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婷
一、家园配合一致性原则
1.利用绘本熟悉幼儿园
家长在入园前引导幼儿多看些有关入园的绘本,例如《我爱幼儿园》《阿文的小毯子》《汤姆上幼儿园》《小阿力的大学校》《小魔怪要上学》等,家长可根据幼儿的情绪来选择合适的绘本,提早让幼儿认识到上幼儿园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期待。
2.扩大幼儿的人际交往圈,增强幼儿人际交往的能力
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家长要有意识地扩大幼儿的人际交往圈,增强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果家长能引导幼儿和同龄的小朋友玩耍、游戏,那么幼儿一旦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就很容易不粘着家长。
3.与教师及时沟通幼儿的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个别交流或者约访等形式,先了解幼儿的情况,例如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家庭氛围、与家长的亲密程度、兴趣爱好、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详细做好记录。
4.家长的坚持
分离焦虑主要分为反抗、失望、超脱三个阶段。在反抗阶段,幼儿会嚎啕大哭,又踢又闹,当幼儿发现大哭没有用时,就会从大哭转为断断续续地哭泣,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这就是分离焦虑的失望阶段,这个阶段幼儿发现家长还是不搭理自己,就会进入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入园焦虑时间的长短。有些家长在还没送孩子上幼儿园时自己就表现出各种不安和焦虑,幼儿很聪明,他们能敏感地捕捉到家长的这种情绪,并表现出极度的伤感博取家长的同情,好让家长不送自己上幼儿园。家长们无论何种情况,都要坚持送幼儿上幼儿园,并多投入坚定的目光。班上一位幼儿刚入园时哭得很激烈,那天他的奶奶和妈妈一起送他进幼儿园,他抱着奶奶的脖子嚎啕大哭,一副“生离死别”状,奶奶不忍心自己的孙子这样哭,也默默地流眼泪。此时妈妈坚决地对奶奶说:“交给老师,如果你这样,宝宝以后都不会适应幼儿园的。”之后他都由妈妈接送,虽然他每天来都会哭一小段时间,但是妈妈还是坚决地把他交到教师手上,用鼓励和安慰的语气说完“妈妈下班会来接你”就走了。现在幼儿已经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
当孩子哭闹时,家长首先要给孩子以肯定,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这段时间很担心”,或是“你担心自己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妈妈非常能理解”等,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恐惧焦虑家长都明白。同时,家长要告诉孩子其他小朋友是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让孩子知道离开妈妈后,完全有能力独立面对这些事情。家长要坚信,放手是给孩子一次成长的机会,努力把孩子培养成社会人。
二、为幼儿创设良好、温馨的环境氛围
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微笑,有一颗温柔的心,愿意耐心地與幼儿沟通并倾听幼儿的心声。幼儿从家里到陌生的幼儿园,教师应该像妈妈一样,让幼儿产生安全感、信任感,这样更能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为了建立良好的常规、帮助幼儿有序安全地在幼儿园生活,教师会向幼儿提出要求。然而幼儿在家里过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到了幼儿园要适应各种常规,遵守各种规则,心里自然不能接受,所以会增加对幼儿园的反感心理,延长分离焦虑期。因此,教师要尽量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去引导幼儿,对表现好的幼儿多加鼓励。教师对经常不遵守规则的幼儿多提出希望,及时在其进步的时候给予一定的鼓励。对于某些哭哭啼啼的幼儿,教师多给予一些拥抱,让其充分感觉到教师的爱。
2.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安全、温馨、充满童趣的班级往往会吸引幼儿的眼球,教师可以在“娃娃家”放置幼儿喜欢的玩偶,允许幼儿在午睡的时候或者在平日活动带着自己的玩偶;还可以布置幼儿的全家福照片,渗透家庭的气息。班级创设的色调最好用暖色调,创设温馨的氛围。
3.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午餐、午睡环节
(1)通过鼓励使得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进餐环节。许多幼儿在集中活动时都非常积极,乐于参加,但是一到午餐环节就哭个不停。教师可以在餐前先做个介绍,并与幼儿讨论食物的营养,让幼儿意识到吃饭的重要性。教师不间断地提醒并鼓励幼儿,只要幼儿在吃饭时有稍微的进步就及时的鼓励,这样幼儿能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所带来的成就感,自然也能提高吃饭的积极性。这个过程比较漫长,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鼓励。例如,班上有个男生,他每到吃饭就不停地哭,根本停不下来。有一次午餐很合他的胃口,我试探性地问他要不要来吃几口,他答应了,在等待妈妈来接的过程中吃了一小盘,我给了他一个小小的鼓励。我想,通过接下来的引导,他应该会慢慢适应幼儿园午餐的环节。
(2)创设安静、温馨的环境帮助幼儿适应午睡环节。很多幼儿明白午睡后起床一会儿就可以回家了,但还是不愿意经历这个环节,因其平时并没有午睡的习惯,或者存在晚睡、认床、需要陪伴等问题,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情况给予适当的陪伴。对于能自主入睡的幼儿,教师给予鼓励,并以榜样激励的方式,激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对于有些难以入睡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陪伴,轻轻地拍拍背、摸摸头,增加幼儿的安全感。在幼儿睡觉前教师可以放一些轻音乐等,营造良好的睡眠氛围。
三、因人而异地疏导
1.后哭型
教师应针对每个幼儿分离焦虑期的长短给予不同的回馈和疏导。有些幼儿带着好奇来到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等新鲜劲过去了才渐渐有情绪反应;教师不能忽视这类情况,要了解他们情绪不良的原因,化解他们心中的焦虑。例如,我班上的一个小朋友,刚开始入园的时候没有哭闹,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两周后他早上入园时有情绪,而且总是皱着眉头,经过观察了解,他之所以有情绪是因为中午睡不着,因此到中午午休时我轻轻地在他耳边说:“如果你睡不着就不睡,躺着休息便可。”入园时,我对他也表现出特别的热情,抱抱他、鼓励他,消除他的焦虑情绪,过了两天,他的情绪好了许多,还悄悄地和妈妈说:“妈妈,老师特地到门口接我,说我表现很棒。”
2.大哭大闹型
有些幼儿刚开始哭得稀里哗啦,每天抗拒上幼儿园,过几天就适应了;还有一些幼儿表现为大小便不正常、经常肚子痛、呕吐等等,这些都是焦虑情绪导致的连环反应。对于这种情形,教学不容忽视,这些幼儿多半在家与长辈的相处时间聚多离少,依赖性比较强,在幼儿园得不到帮助,教师应先满足他们的心愿,例如和妈妈再抱一抱,或者到大班看一下自己的姐姐。待幼儿情绪稍微稳定,教师再慢慢引导他们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如果幼儿愿意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遵守常规,教师就给予奖励。
3.默默无闻型
有些幼儿入园时不哭也不闹,貌似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充满着焦虑感的,他们对自己不会吃饭、如厕感到焦急,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来。这类幼儿不敢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基本偏于胆小,不会主动交朋友,对感兴趣的事情也不会积极地参与。教师应该多提供舞台,让幼儿学会表现自己。
四、结语
总之,幼儿的分离焦虑是幼儿心理方面的问题,幼儿园和家长应意识到分离焦虑对幼儿的影响,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为幼儿进入一个新环境创建一个良好的开始,使幼儿的童年更加快乐。
参考文献:
[1]静 进.儿童青少年厌学和拒绝上学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7(10):865-866.
[2]朱 慧,潘红宁.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11):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