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18-04-21 04:53王寅
祖国 2018年4期
关键词:战略部署基本内涵新时代

王寅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当前发展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有着新的内涵和要求。理解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依据,熟知历史方位的正确定位,全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刻内涵,进而贯彻执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战略部署,是践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表现。

关键词: 新时代 基本依据 历史方位 基本内涵 战略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崭新时期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这一论断立足我国当前历史方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重要论断显示,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实践进入到崭新征程,面临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践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需要理解提出新时代的依据和渊源,在掌握深刻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全面贯彻执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战略部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依据

时代的转换必有标志性的重大变化出现。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判别,主要基于时间积淀、发展成就、奋斗目标、国际环境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新时代的产生来自于相当时间的积淀。一般而言,没有一定时间的积累不会产生时代的变化。马克思曾经有过这样表述,意思是正如線不是空间的点一样,时代不是时间上的时刻。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经历3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已35年,如此长时间的演变也能够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时期,也能吻合人们常识中“代”的感觉。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完成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从时间序列和发展现实看,我们已进入下半程的初级阶段建设周期。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看,我们现在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和踏上现代化新征程的交织期,亦然是属于后半程。阶段性任务的完成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崭新阶段有详实的时间依据。

新时代的产生来自于我国发展的成就。众所周知,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存在巨大变化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在政权的变化、阶级权力的重大变化等方面。在社会主义制度内期间的变化,重要界定标准是发展水平状况。时间是量度时代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速度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快速发展是改革开发时期最明显的特征,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比较,这都是一个高速发展、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新时代的基础来自于最近几十年的成就,“四个实力”的提升和“五个面貌”的转变是最恰当的总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性变革是新时代的应有之义。从十八大至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稳定中开拓进取,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亿元,居世界第二位,提供超过百分之三十的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居世界前列。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我国实施全方位外交策略,进一步提升在世界的感召力、影响力、塑造力,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改革取得的成就还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中集中体现。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果体现着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这些都充分体现历史性的变化发生在国家事业的方方面面。历史性变革实质就是时代的变化。正是在这些历史性的变革中,新时代呼之而出。

新时代的产生来自于奋斗目标的要求。“两个一百年”宏伟蓝图清晰的向世人展示我国具体的奋斗目标,即从十九大开始直至二十大期间,党要带领全国人民致力于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使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达成。在此基础上还要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任,进军第二个百年目标,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十九大报告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明确要求,分两个阶段梯度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阶段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继续奋斗15年,到2035年在我国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完成;第二阶段从2035年开始,全力以赴奋斗15年,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上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的描述不仅清晰的展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阶段性任务和目标,而且还可以将原定目标提前15年完成。尤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完成更贴近人民的心声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旋律。这既是具有激励性还是具有可行性的奋斗目标和宏伟蓝图,也需要从新时期规划思考。

新时代的产生来自于国际环境的变化。世界范围内正经历重大变革和调整,我国发展也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机遇十分光明,困难也十分严峻。从大国到强国是一个质的飞跃,中国的发展受上国际上诸多国家密切关注。在此关键时期,我国面临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发展的阻力不断增加,这是当前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现阶段,我国与国际世界关联性、互动性不断增强,在世界舞台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进入新时代也是对国际局势和世界环境的新变化作出的正确判断。

新时代的产生还来自于主要矛盾的转化。社会发展中基础性问题集中体现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也是衡判时代的重要变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的治理是以解决主要矛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追求物质文化的需要不断增加,而落后的社会生产无法适时满足需求,形成很长时期内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自强不息的精神,力争在短短的几十年取得辉煌成就。这些成就充分体现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如经济、政治、生态等领域。随着我国粮食和服装问题的稳步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将达成。最后发现,人们对主要矛盾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这些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力、始终保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很多领域在世界前沿方阵崭露头脚,主要矛盾的一端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综合判断,我国在和平年代致力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从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的需要从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变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社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当前的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因素,这就形成了新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所在。社会矛盾历史性的转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党和国家充分认识到新的挑战和要求。我们在坚持发展的过程中,探寻不均衡不充分发展的原因,分析人民群众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便发展目标与人民群众的需要最大化匹配,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进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表征,也是发展的历史方位。历史方位主要用于阐释过去历程、现在状况和未来方向。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历史方位有着详细的阐述,过去的中华民族久经磨难,渐渐屹立在世界东方,现在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未来还将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中华民族的自我发展经历了质的飞跃,必将迎来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正确的历史方位判断表明科学社会义在中国的运用有了新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成果卓然;新的历史方位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和文化在不断发展,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想要独立的国家和人民在渴望发展过程中提供多样化选择,以及对解决人类的问题展示出中国的信心和智慧。历史方位的内涵实际上是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和世界贡献三个角度来界定我们的立场。

第一,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党自创立开始,注重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进行不断的比较和总结,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是适应中国发展的实际和需要;在发展道路上与时俱进的将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创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付出各种艰辛和各种努力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尤其自党的十八大以來,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以最大化实现人民愿望为出发点,从实际出发,陆续出台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推出掷地有声的政策措施。长期以来,许多问题得以解决,许多重大事件的办理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产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纪元,中国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重要性的跨越与发展,集中表现为从站起来向富起来发展再向强起来不断迈进。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之间是有着彼此关联的整体,切不可分割和对立起来。事实上,我们党一直在努力以协调的方式解决这三个起来之间的关联,虽然不同时代着力点有所不同,但从来不是孤立的解决一个问题。中国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的过程,也是我们党“服务人民群众”的体现,新中国的建立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的受压迫的局面,使得国人站起来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实现了国富民强,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新时代发展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因此如何更加保证国人的地位、提高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构建全面小康社会是新时代所有共产党员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问题。站起来后要注意站得稳,并要在世界舞台屹立不倒;富起来要带动全体民众一起致富,精准扶贫,使和富裕包含更高的文明程度。最重要的是从“数量”变为“质量”,应该是更大、更强、更强的生产、更强的科学技术、更强的制度,特别是强大的政党,从而使我国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现在最为接近民族复兴这个伟大目标,我们最有能力最有信心实现民族复兴这个伟大目标。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以来,从理论到实践,不断经受考和发展。自科学社会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以来,迄今为止经历了170多年的考验。近170年来,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曲折与复兴,形成了理论并指导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尤其需要准确把握我国国情,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建设实践中,走出一条不断探寻和开创精神的新路,由此实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命题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毅然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卓然的理论智慧,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实践拓展理论的内容,以理论成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代一代地推向前进。在20世纪末,苏东的剧变使得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前所未有波折和坎坷,但此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如火如荼,蓬勃发展。在弥漫“历史的终结”时期,世界上有一幅复杂的社会主义图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中国的实践已经反复证明,在中国必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道路,也证实道路和制度的正确性,中国的社会主义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新时期的中国,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义不容辞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阶段性成果,未来的中国必将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建立一个个丰碑。

第三,当今世界发展依然很不平衡。二次大战后以来,西方大国在发展中国家强行输出的西方模式,这种与当地国情不符的模式导致发展国家陷入经济发展、国家治理、社会稳定等诸多困境之中,更甚者出现动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行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将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模式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国际治理的经验和教训为基础,面向世界的一整套治国理政的经验,显示了中国智慧。中国的国家独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在世界上可谓一枝独秀,有关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研究成为热点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让世界目光都在向东看。

对于未来的发展,要坚定不移地采取态度,但要为自己的道路,深刻地看待态度,借鉴别国的经验,采取慎重的态度,走着去看,边想边做。实践表明,每一个国家都应当依据自身的国情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从不刻意输出和将意志强加于其他国家,我们以自身的发展实践向世界展示取得的成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方面的实践探索和实证结果对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类似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为此类国家提供可供参考的中国式发展模式。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向世人描绘的宏伟蓝图究竟是何等面貌,在十九大报告中有着详细阐述。

新时代指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伟大胜利。这个时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进的关键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长期唯一执政的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以贯之的事业,是党和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新时代不是对过去发展的否定,而是在前期基础上提升发展的质量,取得更大的成就,最终表现为时代的提升。坚定信心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不懈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不渝续写社会主义理论,立足既有成就,创造更多的奇迹,争取更大的胜利。

新时代需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反腐倡廉新形势下,党的各项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服务人民的本质要求,经得住历史的考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期下产生的,因此实现国家的“十三五”规划战略是党的具体工作要求。

新时代号召全体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争取更好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通过自力更生、不断创新和团结协作,全国人民在新时代围绕创造美好生活的目标不懈努力,通过个人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是党职能能力要求的根本目标与要求。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解决了国人的“身份”问题,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追求由物质转化为精神文化,因此在新时代环境下,党要团结各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战略目标,提出要实现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是新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通过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可以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实现全面精准脱贫。

新时代在我国要全面实现“强起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量的扩大更需要质的提升。新时代,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向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沿着经济总量的“大起来”到国家民族“强起来”的路径前行,这是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民族复兴自新中国成立起有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又为复兴大业注入强大生机活力。多民族和平共处水水乳交融是我国的特色,民族团结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优势,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同舟共济、团结和睦、共同发展。中华文化将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相联,新时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势在必行,这也是众望所归、翘首盼望的重要事件。梦想在前,中华儿女当同心奋力。

新时代还是中国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国智慧、提供中国经验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民加强与世界的联系和合作,在坚持和平发展的前提下,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为美好生活不懈奋斗。新时代是我国逐步走入世界舞台中心、不断为人类做出大国应有更大的贡献,达才能兼济天下。我们的前辈们曾提出过“中国应该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梦与世界梦是相通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中国的发展不仅本国公民受益,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总量列全球第二,新时代既具备能力、也拥有责任为推动世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内容丰富,从微观人的发展到宏观民族国家的进步,引导激励所有公民共同实现中国梦的美好前景。新时代将成为历史铭记的重要一笔,让世界瞩目,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时代。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战略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论断有现实依据也有理论支撑,十九大以此为基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上具体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战略。

关于新时代的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不忘初心、勇于拼搏,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中国人民一直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民族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带领全国人民艰难地走在民族复兴大业的征途中。在新时代作为13亿多人口的大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中国共产党是为全国人民谋幸福的,因此在新时代的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伟大历史使命,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意味着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利益,提高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新时代的使命需要分以下两个战略步骤:1.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2.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样的时代,既往的发展基础给予我们最强的信心,距离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的任务最近。

关于新时代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革命胜利,除了依靠人民群众之外,还在于重视理论创新,强调理论创新的指导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思考,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全面深刻的剖析,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任务布局等基本问题,并且按照新的实践要求对社会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践指导,形成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政治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国前进的方向。

关于新时代的战略。及时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方針蓝图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因此我们党立足于对新时代和社会的顶层设计与谋划,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十四个坚持”,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党构建人民满意的国家体系的重要指导,全党必须要在新时代全面坚持贯彻和落实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和推动伟大事业发展。

关于新时代的举措。十九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辉煌成就必须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实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在以下方面着手:在经济方面要紧紧围绕经济新常态发展理念,深化市场改革,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实施,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形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推动全民开放的经济格局;在政治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制度,发展社会民主政治,强化依法治国战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在新时代背景下,政治建设尤为关键,尤其一些腐败案例充分展现了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从革命时期我们党就高度重视政治建设,提出革命的政治工作就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而新时代是我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因此坚持党的执政地位,围绕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文化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将人们的生活文化需求作为重要精神体现出现,强化了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优良的家风文化,并且要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在社会方面,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完善民生工程,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坚持精准脱贫战役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在国家安全方面,加强了党管军队,大力发展高端国防技术,构建国家安全委员会等;在生态建设方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进程,完善生态保护等等。

关于新时代的党建。新的时代就必须有新的气象和新的行动。要想实现伟大的梦想,就必须进行伟大的斗争,建设伟大的工程,并推动伟大的事业,而党建工作是这四大项目中根基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实施全面从严治党,努力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反腐败问题,并且将生活作风建设、民主生活会纳入到管党工作体系中,充分发挥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新增“纪律建设”,体现了管党治党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的新鲜经验,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回归了制度建设的内在规定性,更加凸显了制度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商志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任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和历史前提[J].学术探索,2014,(01).

[3]肖锦龙.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学理论,2013,(21).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扬州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战略部署基本内涵新时代
白求恩矿资本市场日:K+S集团稳步实施“塑造2030”战略部署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几点思考
森林康养产业经济带动性与环保型方案研究
依法治国之基本内涵探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如何整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