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娟
百行信为首,人无信而不立。
在我国征信业严重落后于金融服务需求这一背景下,2018新年伊始,央行受理了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
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之后最受瞩目的征信公司,百行征信并不是一个“外来的和尚”,它由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8家市场机构共同参与组建,各持股8%,不过大股东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
由于“民间基因”的注入,新成立的百行征信在为我国征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和变革元素的同时,也为我国征信业发展带来了思考。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除了央行征信中心和这八家机构以外,市面上大约还有2000家从事征信业务的公司。而百行征信以这种股权结构诞生,意味着国内个人征信业务模式除了央行征信中心这种直接由监管当局组建的登记系统外,另一种将是行业协会组织牵头的。在这一格局下,我国个人征信业面貌或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未能进入联合名单的征信企业或将面临更大压力和‘出场风险。”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宋红光说。
在宋红光看来,征信业是一种特殊行业,具有揭示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特殊功能,是必须具有审批资质或备案资质的特许经营行业,而非一般竞争性行业。因此,未来应该是政府主导的高度集约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的市场格局。
事实上,从狭义的征信本质来看,征信就是用征集来的信息判断债务人的偿债意愿和偿债能力。而目前征信的外延被放大了很多,甚至在有些地方和领域被滥用。因此,征信业亟需规范和约束。
“在此背景下,规模小、能力差的征信企业就会面对越来越小的生存空间。这不是征信市场决定的,而是服务能力决定的。征信业连续几年出现行业性亏损,足以证明这一点。”宋红光说。
无疑,百行征信的落地是我国个人征信服务向市场化发展迈进的重要一步。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个人征信服务市场整体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庞大的金融创新需求市场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此,安融征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常胜认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的,也更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民间个人征信服务行业的发展。他建议在法规约束下,鼓励市场化征信机构积极参与其中,进一步针对特定领域、特定市场主体进行征信的补充与完善,最终构建完成我国全面的个人征信体系。
央行征信中心主要服务住房公积金、各类银行机构、贷款公司、保险以及资管公司等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专门负责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事业单位。而百行征信则是一家标准的公司,盈利问题是早晚要考虑的事情。一时间,关于未来我国征信业是坚持公益性为主还是市场化运作的争论不断。
据宜人智库和TalkingData联合发布的《个人征信行业研究报告2017》显示,2016年中国实际个人征信市场规模为134.2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个人征信市场收入规模将达到341.5亿元。
采访中,业内人士普遍不看好个人征信的市场盈利前景。据悉,2017年底,我国征信收录自然人规模近9.2亿,信贷记录人数近4.4亿。尽管我国征信覆盖人口多,但覆盖率相较于美国有较大差距,并且用户活跃指数远低于美国。同时,我国征信查询的最高费用仅为美国的1/6。因此,虽然我国征信业潜在天花板高达4000亿元,但也只是从全国人口的角度进行预估,而盈利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借助于业务多元化,在近期内效果不会太明显。对于百行征信来说,日后如果盈利,也要按照占股比例平分利润,这8%的收益能否达到企业预期仍然令人担忧。
征信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而非暴利行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机构绝不可能胜任此行业,征信机构一定要具备公益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社会服务意识。”常胜说,“征信服务作为金融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就如同我们老百姓的大米与食盐,要保证品质和可持续,就一定需要市场化机制。但因其产品的特殊属性,价格与利润一定要合理、透明。”
“从未来发展看,当征信结果作为社会治理的一个参考指标且个人征信成为资本配置的前置条件时,就会出现全面征信、权威评价的要求,而这一背景下的征信业应该是由政府主导,加入更多的公益性,企业征信可能由大的征信机构进行市场化操作。”宋红光告诉记者。
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从信贷征信起步,一直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导。直到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及《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的相继颁布,才开始进入制度化和市场化阶段。因此,尽管当前我国征信市场已形成以央行征信系统为主、市场化征信机构为辅的多元化格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间金融活动对征信服务的需求,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正如不少业内人士所言,目前我国征信市场尚处于从0到1的初步阶段,不论法律制度、市场运行机构还是企业产品服务,都刚刚开始。
就在近期,一些银行就因为存在未经个人同意查询个人信息或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未按规定处理异议,未落实征信安全管理规定,违规查询企业信用报告等行为,收到了监管部门开出的数万元不等的罚单。
罚单背后,暴露出的是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互联网的连接能力越来越强,信息数据成指数级增长,这也对信息安全监管带来了新挑战。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人们对隐私保护越来越重视,到底该怎么管,监管部门还处于摸索阶段。
2016年9月8日,北京中国国际金融展上,观众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展台查询自己的征信信息。
信而富创始人、CEO王征宇指出,个人信息保护将是个人征信监管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我國缺少相关的法律顶层设计,这将成为百行征信发展壮大的巨大障碍。目前,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尚在制定中,《征信业管理条例》也并未对个人信息采集的边界和监管尺度作出足够的明确。
在美国,对于信用报告的调取有严格的规定,对于调取是否需要本人授权也给出了清晰的界限。“因此,无论在个人信息采集的边界上,还是在个人信息的调取上,中国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征宇告诉本刊记者。
同时,征信有别于诚信,也有别于社会信用。以某企业信用分为例,该企业陆续推出的信用免押金、免保费、免签证、享受机场VIP通道等服务,很多已经超出征信的应用范畴,而成为客户营销工具。从征信角度而言,以电商数据及众多非借贷行为数据为基础的信用评分,不仅在准确预测借款人借还款行为上存疑,其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生活场景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也让人担忧,甚至可能创造特权群体,有悖社会公平和正义。
常胜指出,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新业态的金融服务体系离不开个人征信业的有力支撑。个人征信业的发展之路,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离不开政府的规划与引导、法律法规的有力支撑、规则与机制的确立等。虽然我们不需要走发达国家的老路,但我们仍然需要在创新与实践中予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