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创设改革开放学,是改革开放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的必要,是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必要,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必要,是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必要。改革开放学的建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渊源。改革开放学有着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丰富的研究内容,改革开放学有着自身的研究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
【中图分类号】D232;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570-(2018)01-0048-13
如何描述改革开放的过程特征,如何概括改革开放的内在本质,如何提炼改革开放的基本规律,如何表达改革开放的演进逻辑,如何评价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总结过去、认识当下、指导未来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要回答这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全面、系统考察和研究改革开放的历程,建构改革开放的学术体系。改革开放学创设的必要性已经日益凸显,成为一项紧迫的学术任务。本文拟就改革开放学这一重大学术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学界关注与重视。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①改革开放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必然要求对改革开放的规律有深入研究分析,对改革开放的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对改革开放的现状进行准确把握,对改革开放的未来进行有效预判。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从理论的深刻性和学术的系统性,建构改革开放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框架。
(一)改革开放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的必要
中国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在这些感性的经验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本质和规律?“中国为什么会如此之快的发展”“有没有一个中国模式”,等等,这些问题形成了深刻的中国发展“世纪之问”。“世纪之问”的核心答案就在于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之后又是什么力量和机制在推动和牵引呢? 这就是问题所在,国外学者甚至这样感叹,谁说清楚了中国的发展问题,就离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远了。②这就说明推动中国发展的改革开放动力机制十分复杂,这就需要对改革开放的大量材料、数据和案例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只有在占有丰富的材料基础上,进行经验事实的分析,才能提炼出理性的普遍性理论观点,从客观事实上升为主观认识。
由于中国改革开放还在不断深入推进之中,身在其中的中国理论界还没有对改革开放的历史材料系统整理、全面总结,提高到应有的高度来思考和认识。在某种程度上看,国际学术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材料收集、经验总结与理论分析工作倒是显得比较积极,而且已经有一些成就,国外学者的一些总结和分析已经产生了一些影响,如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提出的“北京共识”,就曾经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影响,形成了与“华盛顿共识”相对应的学术功能与现实效应。它是在占有了一定的改革开放材料之后,利用西方逻辑框架和学术工具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①显然,这些结论有的是比较偏颇的,如他对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的解释,就存在着明显误读。而这些国际学界的材料误读与结论偏颇,必须由中国学者在充分收集材料、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符合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经验的理论结论和学术观点,从而真正将中国快速发展的改革开放动力密码诠释清楚,表达明白。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从学科的整体上进行建构和研究。否则,就很有可能出现改革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学在外国的尴尬局面。
(二)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必要
改革开放经历40年已经进入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正如习近平所指出,改革开放的一些表层问题和简易环节都已经解决,剩下的都是比较困难的问题,是深水区,是硬骨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系统性风险明显提高。②所谓系统性风险就是指改革开放的相关要素联系紧密,呈现出反向动态结构,只要对一个要素进行调整,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反向功能释放。如房地产市场的改革开放,存在一个二律背反的改革选项:收紧会对上游产业、劳动就业、地方税收带来一系列不稳定,不改革会对民生质量、金融风险带来巨大压力。正因为存在这些系统性风险,改革开放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就必须随之跟进,为当下和今后的改革开放复杂性和风险性应对,提供理论供应和对策支持。
改革开放学就是要从经验性描述,上升为规律性的研判。这就需要从理论系统性上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当前改革开放的研究存在一定程度分散化和碎片化现象。学者都是从原有学科体系来进行孤立式的研究和表达。而新时代的改革开放的系统性注定了这些碎片化、分散化和孤立式研究,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因为改革开放已经远远不是单一学科问题,它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一系列学科和专业的综合,是一个全要素的问题对象,所以,就必须集合相应的学科和专业要素,创设改革开放学进行综合研究和系统分析,以满足当下和未来的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的需要。习近平对改革开放的系统性研究提出了殷切希望,也为改革开放学的创设提出了具体要求:“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③
(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必要
习近平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④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和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学术材料和研究课题,改革开放是最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是最有条件和最有资格总结和提炼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学术体系的学术对象。这就要求将改革开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与分析,建构以中国改革开放经验事实为前提的综合性、整體性学科。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中国改革开放,才能在研究中体现和展示学术研究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
创设改革开放学,才能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才能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出发,凝炼出与中国特色相匹配的学术概念,考察和描述中国改革开放,才能发现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国底色和中国特征。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研究特别是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研究,总是带有一定的西方色彩与特征,提炼出了一些西方愿意看到并愿意表达的特征。这些特征并不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本来底色和本质背景,因为这些研究者没有从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考察和描述中国的改革开放,所以没有触摸到中国改革开放的真正本质。为了改变改革放研究的这种局面,为了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必须从改革开放学的角度,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来考察、描述和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并在这一基础上,提炼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理论内容和学术观点。
创设改革开放学,能够将中国改革开放纳入到一个总体的框架体系之中,更好的显示和表达中国风格、气派和特色。中国改革开放是一项总体设计和行动,在形式和结构上有着不可分割的结构性联系,只有从总体的结构性上,才能更好把握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在特征。如果单单从某一个方面来考察和描述中国的改革开放,往往有可能陷入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甚至得出与总体特征与本质相反的结论。如关于中国当前社会性质的认识,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误读,在国际甚至国内的学术观点上,还有一定的影响空间,有的学者甚至误读中国整体的社会发展模式。除了意识形态方面的偏见之外,其本质原因还在于方法论的错误,只是从经济本身来考察经济,而不是从政治经济社会综合视角来考察和描述中国经济。例如,西方学者在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改革开放最大行动之时,就得出了中国实质上是一种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误判。他们有意无意忽略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前面还有社会主义的政治限定词。①所以,改革开放学必须由中国自身的学术主导,才能真正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多维视角来总结其中国风格与中国特色。
(四)为世界提供中國智慧和方案的必要
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决策层与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长期沿用西方政治经济发展模式,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的情况下,对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兴趣日渐浓厚。正如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中所指出:改革开放“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②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观点还需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总结和提炼,从而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上,从理论深度和学术高度表达和传播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改革开放学的创设,能够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更好地对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进行系统的表达,能够既保持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自身特色和优势,同时又能够融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国际社会理论研究与学术思维的一般原则,更好地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智慧与方案进行精准的表达与传播。首先,它能够让国际社会对改革开放的总体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改革开放的中国智慧进行集成式的表达和传播,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某些具体方面内容的碎片式认知。如果说其他的学科能够从自身的学科框架来表达中国改革开放的智慧和方案的话,那么改革开放学则能够从整体上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智慧和方案进行系统的表达和传播,使国际社会通过总体认知和把握,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智慧和方案有着更为准确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在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和行动中进行借鉴、参考和运用。其次,它能够有针对性地就改革开放的规律与本质进行表达与传播,集中于一些核心的问题,根据国际社会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特征,将中国改革开放的智慧与方案进行总结与提炼,从而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完成中国改革开放智慧和方案的本土化转换,与其治国理政的决策、行动进行有效对接,真正发挥中国改革开放智慧和方案的国际化应用。
作为一个综合性、现实性、应用性的学术体系,必须有着自身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渊源和指导思想。只有在坚实而正确的基础之上,改革开放学创设与建构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保持科学正确的立场,才能保持创设过程的正确导向,从而客观真实地描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深入具体地分析改革开放的丰富素材,全面精准地提炼改革开放的理论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是改革开放学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社会建设过程中的运用,改革开放过程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下进行的。因此,无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革开放都充满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蕴,在总结和创设改革开放学的过程中,必然要将这一意蕴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
首先,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去考察和分析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和演变逻辑。改革开放理论起点就是从恢复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讨论中开始的。1978年全国范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思想理论上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并与“文革”后期基层改革开放的尝试,形成了对应与支撑,奠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双螺旋结构。无论是学术理论界的思考,还是民间群众的实践,都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长期以来中国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结果。理论界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来作为自己思考的基本世界观,广大群众用自身的实践朴素地诠释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就是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这一系列范畴的中间环节就是实践。实践唯物主义成为中国改革的哲学基础,以实践为中心,学术理论的创新和人民群众的探索,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双螺旋的动力机制。而这一双螺旋的动力机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具体体现。因此,要创设和建构反映中国改革开放本来原则和内容实质的改革开放学,就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身的世界观。
其次,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去考察和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思维与策略技术。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方法充分体现和遵循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的认识论。1978年,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适时强力恢复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方法论。没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如果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给中国改革开放提供动力机制的话,那么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则给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规范机制。如何认识改革开放,如何指导改革开放,标准和原则就是实事求是。不搞空洞的争论,而是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只要符合实事求是思想原则和认识规范的,改革开放都可进行实践。这就是邓小平后来总结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不争论原则,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则。因此,改革开放学要真实地再现改革开放的基本过程,准确预判改革开放的未来趋势,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
中国改革开放推进的基本路径与方法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一般,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和要求,从改革开放切入点的时空选择,到改革开放速度与节奏的把握,无不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具体体现。中国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经济要素分散,制度体系比较简单,在农村进行改革的先行实验,其经济成本与制度风险相对较低。在改革还充满着不确定因素,对改革的进程与结果缺乏有效管控的背景下,首先在农村推行改革,是中国改革最明智的选择。中国开放也是如此,其地点选择远离政治经济中心的华南地区,其思路理念就是将负面影响和可能风险降到最低。这种时空选择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因此,要正确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与经验,要深刻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规律与本质,就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作为基本的依据和原则。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改革开放学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服务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必然要成为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在创设和建构改革开放学的过程中,也必然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之下,改革开放学才能承担改革開放过程描述、经验总结、规律揭示的任务与功能。
首先,只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标准,才能正确评价改革开放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才能为改革开放学的创设和建构提供描述和讨论的依据与标准。改革开放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层,所获得的利益是一个差异化的状态,有的获得量较大,获得感较强,有的阶层则相反,甚至既得利益者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还可能受到损害,如下岗工人、被精简的干部。从国际社会的角度看也是如此,有时国际舆论和学界对中国改革开放赞赏有加,以从外部支持中国改革开放力量为荣耀,有时则对中国改革开放或者对中国改革开放的部分政策(如扩大对外出口),恶意评价,大力反对。这些矛盾现象,都是从自身的利益角度来评价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与行动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评价主观性概莫能外。也许这些评价在某一个方面具有客观性,但放在整体的角度就是不全面的。如何评价工人下岗,从具体的工人来说,是一个利益受到损害的个体,这样的改革开放对他来说就应该是一个负面的评价,但放在整体的角度,如果国有企业不进行改革,所带来的危害则是全局性的,其后果也会更大程度影响到下岗工人身上。所以,局部和个体利益的损失甚至牺牲,是整体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成本和代价。①当然,改革的系统性设计应该对这些受到损害的局部和个体予以补偿。这方面做得不够,是当时改革的一个教训。所以,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原则和标准来看待和评价这些改革,只有站在这一高度,才能对改革开放进行整体性客观描述和评价,改革开放学的科学性和整体性也才能体现出来。
其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对当下和未来复杂形势的改革开放,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为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对策供给。当前改革已经进入到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复杂阶段。无论触动哪一主体的利益,就一定会遇到阻力和障碍,最终在博弈和妥协的过程中,将改革政策的执行摊薄和稀释成一个面目全非、各方都不满意的被动和纠缠的局面。改革开放学怎样才能从理论的深度和学术的高度摆脱这种利益的纠缠呢,那就是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安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出具有学理性和操作性的改革开放对策和措施。对外开放也是如此,中国对外开放如何推进并能够保证中国核心利益,这就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原则下,进行思考和设计,最终提出既符合中国核心利益,又能够在国际上实施的对策和方案。所以,创设和建构改革开放学,必须而且必然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改革开放学的文化渊源
改革开放是在中国进行的伟大事业,是植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社会变革,必然充满着中国文化的智慧和元素,要从理论的深度和学术的高度去描述、总结和分析改革开放,并在这一基础上,创设和建构改革开放学,就必然要追根溯源,要从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角度,进行中国式的总体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改革开放的中国血脉和文化底色。
要从中国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的角度去理解改革开放的设计和推进理念。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在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习惯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民众的响应,进而顺利推进和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所有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和行动,都有着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理念和色彩蕴含其中。这种色彩越强烈,改革开放的实施就越顺利。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一特征更加明显。如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很快就得到实施,并取得了巨大成效,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它符合中国几千年来以血缘为基础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具有一定的现代意义。将家庭这一最具有传统色彩的体制与具有现代意义的承包制结合起来,形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与中国传统农民的思维理念和行为习惯一拍即合,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坚决拥护,是最低成本的实施,最大利益的回报。开放也是如此,一开始的开放是隔离式开放,通过4个经济特区,与中国其他的空间进行隔离(外地人口进入特区要办理边防证件),防止在对海外情况尚未形成一定认识的前提下,境内群众与海外事物的全方位、大面积接触,从而引发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这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外有别”“夷夏之辩”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如果不从中国历史传统和文化思维的角度去考察中国改革开放的话,就很难解释和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些重大政策和行动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来源。所以,创设和建构改革开放学,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理论渊源。
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之所以能够独立建构,就在于其有着与其他学术体系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只因为有了其独特的研究对象,才有了其他学术体系无法替代的存在价值。改革开放学之所以需要独立创设和建构,就在于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与其他学术体系有着明确的边界。
(一)独特而稳定的研究对象
中国改革开放是一项独特而深刻的社会变动,已经在中国大地上推行了40年,在今后仍然有继续推行的必要。因此,作为研究改革开放的改革开放学,有着长期稳定而又独特的研究对象,具有长期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改革开放的理念和思路。这是改革开放学研究的前提性对象,要从思路理念上,理清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实施的形成过程和变迁路径。因为任何一项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和行动的实施,总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取向的,总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和目标指向。改革开放学就是通過这些价值取向的揭示,理清改革开放的思路和理念。改革开放的基本思路和理念实质上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哲学。迄今为止,中国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深层规律和本质没有揭示和表达出来,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对改革开放哲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而是停留在一般技术和策略层面来考察和研究中国改革开放,达不到应有的高度和深度。改革开放学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从哲学的高度与深度来考察和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层理念和思路问题。中国改革开放哲学要紧紧抓住三个方面的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和分析: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终极价值。任何一个社会行动都必须有一个最长远的目标追求。中国改革开放的终极价值是什么,需要研究、揭示和表达。二是中国改革开放顶层设计的依据。复杂而艰巨的改革开放,在设计一项政策、实施一项行动时,根本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应该遵循一个什么样的原则,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顶层设计上没有出现颠覆式的错误,在一些重大战略十字路口,设计和实施了正确的决策和行动。改革开放学就是将这些重大决策背后的顶层设计和理念揭示和表达出来。三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底线与边界。改革开放是一项重大的自主型制度变迁过程,涉及到全方位要素重组与利益调整。如何使要素重组和利益调整保持在既有的基本制度框架下,存在一条底线和边界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没有出现断裂与对抗局面,各种要素和利益始终在可控的框架下,保持一定的内在张力,共同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就在于中国改革开放在哲学的高度始终有着一条清晰的底线和明确的边界。改革开放学就是要研究、揭示和表达改革底线和边界的深刻内容。
其次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动力机制。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高速发展。在高速发展的背后,必然有着强大的动力推进系统在发生作用。改革开放学就是要通过对改革开放的过程分析,寻求这一强大动力机制的发生、释放和传递的环节与路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紧紧抓住三个方面的重点来展开考察和分析:一是个体的主观利益诉求集合为集体的行为动力。将个人的主观愿望转化成为集体行动的一致同向动力,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动员和控制过程。马克思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使自身成为国家。它们是动力”。①中国改革开放是如何将个体分散多向的利益诉求集合为一致同向的发展动力,值得深刻总结和表达。这是改革开放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二是动力释放的路径和通道。改革开放动力生成于个体主观利益诉求集合为集体发展的行动动力。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动力形成之后,通过什么样的平台和路径释放出来,每个社会主体通过动力的释放,都能得到利益的实现和回报,同时也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仅有动力而没有恰当的动力释放机制,动力就有成为无效功率,不能产生实际的利益。这在历史上有许多负面的案例。如“大跃进”时期,全国人民的发展动力十分强劲,劳动场面热火朝天,但没有带来正面成效,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的动力释放机制。三是改革开放的动力规约机制。动力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社会主体的发展欲望。这一欲望的原始起点就是人的本能。每个个体的本能欲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会形成集体发展的行为动力,但如果个体欲望膨胀,超出一定边界,就会导致动能溢出,溢出之后就会形成动能的冲突,当冲突达到一定阀值之后,就会导致集体结构的破坏。从总体上来看,中国改革开放对这种动力溢出保持了较好的控制,虽然存在非道德和非法现象,出现较为严重的发展动力溢出,但总体还是在可控范围里,而且在不断好转。这就存在一个动力规约机制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是如何将强劲的动能规约在一个可控范围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动能溢出现象。这就是改革开放学要研究的重要对象。
再次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演变逻辑。改革开放是一项历史行动,具有长远的时间阶段与广阔的空间领域,存在时间向量上的变迁逻辑和空间纬度上的弥散逻辑。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的时间起点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从小岗和深圳空间原点开始的。经过40年的时间,改革开放的空间已经由两个微不足道的原点扩散至全国,辐射到以“一带一路”为平台的世界。改革开放学要研究的问题是,在这长远的时间变迁中,在这广阔的空间弥散中,改革开放遵循一条什么的逻辑,不把这个问题思考和表达清楚,中国改革开放的规律和本质就很难揭示,改革开放何以成功的世纪之问就很难回答。因此,这一问题就必然成为改革开放学的研究对象。这一对象又从两个方面分解出来:一是时间的动态平衡逻辑是如何实现的,改革开放与高速发展变和不变的选择问题,这与时间节点有着重要的联系,在什么时间节点上推出什么样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什么样的改革开放行动,遵循一条什么逻辑?二是空间动态平衡逻辑,改革开放是从不同的空间地域采取不同的政策而推进的,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内地,从国内到国际,在什么样的空间采取什么政策和行动,如何从局部到整体,从个别到一般,遵循什么样的变化逻辑?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学研究的对象。
(二)复杂而丰富的研究内容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波澜壮阔,复杂曲折。材料、数据、案例丰富多元。如何将这一过程归纳总结,呈现和表达为一个清晰路线图,将丰富的素材概括提炼,呈现和表达为完整的结论和观点。这一过程的考察和书写,这些结论的提炼,这些观点的表达,就是改革开放学的研究内容。
首先是改革开放的材料搜集和整理。改革开放学研究的基础性内容和首要任务就是对改革开放的丰富多元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因为只有广泛占有材料并在整理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对本质和规律进行分析与提炼。改革开放的时间跨度较长,空间广度很宽,其材料的收集整理任务十分繁重,改革开放学第一步研究工作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重要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编辑,由于改革开放的时空性原因,这方面难度已经比较高。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些重要文献的收集与辨析,就已经出现了分歧。如改革开放初期几份重要文献的形成过程,真伪程度都需要进行辨析,特别是一些具有标志性价值的地方改革开放文献,更需要抢救性的整理。如社办企业向乡镇企业转换,乡镇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制过程中的地方性文件等。二是对改革开放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改革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导致了一些重要数据的不完整性和不系统性比较明显,这种不完整和不系统影响了改革开放过程的再现,也影响了结论的提炼和观点的表达。如有的时段,各地方的统计数据相加,并不一定符合全国的统计数据。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必然成为改革开放研究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项具有实证导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数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辨析必然成为改革开放学的前提性和基础性的研究内容。三是案例的收集、筛选和分析。改革开放过程中,有着一些奇迹般的案例,这些奇迹般的案例,是说明和诠释改革开放总体奇迹般进程的有力证据。例如,广东顺德一个维修农具的队办企业,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不断转换和发展,最后变成了世界500强,在一片萧条的世界家电制造行业中,高歌猛进。①这其中蕴含大量的信息密码,解读和破译这些信息密码,就是改革开放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改革开放学关于文献搜集与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是改革开放的过程描述和建构。改革开放是一个历史过程,研究历史的内容就是要对客观的历史材料进行选择、回放,呈现出清晰的历史过程,在历史客观过程的再现中,揭示出历史的规律与本质。所以,对过程的研究就是改革开放学的重中之重。而过程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改革开放过程的书写。过程书写就是历史叙事。改革开放的复杂而丰富过程,怎样来呈现和表达,书写的价值与话语、书写的逻辑与结构,都需要在改革开学研究过程中,进行认真谨慎的选择和使用。改革开放过程中书写最大难题就在于历史与现实的重叠和交集。有相当一部分社会大众就是改革开放的在场者和经历人,他们有着自身的利益和视角,他们的故事有着特定的价值和立场,要从一个公共叙事者的高度去把握,叙事的价值与立场是不容易确立的,必须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再现,然后将本质的过程抽象和概括出来,成为能够代表和反映大多数人价值和立场的叙事。二是建构改革开放的历史记忆。这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改革开放是客观过程,客观过程的本质和规律需要认识和揭示,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框架和工具进行建构和表达。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永远都不是客观世界的经验描述,而是基于客观的主观理性建构和表达。作为哲学社会科学范畴的改革开放学,更是需要主观建构和表达其过程的记忆体系。建构和表达是改革开放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其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改革开放学必然要作为重点来对待,要作大量的材料取舍和分析,用最具有典型的材料和故事,来建构社会对改革开放的记忆链条。
再次是改革开放原理的抽象和概括。中国何以成功的“世纪之问”,仅仅依靠过程的再现和记忆的建构,是远远不能回答的,还必须深入过程的内部和深处,在现象的背后挖掘内在必然联系和本质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改革开放学的预设目的和功能。那就是对改革开放内在逻辑和本质规律的揭示,从而形成真正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要对原理和规律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具有科学意义的格式化表达,这是改革开放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也是改革开放学研究的难上之难。因为这一目的的达成不仅需要占有大量的材料,更重要的是需要驾驭材料的理论水平。因此,这一研究内容实质上就决定了改革开放学能否建起来、立得住的问题,如果仅仅是材料堆积、过程回放与记忆建构的话,改革开放学就只有文学性而不具有历史性,更不具备哲学性,不过是一堆精彩的故事而已。改革开放原理的抽象和概括,需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抽象出一套概念,只有抽象出具有改革开放学本身独特的概念,才会将改革开放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因为概念就是以其本身的独特性区别而存在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丰富而独特的过程,其实就蕴含了很多独特概念,如“渐进”的概念,“迂回”的概念,“特色”的概念等等。对材料的分析越深入,对过程再现越准确,概念的抽象就会越丰富。二是对命题的抽象和概括,在独特概念的基础上,必然存在一些反映客观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命题,这些命题是通过概念组合而形成的。命题就是对现象表达的公式,就像物理学中的公式、数学中的方程一样,是去除了其他非本质要素之后,对主体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数量表达式。中国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可以用一组这样的命题来进行抽象和概括,如中国改革开动力可以概括为“个体—集体同向动力系统”,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各要素之间的联动关系可以用“同向动态平衡”和“反向动态结构”来表达等等。三是要抽象概括出一套反映改革开放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体系以独特的概念为基础,以独特的理论命题为为框架,最终形成能够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的理论体系,较好回答“中国何以成功”的“世纪之问”。
最后是改革开放价值的评估和表达。改革开放学研究最终还是要回到价值判断上,当然价值判断需要以事实判断为依据和前提,但仅仅客观叙事不能代替价值的评判。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对中国和世界影响深刻和巨大的社会行动,必然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赋予与绩效的评估。改革开放学就是对改革开放的过程和规律进行研究之后,对改革开放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研究和表达,以便为现实提供借鉴和参照。这一研究内容是改革开放学的落脚与归宿,是完整的改革放学结构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的重点:一是基于当下的意义与价值。改革开放对于每个中国人都有着普遍意义和价值,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会从改革开放中得到了物质利益、社会自由与精神尊严。虽然这些获得感在不同阶层、不同个体的相对程度有较大差别。正是因为这些较大的相对差别,才会引起有些人对改革开放的认同和评价下降(“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但无论如何,相对差异所引起的主观感受不能替代所有主体的绝对获得。改革开放学就是要对意义和价值进行评估与表达,将改革开放的巨大意义呈现出来,提高每个社会主体对改革开放的正面感受,降低负面印象,从而达到对改革开放的认同,为消除利益差异而引起的社会分歧,凝聚社会共识提供理论支撑。二是评估正面意义和负面影响,为将来的改革开放提供参考和借鉴。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程,有很多阶段性的经验,也有很多超越阶段而长期有效的意义,但也有一些在当时就是不成功的教训。改革开放学要将这些正面成功的经验和负面失败的教训评估分析,准确表达出来,成为改革开放未来决策者、行动者甚至普罗大众的参考和借鉴。三是对改革开放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国际评估与表达,使改革开放成为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理论宝库。在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有效治国理政的理论供应,在西方模式边际效应递减的大背景下,对中国智慧和方案的兴趣与期待正在日益增长。中国有责任和义务将自身改革开放而导致成功发展的智慧和方案总结和表达出来,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治国理政的选项。但是要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表达为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的智慧与方案,并非易事。其叙事方式、表达话语都与国内存在一定的区别。不是简单地将国内的理论成果进行语言上的翻译转换,就能达到目的的。改革开放学就是从建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目标出发,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总结提升为具有国际意义和价值的理论体系,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应有的理论贡献。
除了有着独特的研究内容之外,一门学问之所以能够成立,还在于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只有正确而合理的研究方法,才能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的目标。改革开放学是历史与现实交错、当下与未来贯通、政治经济文化相融合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除了运用其他学科通用的一般研究方法之外 ,还应该确立自身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辩证法
改革开放学在很大程度上与历史学有着联系,是对历史过程叙述基础上的现实考察和未来预测,具有时间向度。因此,改革开放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就是历史辩证法。正如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所指出,历史发展就是一个辩证的过程,辩证的过程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等各种要素在特定的时间阶段集合所形成的结构性张力,决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提供着历史发展的动力。①中国改革开放就是如此,在错综复杂的发生和演进过程中,有着其特定的内在本质和独特规律。这种规律符合历史辩证法的逻辑框架。
首先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一切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和工具。作为以社会群体广泛参与的重大变革行动为研究对象的改革开放学,必须且只能运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来进行分析:一是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改革开放的动力。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动力来自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落后,与先进社会主义制度之间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只有变革妨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调整就是改革开放。如果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来考察和分析这种矛盾张力的话,就很难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国改革开放持续强劲动力。二是改革开放的评价原则和依据,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来看待和评价。改革开放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体现。中国改革开放的发起者是广大群众,无论是“小岗模式”还是“深圳速度”,都不是出自领导讲话或者“红头文件”,都是人民群众自身的创造。党和政府认可了这种实践创造之后,才将其上升为政策,在全国范围推广和实施。如果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研究,很容易忽略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不恰当地将个人的作用夸大,不符合历史本来面目。当代中国,无论是哪一个领导人主政,他必须选择而且只能选择改革开放(也许名称不叫改革开放),否则,他就很难维持其领导地位。邓小平对这一点的深刻认识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①
其次是辩证法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方法论体系。它必然成为考察和研究改革开放,构建改革开放学的基本方法。作为一项长期而又复杂并还在继续推进的社会变革,其参与主体和客观要素非常复杂。要在这复杂的主体和要素里,理清内在结构和逻辑,必须用辩证法来进行研究:一是要有全面的视角,必须将改革开放置于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考察和分析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复杂性。它是当代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当代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各种要素结构性功能合力作用的结果。如果不用辩证法,就会只孤立地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局部,就说不清中国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和本质规律。如从社会主义发展的角度,在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初期的集中权力与资源体制完成了其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的使命,第一代具有崇高威望的领导人逝世之后,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面临着矛盾涌现、执政基础弱化、社会动荡的风险。如何化解这种风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论述,只能靠第二代领导集体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改革开放是普遍选择,而对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历史评价是改革开放的切入点。苏联的改革开放如此,中国改革开放也是如此。但关键就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对第一代领导人进行历史评价。赫鲁晓夫采用了全盘否定的方法,以《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文献切入,实践证明未能成功,受到保守势力的强力反弹。邓小平采用温和的手段,用全面的辩证法,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文献切入,实践证明,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就是辩证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改革开放能否成功,一个重要的决定性要素就是能否运用好辩证法。因此,要对改革开放过程进行考察和研究,当然也必须运用辩证法的方法论。
(二)文献解释法
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蕴含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行动、成效最终都以文献为介质表现出来。改革开放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文献学,除了前面所說的文献搜集、整理和辨析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些文献进行阅读与解释。只有阅读和解释,才能将文献之中所蕴含的信息和价值提炼出来,成为支持改革开放学结论、观点的依据和材料。文献解释法在改革开放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文本内容的诠释。有些重要的改革开放文献,形式简炼,文字简短,但其中包含着与改革开放相关的深刻信息。这些内容信息,必须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进行深入的解读,才能捕捉到其深刻而全面的内容。特别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话语,质朴直白,简明扼要,看起来平淡,不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研究,不联系当时的改革开放实际,就很难把握其深刻的内容。“摸着石头过河”,就有着极大的解读空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是中国智慧和解决方案的集中体现。它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方法论基础,是中国改革开放能够成功的哲学前提。如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谈话,①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光辉文献,其内容深刻而丰富,对指导当下和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文献的文本解读对于改革开放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是文本意义的诠释。在改革开放中出现大量重要的文献,这些文献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都有着重要的创新意义,这种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重要价值不仅没有弱化,反而还在增强。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十三大报告,等等,其突破性和转折性意义日久弥新。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确立奠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哲学基础,中共十三大报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仍然是在这一框架下的时代发展与内容深化。所以通过文献解释,对文本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进行挖掘和表达,是改革开放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三)数据结构法
改革开放学具有一定的实证特征,要对实践过程进行分析,除了用综合的定性方法之外,还需要对改革开放的一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数量关系来描述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所以改革开放学必须引入定量分析方法——数据结构法。
一是数据模型分析法。要结合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对改革开放的海量文献信息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内在联系的逻辑规律。如对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制度改革与市场反应之间的联动机制与传输路径,市场反应的结果方式,等等,来分析改革开放政策的动能释放过程和路径。
二是结构功能分析。所谓结构功能分析,就是将相关要素通过数量和权重组合在一起,建构一个系统,并以系统论的方法来观察其功能输出,并连续对结构要素进行替换和调整,再观察结构的功能输出,这就可以考察一些特定的要素在改革开放整体中所发挥的作用,所占有的地位,是不是具有替代性,如果具有替代性,则说明这个要素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并不是最为重要的,反之亦然。例如,在西方经济学中,产权改革特别是产权的私有化,在市场经济中具有主体性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当然也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放在中国社会主义总体制度之下,在其他经济要素和政治要素共同作用与影响下,其重要性显然不如在西方社会。这就可以通过结构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在方程中,产权改革作为一个变量,它的权重被弱化甚至抽出之后,对经济效益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如果说没有根本的影响,如国有企业改革,那么,就说明产权要素并不是改革开放的核心要素。
改革开放学的创设与建构是一项复杂的学术工程,需要学界的共同努力,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学界同仁应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下,深入研究,认真思考,尽早形成完整系统的改革开放学,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支撑,为构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迪斌,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