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君 陈婷 郑燕芬 王小平 韩娟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 南充637000)
临床护理作为慢性胃溃疡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护理重在病情控制,忽视了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影响治疗效果。我院医者总结工作经验,结合患者及家属意见,推出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期缩短患者医治时间,减轻医疗负担,改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资料如下。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胃溃疡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两组患者均同意参与研究,所有入选对象经胃镜检查确诊,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精神交流障碍者。研究组男2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8.2±4.7)岁;平均病程(4.1±1.3)年。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48.4±4.6)岁;平均病程(4.4±1.1)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以对比分析。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由护士按照规定,结合医嘱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患者长期忍受病痛,初入医院面对陌生的环境及医护人员,难免会有抵触情绪,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帮助其正视疾病,与患者家属沟通,准确把握患者病情、症状及喜好,有针对性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多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为其解答疑惑,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缓解不良情绪,闲暇时可为患者播放轻音乐,转移其注意力。(2)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为讲解护理要点及日常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服药治疗,告知其药物功效、使用剂量及自行停药的危害,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同时可组织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利于家属辅助医护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服药期间,护士应注意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及恢复情况,便于及时予以治疗调整用药,提高治疗质量。(3)生活指导,观察患者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纠正其不良行为,注意饮食卫生,多餐少食,忌生冷辛辣食物,禁浓茶及含咖啡因子的饮品,制定科学食谱,嘱咐患者多食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增强其自身抵抗能力的同时利于修复受损粘膜组织,促进胃溃疡愈合。(4)环境干预,每日清扫病房,通风消毒,根据患者需求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可于室内摆放新鲜花草,为其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缓解其负面情绪。(5)档案管理,建立患者档案,每日记录患者病情,与医生沟通,调整护理方案,同时可让患者与主治医生沟通,消除疏离感,借助以往成功案例给予患者暗示,提高治疗依从性。(6)追踪服务,患者出院后开展为期半年的追踪服务,每周电话访问,每月走访,详细记录患者病情,通知其复查。
疗效判定:痊愈,经胃镜检查溃疡面愈合且腹痛、返酸、呕吐问题消失;有效,溃疡面开始愈合,临床症状得到极大改善;无效,患者病情恶化。
自制生活质量评估表从躯体健康、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社交关系、自我保健意识五个方面进行评估,总分定为100分,分值越高证明生活质量越佳。
本文涉及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用(±s)、(%)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用t和χ2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若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护理干预前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8.1±5.4)分与对照组(69.4±4.8)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1.166,P=0.123);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但研究组(92.3±3.8)分高于对照组(81.5±4.2)分,有统计学意义(t=12.358,P=0.000)。
慢性胃溃疡(gastric ulcer)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患者常出现上腹痛、返酸、呕吐症状,严重时甚至伴有呕血和便血问题,若不及时治愈容易并发幽门梗阻、癌变、穿孔问题,危及其生命[1]。医者多认为该疾病与生活习惯、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医者在给予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重视患者自我调养和饮食疗法,将被动治疗转化为主动治疗,纠正患者不良习惯,加大知识宣讲,便于其从严要求自己,促进疾病恢复,改善预后。胃溃疡作为心身疾病,患者精神过于紧张焦虑,容易刺激大脑皮层,影响丘脑下中枢的调节功能,致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溃疡愈合,以往护士多关注患者病情恢复,忽视其心理状态,针对性护理干预贯穿患者治疗全过程,重视其心理状态调节的同时,发挥家属的作用,开展追踪服务,将院内护理延伸到院外,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即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仅能促进病情恢复,还可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总之,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胃溃疡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1]张春燕.针对性护理提升慢性胃溃疡患者临床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效果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5,28(3):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