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

2018-04-20 06:30陈美玲
教师·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蜗牛分组叶子

陈美玲

一、科学分组,提高教學效率

小学生科学分组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前后桌自由组合,或者按照平时的学习小组进行分组,两种形式的分组都有不错的效果,小组同学之间比较熟悉,讨论、交流也比较积极。但也有一些问题,例如,上课时总有几个学生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等到观察结束后,教师提问:“观察了小蜗牛后你们发现了什么?”有学生就回答道:“蜗牛有壳,可以吃。”这句话引得满堂哄笑,其实教师想让学生观察蜗牛的爬行,但很显然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这说明科学分组要和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动态的分组策略,根据教学实际和教学需要适当调整实验小组。例如,在《植物的叶》的教学中,学生们收集的叶子类型很多,但有的组的学生收集的叶子的类型相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适当调整座位,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认识更多的叶子,并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叶脉的结构等知识点。

二、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能力

小学生本就处在一个好动、好奇心强的年龄,教师在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兴趣的保持和激发,使其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例如,在《植物的叶》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验材料,大家都很积极。接着教师让学生讨论谁的叶子更漂亮、为什么。交流过程中,学生的答案很丰富,有的说叶子像朵花,所以很漂亮;有的说心形的叶子才漂亮;有的说自己的叶子最漂亮,因为自己的叶子有很美的“花纹”;等等。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入一些知识点,如叶子的形状、叶脉等,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融入知识点,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其对知识点的记忆更深刻,了解得更全面、详细。在教学结束后,教师拿出几张漂亮的叶画发给学生,他们都很惊讶,原来叶子的美并不仅仅是他们刚才了解到的。这样的小惊喜使学生有了期待,他们认真听讲,并会主动地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例如,王某在看了教师的叶画后,突发奇想,用生菜叶做裙子,拼出一个小姑娘,这种兴趣使其对叶子的形状等更为在意,学习时也更加认真。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促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中不仅能够积极参与、积极表现,还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方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又如,在《蜗牛》教学中,教师播放了一首儿歌《蜗牛与黄鹂鸟》,学生们听着快乐的旋律都非常高兴,课堂的活力一下被激发出来了,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一步步认识蜗牛。学生带着兴趣对自己熟悉的小动物进行研究,发现好多小秘密,这是自己以前没注意到的。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再如,在《蚯蚓》的教学中,教师先问学生:“什么是地龙?”这个问题瞬间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回到课堂,大家都想认识一下“地龙”,也想知道蚯蚓与“地龙”的关系。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知识,学习效率会更高。

三、注重细节,激活实验教学

小学生是一个很有特点的群体,他们在教学中的表现让笔者觉得他们懂得很多,同时也需要得到照顾。因此,教师注重教学细节是教师结合学生个体特征进行教育的体现。例如,在教学中,两个学生起了争执,这时候批评处理会影响整个班的教学,但把他们分开,他们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带着情绪学习,不仅自己学不好,还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对此,教师可以“亲自”带着他们做实验,在学生身边待几分钟,他们会很快忘记刚才的不愉快,而且会很清楚本次实验的目的,表现得更加积极。又如,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实验材料准备得不充分,在安排分组时教师应留意这些情况,合理调整分组,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再如,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将实验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讨论教学等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教学的应用时应结合小学生年龄段特征,认真了解学生想学什么、想怎样学,再结合教学内容对教学进行精心规划,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中,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茂红.新课改下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17(47):47.

[2]施晨阳.提高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效率的策略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4(6):163-164.

[3]黄 瑞.浅析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及教学对策[J].考试周刊,2017(47):25.

猜你喜欢
蜗牛分组叶子
分组搭配
叶子
怎么分组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蜗牛说
分组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一见倾心的优雅——叶子
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