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家与奇妙的动物世界

2018-04-20 02:13
科普创作 2018年1期
关键词:猩猩黑猩猩犀牛

张 锋

凡是和动物打过交道的人,总是会想:要是此刻动物会说话,它要向我们说些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正是动物行为学家和动物心理学家的事。动物行为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动物对外界环境和内在环境的全部反应过程,即动物在环境条件下的各种行为,包括个体行为和社会行为。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还包括野生观察和室内实验。

人类一向自诩为“万物之灵”,然而没有自然界众生的护卫和相互照应,人类要想赢得和谐、欢愉,却是难而又难的。

法布尔(1823—1915)是动物行为学的创始人,作为一位天才的观察家,一生写就10卷巨著——《昆虫记》(1878—1909年)。他对昆虫的研究痴迷到如此程度,以致常常瞒着家人把虫儿捉到自己的床头来观察。见到路旁的一只小虫,他会立即蹲到地上细细观察。有一次,他将一长列松毛虫的排头兵——“统帅”放到队尾“列兵”之后,想看看队列会起什么变化。果然,原来的统帅降为列兵,乖乖地紧跟着队尾的列兵前进,于是首尾衔接,这一队幼虫竟盲目地在原处不停地转圈,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依然如故,最后竟足足转了一个星期!

一只小小的松毛虫引发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激起我们对其潜藏的奇妙内涵的无尽探索。然而这只是掀开了偌大动物王国帷幕的一个小角,可以想见,在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王国内部,其行为的奥秘和奇妙就更不可言喻了。继法布尔之后,从20世纪中叶起涌现了一大批对动物行为同样痴迷的人,他们与狮、象、犀牛、类人猿、袋鼠、鸵鸟、鳄为伍,足迹遍及非洲、亚洲、澳洲的草原、丛林,他们的活动舞台更为广阔,影响也更为深远,关注的对象已不仅仅是昆虫本能这一范畴。乔治·亚当森、乔治·沙勤、珍妮·古道尔、黛安·福茜、比鲁特·加尔迪卡斯、贝·克席梅克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坚忍不拔的女考察家队伍

在动物行为学家中间,女性占有重要地位。亚当森在考察狮子,古道尔、福茜和加尔迪卡斯在考察野生猿类方面分别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亚当森原来是奥地利的一名动物爱好者,27岁赴肯尼亚旅行。多年以后,她领养了一只叫爱尔莎的母狮,它重返野外生活后生下了3只幼狮。《亚当森与爱尔莎同行》讲的就是女主人与爱尔莎一家相处的故事。开始时爱尔莎千方百计地护着幼崽,直到有一天下午,它才小心翼翼地带着3只幼崽来“娘家”探亲。据分析,这次会面是爱尔莎精心策划的。爱尔莎搂住英国绅士的瞬间是该书最为精彩的一幕。在亚当森笔下,爱尔莎一家细腻的心理活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其作品因此成为畅销世界的名著,被誉为“20世纪最著名的动物行为学与动物心理学的结晶”。

可以说,古道尔对黑猩猩的考察是自然史上给人印象深刻的一章。古道尔是黑猩猩考察队伍中成就最突出的一个,是她第一个初步揭开了神秘黑猩猩王国的内幕。她白天穿行于密林间观察、做记录,晚间则进行整理、思索。正如她在1983年10月18日给本文作者的信中所述:“该项工作至今未能完成,以至于我依然终日忙碌!书信必须搁置午夜方能下笔——这封信也不例外。”图1为作者与古道尔的会面。

继《黑猩猩在召唤》之后,1 990年古道尔又出版了她的第二部考察专著《时光之窗——与贡贝黑猩猩相伴的30年》(Through a Window:30 Years with the Chimpanzees of Gombe)。像古道尔这样,长时期深入地参加黑猩猩的考察,在灵长类研究史上还没见到过。她于1960年投入考察,至今已过了半个世纪。美国女考察家福茜采用独特的模仿大猩猩的语言和进食动作的方法,吸引对方的兴趣和注意,终于使一向桀骜不驯、被视为“恶魔”似的大猩猩向她靠近,接受她为知己。这位女考察家达到事业巅峰时却遭到偷猎者暗害(1985年冬,作者曾撰写《魂系雨林》一文,以表悼念),她为保护野生大猩猩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第三种类人猿即猩猩,1961年当时有人估计现存的猩猩仅有5000只。利基博士想到了对猩猩的考察工作,它们生活在亚洲的热带雨林深处,被研究得最少。说来也巧,利基博士偶然遇到了志愿考察猩猩的姑娘加尔迪卡斯,由此开始,她在这片雨林坚持考察了30余年。正如她所说:“我在雨林中度过的成年阶段生活的主要内容,除了猩猩,还是猩猩……我们看着它们出生,看着它们死去……”加尔迪卡斯为类人猿考察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图2为三位女性动物行为学家的合影。

图1 作者与知名灵长类学者珍妮·古道尔(北京师范大学报告厅, 1999年冬)

图2 三位“猿姑娘”(出自《三位猿姑娘》,张锋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动物行为学天才和怪才

克席梅克教授从事动物观察的舞台不再限于实验室和动物园,而是扩展到了野外。他走进非洲国家天然动物园和澳洲自然保护区,紧紧跟随犀牛、大象、鳄、鸵鸟等的踪迹。因为动物的许多最复杂和最细致的(因此也是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活动,只有在野外才会最充分地得到表现。阅读他笔下展示的荒野里两兽交往或人兽交往的文字,无疑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黑犀牛体魄魁伟,身材活像一名身披盔甲、威慑四方的古代武士。它的脾气出奇的暴躁。当它仗着匕首般锋利的角拼起命来,三四头狮子都斗不过它,大象也惧它三分。克席梅克曾带着相机跟踪犀牛,希望拍摄到它们相互角斗的镜头——“刹那间双方头部都昂起来了,公犀牛和母犀牛都呼哧呼哧作声,似乎是惊慌的信号,两个庞然大物都笔直地竖起自己的小尾巴。公犀牛几次急躁地用后脚擦地并向前走几步,这时对手之间相距80米光景。公犀牛又呼哧了起来,母犀牛也照样如此,然后两者几乎同时低下头迎着对方冲去。我把相机对好,期待着激动人心的犀牛搏斗的镜头。60米、50米……我在想,这两头重达好几吨的庞然大物迎头相撞,会发出多么惊人的响声啊!30米、2 0米……这是怎么啦?这两个对手像听到口令似的停住了,同时抬起了头,互相惊奇地打量着……可是,拍摄犀牛角斗镜头这桩事,却又一次落空了!”

克席梅克常为动物精美绝伦的表演倾倒。动物间血肉相亲的情谊或反目成仇的闹剧,引起他深深的共鸣。克席梅克一生著作等身,亲自编撰的动物行为巨著有《动物百科全书》和《动物生活百科全书》各十卷,还有动物科普著作十余册,被同行们誉为继法布尔、布列姆之后又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动物学天才和怪才。他身为法兰克福动物园主任,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动物学会的负责人,仍钟情于非洲、澳洲的动物考察和动物保护。

图3 我不信打不赢

他还力排众议,批驳动物学界相传已久的错误和谬见,做出自己大胆而正确的结论。在克席梅克笔下,一向被认为猥琐、卑劣、只吃剩食的鬣狗,却一跃成为非凡勇敢、主动出击的猛兽;鸵鸟也被正了名,不再是漠视现实、埋首于沙丘、反应迟钝的鸟了;一向以勇武著称的兽中之王——狮子,在非洲草原上可以整日一动不动地躺在林荫中,或在四处都是野兽的地方逛上几小时而无所事事。读者还可以看到,被当作澳洲象征的袋鼠也有着凶悍的一面;营冢鸟聚叶成堆,居然是为了保存热能来孵化后代。

动物学家在用自己的眼睛证实每一个奇妙的细节之前,仍然是感到无知的。因为动物的一昂首,一投足,一声啼叫,一种表情,要比经典的动物学巨著蕴含更多的内涵和信息。正如著名科普作家娜塔利·安吉尔所言:“大自然所讲述的每个故事都是令人心悸、美丽无比的。她是最有创意的大魔术师,袖子里总能抖出另一个令人惊讶的东西。”

结语

在地球46亿年的发展长河中,动物界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作为脊椎动物最高等种类——灵长目人科成员,人类的活动却只是生物史上最近、最短暂的一幕。如果将地球史比作一天里发生的事,那么人类的出现仅仅是在最后一分钟内发生的。人一向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然而仅有人类而没有动物的世界是灾难性的。人类应将所有动物视为自己友爱的大家庭中的一员,相互依存,保持正常的生态平衡。否则,历史如果朝相反方向再走几步,人类难免将跌入灭绝的深渊。到那时,正如生物学家预言的那样,蟑螂、鼠类等可能仍然活跃于我们这个星球的各个角落。因为早在4亿年前和5500万年前,最早的蟑螂、鼠类已分别出现,正由于它们非凡的毅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才繁衍至今。

在结束本文时,我不禁忆起自己童年时代。童年的我,倾心于聆听夏夜一片扁叶下低声吟唱的蟋蟀,或见一只只螃蟹在烛光下束手就擒,或钓起一条斤把重的河鳗。而手心感受着它那银光闪闪的身躯的强有力抖动时,都感到动物世界的奇妙和其带给我的快乐,非笔墨所能形容。未曾料到,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人类的物质文明愈益发达,一个和谐的世界却已离我们日渐遥远。希望读者能从阅读本文中感受到奇妙的动物世界所带来的愉悦和美感,然而又不止于此,还更能展开你那思想的翅膀在广阔的时空里翱翔。

[1] 珍妮·古道尔. 黑猩猩在召唤[M]. 刘后一,张锋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2] 张锋. 三位猿姑娘[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猩猩黑猩猩犀牛
被隔离的黑猩猩
“灰犀牛”“黑天鹅”
暴脾气的犀牛
猎人与猩猩
黑猩猩拥抱救命恩人
倭黑猩猩也会出现老花眼
猩猩博士带你游世界
犀牛哥哥道歉
猩猩的拥抱
有趣的黑猩猩