进行,这就大大缩小了他们用于思考、探究的空间,也不利于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为此,我建議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生活化的实验,例如:在学习完“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中的油脂内容后,我让学生们根据油脂能够在碱性和加热条件下完全水解,生成不溶性高级脂肪酸盐的反应原理,并且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资料,制定出在厨房中切实可行的制取肥皂方案,最后还要将学生们制成的肥皂进行评比,并分享、交流制取方法和经验。这样一来,不但巩固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让他们充分享受了化学实验的乐趣,而且有效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要想打破传统,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高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引导方案,如:多数学生对化学学科缺乏基本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先从培养他们的学科爱好入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之后,教师只需进行适当的教学引导,学生便能够愉快、主动地进行化学内容的学习。
[1]王晓巍.基于高中化学自主学习下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李彩珍.高中化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D].江西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