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南京形象及其中蕴藏的历史话语

2018-04-21 04:53牛世峰
祖国 2018年4期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牛世峰

摘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甚至世界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其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较高的知名度。芥川龙之介之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文化情感要素。1921年带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希冀访问中国,遍历上海、苏杭、南京、九江各地,以游记的形式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做了独特的描摹。本文选取在其游记以及小说创作中关照较多的城市南京作为切入口,研究芥川龙之介笔下南京的城市风貌,并透过这些现实的描摹挖掘南京形象背后所隐藏的历史话语。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南京形象 历史话语

芥川龙之介被胡适先生称为“新派小说家”,一生短暂,却著作颇丰。由于从小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其作品也多掺杂着中国文化因素,在当时的日本,芥川龙之介也被称为最了解中国的青年作家。1921年,29岁的芥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社委托,访问中国。这次访问也是芥川龙之介所期待的,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使他对这个神圣国度充满了想象,也梦想着能够亲历他在文字中领略的那些名胜古迹。他从上海登陆以后,先后游历苏杭、南京、九江、汉口、长沙等地,期间写下了大量的关于游历各地的记录,这些记录留下了“民国10年”时的中国印象,在当今而言是珍贵的史料。

本文单独选取南京作为研究对象,一是因为南京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特别的地位,它不仅是六朝古都,更承载着秦淮文化;二是民族发展过程中,南京又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犯下滔天罪行的罪证城市。从一个日本作家的角度去描摹这样一座城市,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研究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南京形象及其中隐藏的历史话语,必然离不开作者和作品,也必然离不开承载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状况,因此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和芥川龙之介关于南京的作品本身进行论述。

一、中日文化交流逆转背景下的芥川龙之介

近代中日兩国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70年,明治新政府游说清政府与其订约通商,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然而,甲午中日一战,泱泱大国败得一塌糊涂,也是这一战,让清政府不得不把目光转向日本这个东邻小国,然后开始学习效仿。清政府基于巩固自身的统治的目的,推出了一些学习日本的改革措施,同时派驻留学生,学习日本的先进经验,由此揭开了近代中国人赴日留学的热潮。与此同时,日本更加积极主动地与中国进行交流,这一方面是日本政府出于对中国的调查侦探和情报收集,一方面是日本民间赴中旅游和求学工作。在此过程中,这些来到中国的日本人留下了许多关于中国当时自然风貌和社会现状的记载。今天,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历史观看待这一现象,这些记载是我们研究近代中日两国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芥川龙之介作为作家的代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大阪每日新闻社委托来到中国,对游历之处以游记的形式进行了描摹。特别值得关照的是他之于南京这座城市不仅以游记的形式进行了描摹,还以小说的形式进行了艺术创作,这足以说明南京对芥川的印象之深和影响之大。

对于作者本身,芥川龙之介生于东京,本姓新原。出生后9个月,母精神失常,因此被过继给母亲兄长芥川家做养子。 姨妈对教育有很大热情,受她的影响,芥川龙之介从小就热爱读书,尤其喜爱中国古典小说,而这也是他对中国文化极为了解,又向往的根本原因。以至于后来芥川的小说作品大多取材于日本及中国的古典,多以现代视角对古典题材进行诠释和解读,同时揭示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畸形。芥川龙之介关于南京的记述最直接的作品是《中国游记》和《南京的基督》,作品中对社会、人物观察极为细腻,描摹极为生动,这与芥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密切相关。这方面的学识和素养,也为他访华时能够全方位考察中国的社会现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南京形象与“圣人之国”憧憬的幻灭

对于南京形象的理解,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是芥川龙之介固有的概念。如前所述,芥川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了解,并抱以美好的向往,而南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部分的载体,在芥川心里理应是《秦淮画舫》、《桃花扇传奇》中所作的描摹场景,至少在印象中南京应该是古典的、有内涵的,即“烟笼寒水月笼沙”。其次,当芥川真正亲历这座向往的城后,真实的现状成为南京形象的另一个重要层面。芥川直白地说了一句话:“烟笼寒水月笼沙”这般风景已不可见。所谓近日之秦淮,无非是俗臭纷纷之柳桥。柳桥曾是日本东京著名的花柳街。由此可以看出,秦淮花柳成为芥川心中南京新的形象。同时,芥川在描摹秦淮河时,说道:两岸鳞次栉比的人家,皆是饭馆与妓馆之类。一句话将当时的南京形象做了概括。这座古老而又充满古典意味的城,已没落成人性固有的“食色”之城。“这不仅是一幅令人忧郁的可爱的风景画,同时也是我们老大国可怕且具有辛辣讽刺意味的象征。”在如此景象之下,真正代表古典文化的“山水屏风”,让芥川烦恼不堪。此外,“在夹杂着西式建筑的民居后面,可以看到麦田、蚕豆田,还有浮着鹅的水塘。在相对比较宽阔的大街上,行人却寥寥无几”“南京城内有五分之三的地方都是旱田和荒地”“路旁的柳树、欲塌的土墙”,这些又成为南京自然风貌的形象。芥川坦言:在勾勒出怀古幽情的同时,也寻思着要把这些空地都买下来,或许能一夜暴富也未可知。

对于南京如此的形象,芥川在笔下便毫不客气,对所见所闻带着一种鄙视、不屑和讽刺的口吻进行了揭示。以至于到后来,他躺在床上,纵然胸怀旷世之志,也不得施展便将猝然死去。他对病态的社会和丑恶的现实感到恶心,觉得自己好像在五六分钟之内就要没命了一样,这足以看出当时的现状让芥川感到有气无力,异常憋闷。当然,我们今天看来,芥川对中国的描写看似是一种带着有色眼镜的抹黑,而且对芥川的认知也大多避之不及。但是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这种透彻的描摹恰似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批判。并且,鲁迅先生认为,“倘有外国的谁,到了已有赴宴的资格的现在,而还替我们诅骂中国的现状者,这才是真有良心的真可佩服的人!”

对中国心仪已久的芥川龙之介失望了,他目睹着满目疮痍的中国,目睹着“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消逝,他见证了中华古文明的衰败和社会的混乱。面对乱世中的中国社会的现状,芥川不仅表现出不满,更充满了失望。对所见的丑恶与颓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在慨叹与痛惜之余,他借用“休言竟是人家国,我亦书生好感时”来表达心中的忧患。在到访中国之前,他同其他日本学者、作家等一样,都对这个文明古国充满期待和向往,而且在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将中国誉为“圣人之国”,然后当芥川到访中国后,盛世与乱世的极端对比让芥川对“圣人之国”的憧憬幻灭了。

三、历史话语和“怪异不洁”现象的批判

我们研究当时的南京形象所传达的历史话语,首先就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南京这样一座古老的文明之城为何成为芥川笔下如此的没落不堪?“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场景为何不在已不可见?特定的历史背景有特定的社会现状,因此这些疑问背后隐藏的时代背景是我们正确认识芥川这样一个日本作家批判中国社会的行为。我们知道,芥川成行于1921年,而那一年是“中华民国十年”,正是辛亥革命后,南北分裂、軍阀混战的时期。同样,这离腐朽的清政府覆灭还不到20年,中国处在资本主义、殖民主义与封建流毒的夹缝中。战争使中国社会民不聊生,正如芥川在《南京的基督》中中国导游所说的,“不知什么时候家就可能被烧了,或者人被杀了,明天的事情谁都不知道”,“现在的中国人比起瞻望孩子未来的前程,更容易沉溺于酒和女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芥川的笔下的南京形象就有了存在的“合理性”,而这个“合理性”背后的南京在芥川所到之处都显得“怪异不洁”。

在《南京的基督》里,作者开篇就说“一把十分破旧的椅子仿佛早已被人遗忘了似的被闲置在那里”,这椅子就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典文明,然而被闲置、被遗失。更悲剧的是,这椅子竟然被搁置在妓馆里。古典文明在动荡的社会中荡然无存。同时,《南京的基督》作品本身就描写了主人公金花为了生存,沦落为妓,然后通过信奉天主教而得以解脱的故事,这从侧面反映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和希望的幻灭,人们只能依靠信教来对生活有所希冀。也正如《南京》里导游说的“现在的中国人,更容易沉溺于酒和女人”,民众面对如此动乱的社会,显得无能为力。芥川在游览孝陵时,直接说道,“孝陵因太平天国之乱,楼阁殿堂大抵被烧毁,随处尽是野草”“那里既没有屋顶也没有柱子,只残存着一圈红墙,墙壁上满是涂鸦的痕迹”。这是对文明遗失和毁坏的直接批判,也是社会现状的真实写照,人间已民不聊生,地狱也一样荒芜。

在《南京》作品中,芥川走进一家鞋店,他看到“里面有两个工匠,正一心一意地做着鞋”。这首先彰显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朴实和专注,对于鞋子,也要匠心独到。但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人民群众的无能为力和麻木,即使社会动荡不堪,只管认真经营一门手艺就好,似乎这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的命运与他们毫无关系。“也许在这个店里橱柜的什么地方,会有用人皮缝制的奢华的女鞋”,芥川有了这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显得极其古怪,但也正是这种感觉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吃人的畸形发展。芥川最后买了一双说不清颜色的鞋,只说“极其古怪”,这又怎么不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直接批判呢?社会更发展更是畸形的,极其古怪的。芥川在参观贡院时这样描摹,“贡院规模巨大”“无数瓦片相叠连绵不绝的景观,不仅让人觉得十分夸张,同时也更显荒凉”,这场景正是对辛亥革命后,中国科举制度废除的现状描写。芥川还发表了“普天之下的考试制度都无聊至极”的见解,正是对科举制度和人才选拔的鄙视和批判。

还是在南京,芥川的朋友告诉他,在南京生病非常可怕,在南京生了病,如果不回日本治疗,没有一个能活下来。这绝对的论断使芥川认为他快要死了。透过这样的描述,当时的中国确实也生了病,如果不运用先进的思想和政党来挽救中国,那中国的命运也岌岌可危。芥川对中国爱之深而恨之切,他通过这极为黑暗的描写又似乎在召唤中国的青年能够站出来救救中国,而同样,在他极度失望的心理最深处,似乎又潜藏着一份期待:“中国人是个了不起的民族。你看着吧,中国将来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国家。”[3]而就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成立,带着马克思主义理念和思想开始了挽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征程。历史证明,在党的带领下,沉睡的狮子惊醒,中国摆脱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并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从历史的角度,当时的南京形象是整个中国的缩影,这与今天的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也正是芥川笔下的南京形象在经过历史不断发展后,传达出的更深层次的历史话语。

参考文献:

[1]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全集.第5卷[Z].岩波书店,1977.

[2]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江口涣.我的文学半生记[M].青木文库,1968.

(基金项目:芥川龙之介笔下的江苏形象及其中蕴藏的历史话语,项目号:2016SJD750048;作者单位:无锡太湖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芥川龙之介
《河童》的哲学性解读
芥川龙之介《北京日记抄》的生成及空间幻想
浅析芥川龙之介《阿吟》阿吟教名中的圣母意象
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中南北“中国想象”之异
论芥川龙之介文学中的反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