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拜物反对及批评对于当代社会建设的意义

2018-04-21 04:53李珍珍
祖国 2018年4期
关键词:资本论资本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绩斐然,以此带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息息相关的层面都产生了积极地变化,其中又以人的思想变化的最激烈,变得更加复杂多样,而这其中也蕴藏着一些不和谐。马克思对拜物现象的分析和批评,深刻地向我们揭示了资本拜物的演化进程,为我们客观认识资本拜物这一社会现象,进一步切实加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资本 拜物 价值危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被“物”(商品、货币、资本)掩盖起来的社会中人与人的真实关系,揭示了人被“异化”的真实生存状态。马克思对“拜物”的批判,是基于对商品的分析,进而揭示货币、资本的拜物的本质。

一、《资本论》中对拜物的批评和反对

马克思指出,商品本身及其完成才是货币,货币本身及其完成才是资本,资本关系不能降低到货币层面中解决,同样,货币层面不能降低到商品管理上解决。

(一)商品拜物

马克思指出:“在宗教世界的幻境中,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同样,在商品世界里,人生产的产物也是如此。这就是拜物: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必然带上拜物性质,拜物同商品生产密不可分。”商品拜物的本质为,“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由商品反映为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为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二)货币拜物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并且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即是货币,货币是特殊的商品,是让社会关系变得更加隐蔽。“一种商品成为货币,其他商品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这些物,即金和银,生来就是一切人类劳动的直接化身。货币的魔术由此产生。”货币通过交换,从而满足生产者的各种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人对货币的依赖性逐渐加深,拥有货币就拥有“支配别人的活动或支配财富的权利”,拥有“社会权利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反之,失去了货币就失去社会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扩大发展,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人对物越来越依赖,引起了政治、经济、文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全面物化,最终出现了异化的普遍化。拜物随着劳动力成为商品发展至最高形态——资本拜物。

(三)资本拜物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三位一体”公式: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马克思对此谬论进行了尖锐地反对,明确指出这个说法掩盖了本质:价值创造源泉。“三位一体”谬论中,“神秘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物化了社会关系,物质生产关系和它的历史社会规定性直接融合在一起的现象已经完成:这是一个着了魔的、颠倒的、倒立着的世界。由此可见,资本拜物的本质:将价值增值视为资本自有的魔力。”因此,马克思指出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是资本拜物消亡的前提和基础。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揭开物物关系幻象的面纱,充分展现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在这里人将获得解放,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现今社会状况分析

最近一项网络在线调查,在关于“中国人目前的道德现状”问题投票中,总投票人数为2506 人,认为很好的为0.80%,认为正常的为6.74%,认为异常的为21.79%,认为很糟糕的为70.67%。

(一)拜物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们从吃不饱穿不暖到解决温饱,到现在正在全面迈进小康社会。物质生活丰富多样,而经济发展的急速也让文化建设发展显得比较慢。

1.拜物是伴随市场经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我国的现阶段,商品与商品生产依然广泛存在,劳动产品采取商品形式进行交换,因此,商品拜物依然会出现。同样,货币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在商品交换中不可或缺,货币支配人的幻象持续存在,货币拜物的不可避免地存在。

2.拜物的本质是商品、货币、资本的物役性在观念上的表现

物质财富的增长使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加地被自己生产的商品,尤其是商品背后的地位、名望、身份等社会关系深深地控制和奴役。一切都是“向钱看,向厚赚”,被货币,尤其是被货币带来的荣耀、光环紧紧抓住。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特色现在花,资本必须受到重视,在重视中发挥资本的作用,以发展社会生产力,资本的使用必要性根本原因是建设过程中的发展需求组,即行政权力赋予资本巨大的权力来侵蚀劳动的应有的价值。因此,资本的拜物的威力更是巨大。

(二)拜物现象的根源和本质

马克思指出,“在社会公有的生产中,货币资本不再存在。”。但是单纯地否定资本并不是现階段能完成的事,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的难题。

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相应的时间已经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果正确对待资本并发挥其正当的作用作出了实际可靠的回应。主要就是我国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定并正确的前行着,现阶段的任务即为坚持国家公有制为主导地位,运用资本的扩张力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物质条件,为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同时,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难以避免资本拜物的侵袭。

三、对拜物批评和反对的当代价值

当今处于全球化时代,马克思对拜物的深入分析及深刻批判对社会的正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对拜物的批判为当代中国经济伦理提供价值导向

追求利润最大化,实现资本的保值增殖是现阶段各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在此过程中,资本拜物现象必然产生,从而冲击人们的理想信念与道德观念。拜物批判理论是一种价值标准,进而为我们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的选择,摆脱经济人的狭隘个人视野,划清经济伦理的两种界限。

(二)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资本拜物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最终消亡,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将实现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同时,马克思的分析也明确了资本拜物可以彻底被消除:资本拜物——以人为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现阶段,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以人为本的观念变革。让人不再被资本奴役,超越资本的强制逻辑。让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摆脱抽象、虚幻的统治,从抽象、虚幻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有着丰富感性的人的回归。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利用资本,使用资本的力量,但是也要将资本用法律限制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包容。在各种价值观并存、价值危机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客观认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资本拜物存在的本质,进而科学探索消灭资本拜物的现实路径,使人们摆脱“拜物”,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积累社会物质财富,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推动社会全方位和谐、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冒大卫.从货币到资本——《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资本拜物教”概念的预演[J].云梦学刊,2011,(02).

[7]朱斌.马克思对资本拜物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J].齐鲁学刊,2011,(01).

[8]李烨.《资本论》的历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

[9]唐正东.马克思拜物批判理论的辯证特性及其当代启示[J].哲学研究,2010,(07).

[10]卢有志.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信仰危机与原因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

[11]陈海博,李伟.马克思对资本拜物的批判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2,(03).

[12]姚新立.基于《资本论》的马克思历史观探析[D],苏州大学,2010.

(作者简介:李珍珍,硕士研究生,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资本论资本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浅析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哲学阅读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当资本无处可去时,可以造车啊!
VR 资本之路
资本过热烧出伪需求更多O2O项目可能在下半年死掉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